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伶
蘭溪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探析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監測的關系
陳怡伶
蘭溪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各種環境因素是否滿足環境建設項目要求,則必須由環境質量結果來表明,環境評價體系中環境要素是否可以滿足建設項目必須由環境監測結果來支撐,因此環境監測在環境評價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保護事業是現代公共事業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對于社會的各種建設事業對于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準確的評估與預測,需要進行許多工作以保障評價的準確性。其中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工作,其作用在于為環境管理及各項監察工作,提供全面、真實、及時的數據。
環境影響評價,就是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區域開發計劃和國家政策實施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后果)進行的系統性識別、預測和評估,并提出減少這些影響的對策措施。環境影響評價的根本目的是鼓勵在規劃和決策中考慮環境因素,最終達到更具環境相容性的人類活動。
1 環境監測。環境監測是應用監測技術手段對一切違反環境法律、行政規章和管理制度的行為進行監測,為環境執法提供科學依據的過程。環境監測的實質是為環境執法服務,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根據工作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基本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調查階段所進行的環境監測;二是竣工驗收過程中的監測與調查。
2 環境影響評價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和制度。其主要分為 3 個層次:一是現狀環境影響評價;二是環境預測與評價;三是跟蹤評價。
1現狀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評價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首先必須委托監測部門對項目擬建地進行環境本底監測,在環境本底值未超標的情況下再對具體項目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并制定監測計劃。待項目已經建設后穩定運行一段時間,產生的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已經形成穩定系統,根據各類污染物監測結果來評價該建設項目建設后對該地域環境是否產生影響,是否是環境可接受范圍內。
2環境預測與評價。根據地區發展規劃對擬建立的項目進行環境影響分析,預測該項目建設后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對外環境產生的影響,并做出評價。
環境監測與環境評價都是中國環境保護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均為實現環境保護目的而設立的兩項目制度,二者關系如下:
1 環境監測是環境評價的基礎,當每一個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首先要對該項目建設地環境要素分析,項目擬建地是否具有環境容量主要指大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以及生態等要素的環境容量;當項目建設后是否帶來新的環境影響和變化;項目擬建設地是否具有環境承載力。為了說明這一系列問題必須有環境現狀監測數據來表明,該地域的環境質量具有可行性,大氣環境中污染物濃度小于區域質量標準,水環境質量滿足功能區要求,噪聲現狀達到功能區要求。只有具有準確的環境監測基礎數據,才能表明該地域具有環境容量,方可建設。
2 環境監測在環境評價中的監督功能 對環境評價體系有多種方法對環境評價進行監督,但環境監測是一種最基本的監督方法之一。項目建設后,對環境的影響結果是否具有環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滿足區域環境區劃要求,就必須有科學的數據來證明,可靠的科學數據來源于環境監測數據,項目建成后大氣環境是改善還是惡化、水環境是好轉還是逆轉、噪聲環境是否改變區域環境、生態環境是否產生時問和空間變更,這都要由環境監測數據來表達、證明。
要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必須以環境監測為基礎,環境監測是對環境進行影響評價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其貫徹到整個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環境影響評價必須以環境監測部門對對項目的建設地進行環境的本底監測,如果環境本底監測沒有超過標準規定然后在對項目進行具體的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對監測項目進行具體的規劃;當項目建設完成運行一段時間后環境監測單位應再次對其進行項目竣工監測,保證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保護措施能夠得以實施。由此可以看出在對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需要來自環境初期,項目建設起,試運行期,適用期的每個階段的環境監測數據作為評價的依據。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環境監測是是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工作,要想對環境影響正確的評價必須對項目計劃所在地進行環境狀況的調查,進行相應的環境監測,才能得到真實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環境影響才能依靠這些數據進行評價。
二是對污染物的狀況,分布,環境條件進行相應分析,找出其污染源,預測其污染變化的趨勢,對這些進行環境監測,測得的數據將是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依據。依據環境監測取得的數據,結合同步觀測的氣象水文等資料為在建項目地區常規監測點的優化布局和項目環境監測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
三是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對建設項目的環境監測計劃是項目建設環境保護措施的重要組成成分,被作為環境執法管理部門的一個重要依據。環境監測計劃的實施能夠有效預防和及時的發現企業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對其提供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趨嚴重,必須要加強對環境影響評估的重視,加大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監管力度,保證環境監測數據能夠更好地滿足環評工作的需求。就當前我國環境監測工作來說,由于各種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環境監測結果不準確,環境監測數據參考價值無法保證。為此,必須要從監測機制、人才培養、市場監督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升環境監測整體質量,為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可靠而堅實的基礎。
[1]陳慧琳.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