王 賢
宣城市績溪縣長安鎮人民政府水利站
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探討
王 賢
宣城市績溪縣長安鎮人民政府水利站
農村地區人口眾多,地域廣闊,與城鎮相比經濟比較落后,各種服務設施不完善,尤其是飲用水的問題更是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飲用水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更關系著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因此,要認真了解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現狀,積極提出可行性的改進策略和措施,使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都能喝上放心水,切實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
農村;飲用水;安全;對策
1、農業生產方面
首先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很多村民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添加劑,氮和磷等營養元素,以及其他一些物質(主要是大腸桿菌和耐熱桿菌)遠遠超出水體自凈能力,從而直接造成了水體的污染,污染水體則是通過以地表徑流或者農田滲漏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造成對江河、湖泊等的水體污染,進而使得水體富營養化加劇,被污染的水嚴重影響農村飲水安全。其次農業用水的主要方式是農田灌溉,并且農業用水的損失比工業用水的損失要高出很多,因此農業用水對水資源的損耗是最大的。近些年來,世界灌溉農田的數量急劇增加,進而加劇了淡水資源的極度潰乏,農村用水的消耗巨大,使得天然水資源和可以飲用安全水資源的轉換速度也隨之加快,從一定意義上影響了農村飲用水的安全。
2、工業污染
過去飲用水水質超標大多表現在感觀和細菌學指標方面,現在由于工業污染,飲用水水質則是越來越多的化學甚至毒理學指標超標,直接飲用地表水或淺層地下水的農村居民飲水質量和衛生狀況難以保障。一些農村靠近工業區,工廠排放的廢水經過多種途徑直接進入村民飲用水源,工廠廢氣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種方式也進入到飲用水源。
3、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農民身體健康和農村穩定
長期飲用高氟水,輕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質疏松、骨變形,甚至癱瘓,喪失勞動能力;長期飲用苦咸水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免疫力低下,誘發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長期飲用砷超標的水,造成砷中毒,導致皮膚癌和多種內臟器官癌變;微生物及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的情況下,很容易流行疾病的,而且更嚴重的,就會大面積的出現癌癥。
4、在思想觀念和生產方式上還有很大差距
在飲用水安全方面的問題上,一些地方的領導對于飲用水安全隱患這方面的認識還不夠,缺乏很清楚地決策,再加上農村改水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這些方面滿足不了的情況下,就不會對飲用水安全問題建設提高很大的重視。而且,有些地方隊已經建立起來的飲用水工程也會因為很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現中斷的現象。粗放式農業生產方式是現在一直延續了很久很久的生產方式,想要像先進的集約式生產式進行轉變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在這兩中形式下,去談怎么樣改變農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是在做無用功的。
5、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投人不足
農村改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涉及的系統面非常廣,政策性很強,建設的項目比較多,需要的資金就非常大,需要的人力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資金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也是改水工程進度比較慢的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財政一般都很困難,人力方面也是很匱乏,另一方面就是農村的經濟比較落后,農民的意識很薄弱,集資的積極性很低,再加上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夠,使得飲用水的建設標準很低,飲水工程的覆蓋面也很小。隨著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逐漸提高,人均用水量顯著加大,農村居民飲用水對水量水質的要求和相對貧乏的地表水資源、老化的供水管路仍是一對矛盾。
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協調
要切實保障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必須要提高各級政府的思想認識。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從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加強領導,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層層分解任務,建立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辦法,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積極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并落到實處。提高農村地區各級部門的認識,將安全飲水工程建設作為考核干部的標準之一,共同做好飲水安全保障工作。
2、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要以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要依法嚴格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合理確定保護區,嚴格禁止破壞涵養林和水資源保護設施的行為,因地制宜地進行水源安全防護、生態修復和水源涵養等工程建設。要大力治理污染,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加快推行清潔生產。要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指導農戶合理施用化肥、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推進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的資源化利用。
3、大力建設農村的安全飲水工程
要加大在農村建設安全飲水工程的資金投入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質供水、分散供水以及農村衛生環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點解決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嚴重缺水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保障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對于建成的安全飲水工程,要建立良性循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加強監督和管理,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4、建立示范工程,推動全面發展
農村地區可根據新農村建設的實際,建立若干個飲水安全示范區,在飲水安全發展模式、技術路線、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方面創造經驗,樹立樣板,并加強對示范區的指導和宣傳,從而帶動更多地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
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它關系到廣大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氣解決好農村用水需求和相對貧乏的可供資源以及最合理的把淡水資源引入用水戶這一組矛盾體。社會各界應當高度重視農村的飲用水安全工作,從思想意識、硬件設施、工程管理以及宣傳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共同努力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
[1]吳曉敬.農村飲用水安全現狀與對策[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1(10):4.
[2]王甫軍.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