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梁 丹
徐州市銅山區林業局
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
王珊珊 梁 丹
徐州市銅山區林業局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林地資源較為豐富,但森林的實際覆蓋率相對較低,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林地資源作為人們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由于人們過于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致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加大對林地資源保護與生態林業建設問題的研究力度,嚴格落實該項工作,推動社會長遠發展。下面文章對林地中的資源保護以及生態林業的建設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林地資源;保護;生態林業
林地資源是我國的一種重要自然資源,對于生態系統的調節以及提供豐富生產物資意義重大。為了更好地對林地資源進行可持續性利用和發展,必須重視和強化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全面分析和了解實際工作中的資源保護管理現狀,針對目前工作不到位和管理問題,要積極提出解決對策,提高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發揮林地資源的經濟價值,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資源在維護生態平衡,加強環境保護以及加大生態資源需求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人們可持續發展意識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對于林業資源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也在逐漸加強。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正在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資源緊缺問題以及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等等,在這種形式下,必須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充分尊重自然,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林業資源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凈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降低空氣渾濁程度,給人們營造出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同時,通過植樹造林,加強營林建設,還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問題,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必須加強林業管理,堅持可持續發展。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20世紀國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了環境保護問題,盲目進行林地開采,發展工業,雖然人們獲取了短期的效益,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問題越發突出,當下成為影響國家高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加大林地資源保護和生態林業建設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但自然資源分布不勻,國內林地資源分布較為松散,而且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地區林地資源豐富,但是,由于人們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致使生態林業破壞嚴重。例如,內蒙扎蘭屯市林地面積高達580108hm2,森林覆蓋率達55.38%,林木綠化率為58.4%。但是,由于人們不合理的采伐、開墾以及自然災害的破壞,致使林地面積銳減。據統計,當地因自然災害、病蟲害及人為破壞損失了5078.5hm2天然林地。由于我國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而且生態林業建設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相關規章制度還不完善,工作人員管理意識過于淡薄,致使我國林地資源保護和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一直停滯不前。
非法占用林地的問題是影響到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一大障礙,為實際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同時也造成整個生態系統失衡。在處理非法占用林地這一違法行為時,要注重利用法律手段讓違法分子受到制裁,因為只有通過法律武器的運用以及嚴厲措施的實行,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不良行為。無論是政府還是村民,如果出現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首先需要進行耐心的勸說和告誡,如果屢教不改則需要立即采用法律手段進行處理,嚴厲懲處惡劣行為,使得他們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時也能夠起到對其他村民的告誡和震懾作用。另外,管理人員必須采用公正嚴明的態度對待違法事件,堅決杜絕暗箱操作,確保管理工作的清明。
如前文所說,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經濟、社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對此,應該建設起綠色森林的產業鏈,實現循環經濟。如在我國某縣,就針對實際情況重點發展了蘿卜、山茶油、紅米等方面的經濟產業,且推行了林下種植模式,利用自身的林業資源種植五味子、西洋參等草藥,平菇、猴頭菇等菌類,還有獼猴桃、山葡萄等果類。這種林下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效益,在另一方面,經過實踐,發現這些種植可以讓樹木生長量更高。同時,該縣為了實現全面的綠色森林產業鏈,還以林權管理為中心對森林資源流轉市場進行了規范,完善了林地承包經營糾紛調節仲裁機制還有林權的糾錯機制。林業可以帶動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綠色經濟能夠對生態稀缺和環境風險起到有效降低的作用,林業身為綠色經濟中的重要一員,具有著十分優良的特性,因此,對于林業相關的產業應該重點關注,并予以支持。
在林業造林過程中,不僅需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資本的投入,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大營林造林工程的支持力度,在營林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保障科學造林。政府應該積極培養先進的林業種植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才,提升營林造林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在營林造林活動中,積極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提升造林成活率,提高樹木成活質量,促進林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以外,還應該注意積極發展林業相關產業,促進林業產品質量的提升,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林業產品種類,加大植樹造林開發力度,促進林業發展。
綜上所述,在生態文明視角下,加強林業管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現如今,在林業發展和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對林業發展起到了制約作用,對此,應該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采用先進的營林造林模式,強化森林資源普查和動態監測,健全健全森林保護法律法規,同時還應該加強政府支持力度,這樣才能夠在保證經濟利益的同時保證環境效益,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1] 蔣海球.淺談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J].農技服務,2015,32(04):137+131.
[2] 潘法祥.新形勢下林地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J].安徽林業科技,2014,4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