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鑫 紀 承
揚州市創業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試論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理措施
梁鑫鑫 紀 承
揚州市創業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近年來,由于鉆孔灌注樁特殊的低噪聲、無振動等突出優點,在各類工程中的應用愈發廣泛。本文簡述了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對其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監理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監理;控制
鉆孔灌注樁一般應用于基礎工程,一旦其出現施工質量問題,不僅降低基礎結構的承載力,還會危及上部結構安全,影響建筑物或構造物使用。為此,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必須采用科學的施工方法和控制監理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安全。
1.1 施工準備
根據工程施工方案和設計要求,準備需要的施工設備,如鉆機、鉆頭等。同時,實地勘察現場地質條件,選擇較適合的施工設備。
1.2 鉆機定位與安裝
確定鉆孔灌注樁的中心位置,將鉆機定位于中心點上。有鉆塔的鉆孔機,將鉆桿移動至鉆孔灌注樁的大概位置,利用千斤頂將機架頂起來,移動鉆機到準確中心位置上。之后,固定鉆桿、鉆頭、護筒等設施,使它們垂直中心保持一條直線,實現鉆機準確定位。
1.3 護筒埋設
鉆孔到一定深度時,受靜水壓力等因素影響,可能出現塌孔、流砂等問題。為此,鉆孔灌注樁施工中一般都要埋設護筒,保護水頭壓力,保護鉆孔成孔質量,防止塌孔。
1.4 泥漿制備
鉆孔灌注樁的鉆孔泥漿組成成分主要包括黏土、水、添加劑等。按照合理的配合比制備鉆孔泥漿,鉆孔時將泥漿灌注在護筒中,用于保護孔壁、潤滑鉆具、保證孔壁形成泥皮護孔。
1.5 鉆孔
正式鉆孔前,進行鉆孔試驗,驗證鉆孔設計與相關工藝參數的合理性,確認符合成孔質量要求后,方能開始正式的鉆孔施工。鉆孔前,檢查鉆具、護筒等設施是否處于一條垂直線上。初期鉆孔速度不易過快,控制在2m/h 左右。當孔深達到4m 時,鉆孔速度提升至3m/h。鉆至覆蓋層時,采用減壓鉆進方式,根據實際地質情況控制鉆孔速度和泥漿排放量。鉆孔過程中,實時監測泥漿黏稠度變化情況,根據情況需要調整泥漿黏稠度。同時,檢查鉆具、鉆頭等設備運行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施工,查清問題、解決問題。
1.6 清孔
成孔后,對孔徑、孔深、孔偏斜度等進行質量檢查,符合要求后簽收。然后,對孔底沉渣等進行清理,確保成孔的整體質量。
1.7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前,將導管、漏斗、隔水膽、攪拌車等設備準備齊全,做好灌注前的施工準備工作。混凝土灌注施工順序:為鋼筋籠安裝導管,二次清孔,掛上漏斗及隔水栓,與導管內水面緊緊地貼在一起,然后進行首批混凝土灌注,直至樁頂完成整樁混凝土灌注。
2.1 成孔過程中關鍵點的質量控制
(1)鉆孔過程。①經過監理人員復測樁基軸線,進行護筒埋設,并應將護筒中心位置偏差應控制在5mm 以內。②現場使用三角井架裝置進行鉆孔施工,井架上部有滑輪組,用于吊設鉆桿、沉放鋼筋籠及鋼導管等工作,鉆機位于井架與地表接觸中心位置; 監理人員應組織現場施工人員使鉆機就位并進行孔位校正,然后由鉆機操作人員按照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內容進行鉆孔施工。③在施工過程中加接鉆桿時,應先將鉆具提離孔底些許距離,再進行擰卸加接鉆桿工作; 監理人員應及時檢查安裝質量,保證鉆桿不會因彎曲而導致成孔后樁孔出現較大垂直偏差,并應保證鉆桿不至于在鉆孔過程中掉落。
(2)控制孔底沉渣。在打孔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渣滓,但是在進行接下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的灌注混凝土的工作需要對孔進行清潔工作,但是這種孔底沉渣的清潔方式比較特殊,需要進行幾次的灌注,才能徹底將孔底的沉渣清理完全。但是要想將孔底沉渣處理的更加干凈,僅需要使用泵吸反循環的技術來進行清孔工作,將那些巖石渣和泥團清理干凈。
(3)控制孔壁坍塌。孔壁坍塌這種情況出現后會對施工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因此,在施工過程就需要時刻注意著孔壁的情況,嚴格掌控施工標準。地質的復雜以及施工過程中的不注意都可能會造成孔壁的坍塌,因此,在施工前,就需要有專業的地質勘測人員對施工地點的土質進行勘測評判,看是否適合施工,確保土質的合適之后,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孔壁進行維護和保護工作,保證施工地點的排水設施能夠正常運行。
2.2 在灌注過程中主要環節的質量控制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對成樁質量有直接影響,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應是拌和均勻、和易性好、內阻小、初凝時間長、潤滑性好且有較好的觸變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證混凝土灌注性、連續性和密實性,一般應控制在18~22era范圍內。
(2)導管埋深控制。導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關系到成樁質量,必須予以嚴格控制。監理人員應要求施工單位在開澆時。料斗必須儲足一次下料能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達2.Om 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以免因導管下口未被埋入混凝土內造成管內反混漿現象,導致開澆失敗; 在澆注過程中。要經常探測混凝土面實際標高、計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導管下口與混凝土面相對位置。及時拆卸導管。保持導管合理埋深,嚴禁將導管撥出混凝土面,導管埋深一般應控制在2-6m,過大或過小都會在不同外界條件下出現不同形式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樁的質量。
(3)鋼筋籠上浮控制。在灌注混凝土前,鋼筋籠自重與懸吊力形成平衡狀態,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由于下列原因引起鋼筋籠上浮:鋼筋籠在孔口固定不牢固或提升導管用力過猛,將鋼筋籠鉤掛; 混凝土面到達鋼筋籠底面時,導管埋深過淺,灌注量過大或混凝土面超過鋼筋籠底一定高度時,導管埋深過大:混凝土質量差,對于易離析、坍落度大的混凝土,都易使鋼筋籠上浮,解決的辦法是操作要正確、確保混凝土質量及加快混凝土灌注。另外,監理人員還應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如下控制措施:在鋼筋籠上加壓重物,并在上端加焊4根較粗鋼筋(20以上)固定在鋼護筒頂部施工平臺上; 用細鋼筋在鋼筋籠上加焊防浮倒刺; 當混凝土上升至鋼筋籠底部附近時,小步提升導管以保持較小的埋管深度(≥1,5m),并稍稍減緩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綜上所述,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是一項技術性要求較高的監理工作,由于它的隱蔽性、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加大了監理工程師的責任,因此,監理工程師只有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采取認真的態度、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提高,才能勝任這一重要崗位。
[1]郭惠春.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監理控制要點淺析[J].江西建材,2016,09:80+82.
[2]周文玉.如何做好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監理工作[J].四川水泥,2014,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