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論商業銀行支持低碳經濟的對策建議
王 慧
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保護我國環境、提高經濟效率的必經之路。本文介紹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與困境,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低碳金融服務現狀,并提出加大銀行對低碳經濟支持力度的對策建議,包括踐行國家環保政策、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強化低碳金融產品的創新、支撐低碳產業鏈集群化、加快完善企業征信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并結合銀行對低碳經濟的支持案例,證明銀行支持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商業銀行;支持;低碳經濟;對策建議
從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上講,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現代化進程不可能停止,大規模建設仍然以較高的速度進行,對環境的保護已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我國能源結構富煤、少氣、缺油,仍然以高碳的煤礦為主,這種國情會對環境有嚴重的影響。另外,由于我國電力基礎設施和技術還不夠先進,低碳技術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政策資金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這些都是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內在制約與困境。
發達國家為了實現自身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社會安全,不僅將環境保護與社會安全、能源危機掛鉤,除搶占產業調整的先機和環境監督政治的主導權外,還指責我國在碳排放上的控制不力,而且發達國家還組建了所謂的低碳國際組織,制定了國際上的碳減排規則和相關貿易制度,這無形中對我國碳金融和低碳經濟的發展設置了障礙。
目前,國家關于綠色信貸的專項法律還處于發展和探索階段,一些法律制度大多是綜合性和非針對性的。這些對于商業銀行的日常業務操作來說,缺乏參考目錄和操作標準的具體性,對于貸前那些是否對環境構成高污染高耗能及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深淺判斷的相關企業項目的評估缺乏有效指導,以及貸中貸款程序的監管、貸后資金的去向監管等并沒有具體的法律準則。我國的相關配套法律制度建設嚴重滯后,尚未建立一套系統的獎懲機制,環保行業內也未達成自律公約。
由于在綠色信貸這一領域中,銀行業與環保業合作,環保業提供相關的企業信息。但如今這些信息大多存在不針對性、不真實性和不全面性。銀行業也由于自我信息搜集能力的參差不齊,對綠色信貸的風險監控和利潤的預測水平也不高,對貸后企業的監管機制不健全,與政府環境監測部門的合作也不通達,所以銀行在缺少指導和傳統經濟利益驅使的雙重作用下難以抽離資金。
由于商業銀行采取“名單式管理”,這對一些環境友好型企業申請綠色信貸設置了障礙,加上信貸資源的有限,銀行員工在缺乏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情況下更加愿意給高風險高收益的企業發放綠色貸款,因此綠色信貸的資源配置功能并未實現預期的效果。許多地方政府存在著“唯才動力”觀念,而“兩高”企業又往往是納稅大戶和地方經濟支柱。地方各級政府為了完成考核指標、提升個人政績,采取不正當手段來取得銀行的信貸資源。
商業銀行對環保項目要按照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大力支持國家產業政策所鼓勵的環保產業項目;應當加強對信貸資金投向的規劃,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企業分類結構的分析、預測及放貸后的監測,對不符合供給側改革政策要求的、產能過剩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和工藝嚴格限制信貸投入,加強對環保行業,特別是低碳經濟的支持。商業銀行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要認真貫徹,堅持區別對待原則,將信貸資金向低碳環保行業傾斜。對于低碳環保投資項目,應簡化信貸手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尤其是對于低碳環保行業的中小企業,應當創新信貸模式,可以考慮引入由產業鏈上龍頭企業擔保的供業鏈融資模式、由應收賬款或訂單作抵押的項目融資方式,甚至可由銀行開辟專門支持低碳環保行業的中小企業的低門檻的小額貸款項目。
同時商業銀行應改善和加強對低碳減排行業的信貸服務業務。首先要將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資源向技術創新改造領域傾斜,這就需要商業銀行認真研究低碳環保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積極實施信貸管理體系和金融產品創新。充分利用商業銀行渠道將財政資金輸送到支持低碳環保節能產業技術升級改造與創新上來,并落實為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對國家政策所鼓勵的低碳環保行業中的重大科研項目、產業化項目、科研成果轉化、引進、消化吸收等項目,還有低碳環保產業的產品服務進出口項目,重點提供信貸支持。
低碳環保產業也應向產業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商業銀行也應積極順應這一產業發展規律,將低碳環保企業及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找到提高整個低碳環保產業鏈集群金融服務能力的路徑。對于低碳環保產業集群的信貸需求及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我國商業銀行應當主動適應,并推出適合低碳環保產業集群的信貸模式及服務。應當對傳統信貸模式加以創新,從國內外投資建設、技術升級改造、兼并收購等低碳產業發展的需要出發,為其出口信用保險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等多種金融服務;對低碳環保產業園區等基建項目應積極提供信貸支持,推出適宜低碳環保產業的基建信貸支持模式和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可引入為自愿減排經營單位提供“碳銀行”金融服務,即實施碳信用登記托管、碳排放信用、結算清算等金融服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自愿減排市場的發展。此外,商業銀行可在發行低碳理財產品、碳基金托管服務、參與構建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等方面開展碳金融創新服務,充分發揮商業銀行金融龍頭地位的作用。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同環保局、環保行業中介機構的合作,積極將低碳環保行業企業的內部治理信息、環保產業投資信息、信用狀況納入人民銀行的企業征信系統中,這樣商業銀行就能在擬向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時,及時調閱企業的環保信息、信用狀況,以作為提供信貸業務和金融服務的重要參考,以更好提高和完善低碳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商業銀行也應積極學習、吸收和借鑒先進金融理念、相關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優勢,積極搜集低碳環保產業金融支持相關的數據、案例并進行分析研究,以加強信貸基礎產品的服務能力和相關金融產品的創新能力,拓寬和完善直接融資產品種類,以提高對低碳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效率和成本。
其中我國銀行在低碳環保產業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方面制定完善了信貸工作中的“綠色信貸”政策和相關金融體系建設,結合我國政府出臺的環保政策和低碳環保產業特點,借鑒國際上的赤道原則、IFC績效標準、相關指南,銀行不斷完善和細分對低碳環保產業企業貸款的分類標準,并根據綠色信貸分類標準對全部信貸對象的環保風險、環保投入、環境污染程度實施全面分類和管理,建立了覆蓋低碳環保產業的綠色信貸風控體系,促進了整個銀行環保綠色信貸業務的良好風險防控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應主動順應全世界產業結構向低碳環保及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調整大方向,積極響應我國供給側改革的號召,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嚴控對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輕治理領域的信貸資金,從綠色信貸原則角度,應重新結合綠色環保政策制定貸款前調查、信貸審查、信貸審批、信貸合同簽訂以及貸后監控階段的各項要求與關注重點,實現綠色信貸管理對整個信貸項目和金融服務流程的全覆蓋。特別是在商業銀行的貸款前審批環節,應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申請貸款的經營單位,無論其技術發展水平、經營績效、財務指標多么領先、優秀,盈利能力有多高,只要環保指標不達標、環境管理責任未落實到位、管理體系不健全,就要堅決否決,切實落實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使不符合低碳環保要求的企業和項目得不到金融資源的支持,加快對污染工藝、治理欠缺、落后產能的信貸退出步伐。
對于非低碳環保類的企業,我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從信貸供給角度鼓勵其轉變生產經營模式,向低碳環保經營戰略發展,從源頭上講,應優先采購環保的物資和設備,重視環保綜合效益,在經營管理中注重環保考核指標,重視污染的預防,推進資源再利用化。積極承擔環保社會責任,這樣有利于更順暢、高效地獲得銀行的綠色信貸支持和相關金融服務。
總而言之,在低碳經濟時代,商業銀行在碳金融領域的創新發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扶持,要加強各行業環保工作的監管,充分利用相關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進行約束,細化各個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從污染的源頭抓起,杜絕更多的污染源出現,完善行業政策制度,需要在政府的主導之下,統籌各方力量來集中促進。商業銀行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所提供的服務支持,勢必為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1] 王娟.低碳經濟助推銀行理財產品創新研究[J].北京金融評論,2016,(04):193-208.
[2] 沈福義.關于我國商業銀行碳金融業務的創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12):255+261.
[3] 王會鈞,王珊珊.借鑒國際經驗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碳金融業務[J].對外經貿實務,2016,(06):54-57.
[4] 王瀛.商業銀行開發低碳金融衍生產品的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2):55-57.
[5] 曹宇馳,童藤.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碳金融業務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