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相全
浙江大唐天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脫硝噴氨自動控制系統現狀及優化
羅相全
浙江大唐天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國內大型火電機組的SCR脫硝控制系統由于控制策略設計不完善、控制目標不夠明確、現場測量條件限制等問題,系統的自動投入率和投入效果較差,使得整個脫硝系統的運行性能受到明顯影響。鑒于此,本文就脫硝噴氨自動控制系統現狀及優化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控制策略;控制品質;預測控制
環保部門最終對電廠進行考核核算的指標是煙囪入口處的NOx濃度測量值(由CEMS表計測得)。而目前自動調節控制目標是SCR出口的NOx,由于SCR出口NOx濃度與煙囪入口NOx濃度不論在靜態關系還是動態特性上均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也使得電廠的最終環保考核結果不佳。
根據試驗情況,脫硝被控對象(NH3流量→煙囪入口NOx濃度)的響應純延遲時間接近3分鐘,整個響應過程達十幾分鐘,是典型的大滯后被控對象,控制系統想要獲得良好的控制品質,必須以基于大滯后被控對象的設計思路進行優化。而目前普遍應用的控制策略均采用簡單的PID+前饋的方案,必然無法獲得良好的控制品質。
SCR進、出口的NOx、O2測量儀表由于長期運行在灰、塵較高的環境下,容易出現部分或整體失真的情況,且儀表的定期吹掃、標定也會使測量值瞬間突變。目前國內應用的脫硝控制策略對上述問題均無相應應對,一旦某個測點失靈特別是出口NOX測量儀表故障時,整個控制系統即處于癱瘓,系統的長期可用性明顯受到影響。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的脫硝控制策略過于簡單,對于煤種多變、機組負荷受AGC頻繁調度、測量儀表存在失真的脫硝運行環境,則應將先進的控制技術應用到脫硝優化控制中來,才能獲得滿意的控制品質。
燃煤電廠鍋爐產生的NOx主要來源于燃料型NOx和熱力型NOx。根據NOx生成機理,控制NOx的技術主要包括燃燒時盡量避免NOx的生成技術和NOx生成后的煙氣脫除技術。SCR技術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煙氣脫硝技術,采用NH3作還原劑,煙氣中NOx在經過SCR反應器時,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被還原成無害的N2和H2O。煙氣中的NOx主要有NO和NO2,其中NO占95%左右,其余的是NO2。要實現高效率脫硝,噴氨流量的控制至關重要。若噴氨量超過需求量,則NH3氧化等副反應的反應速率將增大,降低NOx的脫除效率,同時形成有害的副產品,即硫酸銨(NH4)2SO4和硫酸氫銨NH4HSO4,加劇對空氣預熱器換熱元件的堵塞和腐蝕;若噴氨量小于需求量,則反應不充分,造成NOx排放超標。由于噴氨量主要由氨流量調節閥控制,因此為保證脫硝出口NOx排放濃度滿足環保要求,控制氨逃逸率低于3×10-6mg/m3,提高脫硝系統噴氨自動控制的品質尤為重要。
根據分析結果,優化現有的脫硝噴氨自動控制系統,對脫硝進出口CEMS系統全面細致檢查,測點選取不當的進行移位改造;合理調整自動吹掃/標定時間及間隔時間,防止脫硝進出口CEMS裝置的吹掃時間重合,最大程度保證接收的NOx、O2含量等參數的真實性;通過噴氨格柵(AIG)噴氨優化調整試驗,調整每路進氨支管手閥的開度,調整不同區域的噴氨量,最終達到噴氨均勻;對噴氨調節閥進行檢修,并重新調試定位,使兩側閥門開度與流量特性盡量一致,并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中利用函數修正閥門特性。此外,也優化了控制系統邏輯,由于PLC實現復雜的模擬量控制較為困難,利用電流信號隔離器,將與噴氨自動相關的參數測點同時引入PLC與DCS中,并在DCS中對噴氨自動控制進行邏輯組態,然后將調節閥自動指令再送回PLC輸出,脫硝噴氨自動的投切、給定值設定、流量偏置等與自動相關的操作仍在原輔網畫面進行,僅在DCS中進行邏輯運算。將控制邏輯引入DCS后,對噴氨自動控制策略優化,優化后主體仍采用串級回路控制,基于出口
主調控制回路不再修正摩爾比,而是根據出口NOx質量濃度與其設定值的偏差經PID調節輸出,直接對計算出理論所需的噴氨流量進行修正(修正范圍0.7~1.3)。理論所需的噴氨流量則是由燃料量所計算出的煙氣量乘以入口NOx質量濃度與出口NOx設定值之差,再乘以二者摩爾比得到氨氣需求量。副調控制回路由主調回路修正后得到的噴氨流量,加上運行人員手動偏置量,作為副調的給定值,與噴氨流量測量值的偏差經過PID調節后輸出自動控制指令,控制噴氨流量調節閥開度,改變噴氨量大小。為了減小系統遲延的影響,在控制系統中引入了變負荷前饋;另外,由于燃燒工況的變化會影響入口NOx質量濃度,當發現入口NOx質量濃度迅速上升,出口NOx質量濃度超過設定值時,調節已來不及,觀察發現尾部煙道處煙氣氧量測點,能提前反應入口NOx質量濃度的變化趨勢,引入氧量信號作為前饋,來減少遲延與超調。
通過對現有噴氨自動控制系統的優化,自動調節品質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是隨著環保標準的日趨嚴格,以及超低排放改造的實施,對脫硝噴氨這種大延遲自動控制系統,傳統的PID控制將很難滿足現場控制要求,因此探索結合模糊控制、神經網絡、史密斯預估等先進控制算法進行優化,是今后學習工作的一個方向,以期找到合理的控制策略,提高控制品質,滿足脫硝自動控制的要求,為脫硝系統的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提供保障。
[1] 韋娟,昝小舒.小型SCR煙氣脫硝微機自動控制系統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6,38(09):4-8+31.
[2] 宋益純.優化SCR脫硝監控系統,降低脫硝運行成本[A].中國節能協會熱電產業聯盟.2016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形勢下SCR(SNCR)脫硝系統運行管理及氨逃逸與空預器堵塞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節能協會熱電產業聯盟:,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