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小平 2.郭 歌
1.許昌市氣象局 2.河南省氣象局
淺談基層氣象機構如何立足實際推進氣象現代化
1.楊小平 2.郭 歌
1.許昌市氣象局 2.河南省氣象局
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需要氣象綜合實力達到現代化要求,需要軟硬件同步發展。本文著重從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軟、硬件兩個方面,闡述基層氣象機構立足當前實際,提升現代化建設能力的一些思路和手段:以“一流臺站”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打牢氣象現代化建設基石;以綜合氣象業務布局為引線,增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實力;以氣象科技為支撐,引領氣象現代化建設水平;以融入式發展為紐帶,增添氣象現代化建設后勁;以氣象文化建設為載體,提升氣象現代化建設內涵。
氣象現代化;一流臺站建設;綜合氣象業務
2012年5 月,中國氣象局下發《關于推進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氣象現代化試點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就此,全國氣象現代化試點建設工作帷幕拉開。根據中國局指導意見,河南省氣象現代化試點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河南省氣象局確定鄭州、許昌、平頂山、漯河4地市為全省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市,并與試點市政府簽訂氣象現代化建設合作備忘錄。河南省政府、試點市及全省多數市、縣政府先后印發關于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或實施意見,成立氣象現代化建設領導小組,氣象與發改、財政、農業、水利等部門聯合印發年度氣象現代化行動計劃,形成“政府主導、齊抓共管”的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局面,為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1 首要任務是做好“一流臺站”建設規劃
規劃先行,可以明確事業發展的方向,凝聚干部職工的意志,指引氣象工作優質高效地運行。為加強基層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河南省氣象局于2011年印發《河南省基層氣象臺站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試行)》(豫氣發〔2011〕115號),從臺站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基礎保障設備配置標準、業務用房及附屬用房建設標準等多個方面建設進行規范。為加快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步伐,基層氣象機構的領導班子和每一位干部職工,都有責任和義務,充分考慮內、外部發展環境,認真謀劃臺站發展規劃,立足本地實際,就臺站實施整體搬遷,還是臺站分離?是原址征地擴建,還是原地基礎設施改、擴建?都要有一個明確、清晰的發展思路,要做一個科學規范的高起點、高標準的“一流臺站”建設規劃方案,并取得上級氣象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以規劃引領事業發展,穩妥有序地推進項目進展,“一流臺站”建設目標一定可以得到盡早實現。
1.2 重點任務是實施好“一流臺站”建設工程
基層氣象機構“一流臺站”建設規劃設計,既要滿足當前日益擴增的氣象業務服務需要,又能滿足今后5-10年業務增長需求;既要體現氣象文化建設內涵,又要體現當地經濟文化特色;既要適度超前,又要符合國家關于樓堂館所建設的有關規定。根據上級氣象主管部門批復實施的規劃方案,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建設配套資金支持,加強項目運作和項目資金管理,確保“一流臺站”建設工程順利實施。
2.1 推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平臺建設,強化系統應用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平臺是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最直觀的顯現。河南省氣象局推廣應用的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平臺具有操作簡便、功能全面、服務快捷等特點。縣級氣象機構要加強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平臺本地化建設,這是展現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布局和工作流程的重要平臺,是體現氣象科技水平的重要形式,是彰顯氣象現代化建設“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日常工作中要強化系統應用,充分利用系統的信息查詢、圖文生成和圖片制作等功能,增加決策氣象服務內容,增強氣象服務內涵。
2.2 推進縣級綜合業務骨干人才培養,健全保障機制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迫在眉睫的是骨干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氣象預警、預報、農業氣象、信息網絡、人影、防雷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縣級氣象機構受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短時期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批批氣象專業的專家人才隊伍。其業務人才定位,可以不是一名氣象專家,可以是一名氣象雜家,除自身氣象專業知識外,對氣象相關專業知識都有一定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能夠很好地解釋上級指導產品,并應用于本地生產生活,提供與本地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決策服務產品或農業專題服務產品。因此,要對縣級綜合業務人員開展定期的天氣預報、農業氣象等知識輪訓,建立健全縣級骨干業務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其培養交流力度,帶動整個綜合氣象業務服務團隊能力的不斷提升,使之盡早適應崗位需要,更好地發揮崗位作用。
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是先進的氣象科技實力。近年來,氣象監測預警技術實現自動化、現代化,為氣象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為有效增強氣象災害防御的能力和水平,為社會防災減災提供及時、有效、針對性強的氣象保障服務,構建多元化、自動化、立體式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布設格距細密、布局合理的氣象災害監測網絡,是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有力手段,可以實現對氣象災害無縫隙、連續的監測預警,大力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等現代化監測手段的應用,為加強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提升氣象災害預警能力突顯氣象科技優勢。
氣象文化建設是氣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氣象文化建設,是建設“四個一流”氣象臺站、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通過氣象文化建設,提高氣象干部職工凝聚力,提升氣象部門內外部形象,展現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增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內涵,對提高氣象“四個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層氣象機構氣象現代化建設要立足當前實際,推進軟、硬件同步建設,提升氣象綜合實力。
1.以“一流臺站”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打牢氣象現代化建設基石。
2.以綜合氣象業務布局為引線,增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實力。3.以氣象科技為支撐,引領氣象現代化建設水平。
4.以氣象文化建設為載體,提升氣象現代化建設內涵。
[1]甘啟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步伐[J].新疆氣象.1996(06)
[2]李露.淺談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相關舉措[J].農技服務.2016(02)
[3]翟國慶.依靠氣象現代化建設 開啟綠色增長新時代[J].杭州(下旬刊).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