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新
鄒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多渠道強化就業培訓促進高質量就業
肖立新
鄒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水平的高速提升,市場的就業環境也日益嚴峻,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立足之地,這要求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積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就業培訓,最大程度提升城鄉的就業水平。目前,該方面的內容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大量的技術人員開始投身到相關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因此,本文也主要針對就業培訓的主要平臺以及促進高質量就業的主要措施兩大方面的內容進行簡單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就業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多渠道;就業培訓;高質量就業
傳統的就業模式使得勞動力與資本的關系越來越嚴峻,尤其目前我國就業人群的整體水平還相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就業水平對提升造成了一定對阻礙,甚至會對我國的經濟的發展產生威脅。因此,這就要求勞動就業處及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根據我國社會目前的現狀對就業模式進行必要的調整,并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對就業培訓的強化,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人才。
培訓基地平臺能夠有效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可以通過公開競爭確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通過與職校、技工學校合作辦學的方式設立技工培訓基地。各縣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和技工培訓基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設通用工種、專項能力等多個培訓專業。并在抓好通用工種培訓的基礎上,重點組織開展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特色農產品種植、農產品深加工等當地急需的特色培訓專業。為充分挖掘培訓資源,勞動就業處及人才服務中心可以通過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服務站等基層平臺,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形式,定期對全縣農村勞動力進行培訓意向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安排各定點機構組織開展培訓。通過培訓全面能夠提升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懂技術、有特長、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促進城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企業技能培訓平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企業職工技術技能。為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可以鼓勵大型企業根據自身人才需要,自辦基地開展職工技能培訓,培訓合格人員予以錄用或者增加技能薪酬。根據職業資格等級對企業給予補貼,技術工人獲得地級市及以上大賽優秀名次的企業分別給予1至5萬元獎勵;對在“名師帶徒”首席技師評選等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技能人才,給予5000元至10萬元不等的獎勵。同時,這也要求企業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近、中、遠期職工培訓計劃,并通過舉辦職工夜校、技能競賽等有效措施抓好落實。
依托就業服務平臺能夠大大提升失業人員就業能力。針對失業人員年齡偏大、技能單一等問題,相關的就業服務平臺需要加強實用性、針對性專業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實用技能。為確保培訓質量,其還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定點培訓機構,貼緊產業發展需要,合理調整專業設置,進一步提升再就業率。
依托綜合活動平臺有助于推動全民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可以將人社部門的社會創業培訓和“創業培訓進校園”活動、“黨員創業幫扶工程”以及市婦聯的“巾幗創業就業行動”進行有機整合,統一規劃調度,統一標準要求,統一培訓監管,面向全縣農村兩委干部、農村婦女干部、高校畢業生、失業職工等重點群體,統籌利用各種培訓資源,高效能開展創業培訓工作。
建設面向所有勞動者終身學習的職業培訓體系和充滿活力的創業機制,著力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人才是一個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引擎。近年來,各地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加快科學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實踐人才強縣戰略,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因此,要盡快建設面向所有勞動者終身學習的職業培訓體系和充滿活力的創業機制,加強面向城鄉勞動者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力度,促進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提高,不斷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和就業保障水平,從而更好地完成高質量就業的最終目標和任務。
培訓工作是一項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統籌規劃、通力協作,并借助社會力量,協調職業培訓,建立再就業培訓信息網絡。該信息網絡應將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的設置情況、培訓工種、培訓計劃、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設置情況、鑒定項目、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等內容納入其中,成為培訓和再就業的媒介。培訓機構可以從該信息網絡中得到就業需求信息,從而開設相應專業的培訓工種。廣大未就業人群可以從網絡中了解用工需求信息和培訓信息。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可以及時對培訓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并頒發相關工作的上崗或技術等級證書,這樣就從根本上避免了失業人員參加培訓的盲目性和培訓機構辦學的盲目性,使社會培訓資源能夠最大范圍內合理利用,促進失業人員更快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人才培養必須與就業市場相匹配,培訓機構要有前瞻性。人才培養應當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方針,堅持按需施教,學以致用,培訓專業和課程設置要與社會需求接軌,為廣大未就業人群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平臺,同時也為培訓專業與社會需求零距離、培訓技能與企業崗位需要零距離搭建平臺。根據產業結構調整主體方向,培訓機構要以服務轉型跨越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工作目標,切實增強傳統資源類產業向非資源類產業集群轉型跨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職業技能培訓方向要與人才需求的企業加強對接,科學制訂實施方案,擴充培訓專業,完善培訓師資庫建設。
綜上所述,就業培訓對于就業水平等提升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這要求勞動就業處及人才服務中心與相關企業需要根據需求的人才種類,展開針對性的培訓活動,有效提升就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就業率的提升還能夠積極發揮就業者的價值,確保就業的穩定,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同時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1] 呂妍樨.加強和改進殘疾人職業培訓,開創殘疾人就業新局面[J]-《勞動保障世界》-2017(03)
[2] 朱日平.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J]-《消費導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