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杰
華東藍城房地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
謝龍杰
華東藍城房地產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面對新常態下的社會變革趨勢,需要從智慧城市、低碳經濟等方面入手,靈活運用不同的舉措加強特色小鎮建設,提升其實踐過程中的潛在價值。因此,未來特色小鎮建設中應充分地考慮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彰顯出特色小鎮的獨特之處,并提高其輻射帶動能力,促使與之相關的區域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
新型城鎮化;特色小鎮;建設
特色小鎮在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多元化關鍵特征,具體來說就是要突出“新”、“特”和“融”三點。
首先是“新”,一是創新,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社會變革趨勢,將智慧城市、“互聯網+”、健康城市、低碳經濟等新的發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鎮建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創新創業新載體和經濟發展新動能;二是協調,從傳統城鎮化的二元結構框架向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框架轉變,將特色小鎮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鄉鎮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突出區域發展的整體性和互補性;三是綠色,在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建設中要遵循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原則,堅持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格局,依托現代技術開發新能源、新材料,打造綠色城鎮。
其次是“特”,特色小鎮建設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強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鎮建設的同質化。“特”重點體現在:一是產業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基石,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應從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出發,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優勢產業;二是文化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的硬實力,文化就是特色小鎮的軟實力,要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傳承,凝聚核心價值,將獨特文化融入小鎮建設中,形成小鎮亮麗名片。
第三要做到“融”,特色小鎮必須融合方面思想,不但通過創新來實現多要素、多功能、多主體融合,也通過創新來搭建城鄉互動的有效平臺載體,實現以生產為主的人城共融,基于信息網絡技術不斷優化小鎮三大產業發展,做到各方面的多元化主體融合互補,進而滿足多元主體協調發展要求,并共同參與到小鎮文化建設當中。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基于宏觀層面的發展機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正如2014年我國所頒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所指出,應該做到對城鎮生產區、辦公區、商業區、生活區等等功能區的有效規劃與建設,并全面推進功能混合與產城融合,實現對城鎮化空間結構與管理格局的發展方向優化。
對于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而言,它應該基于先質后量、節約用地、體現特色的基本原則來推動小鎮綜合發展,實現它對于城市中心人口過于密集的疏解功能。從特色小鎮的宏觀發展規劃來看,它也應該充分體現自身特色產業,將農業服務與“三農”真正結合,大力開發特色資源與區位優勢,將小鎮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并通過新型城鎮化理念引導,包括市場培育運作、商貿物流、資源加工配合交通樞紐大力建設來打造專業化、規范化特色城鎮。
從中觀層面來看,特色小鎮規劃必須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推動資源、項目與產業整合,實現區域性產業集聚與升級,為特色小鎮持續生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再看中觀層面,特色小鎮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對產業進行定位,對文化內涵與社區功能進行明確實施,進而實現發展空間平臺的有效完善,為地區生態環境發展助力,特別是強化政府方面的引導,做到服務保障到位。
自2010年開始,我國各地區特色小鎮建設就已經開始落實與貫徹“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與大企業”共同發展戰略思想,其旨在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確保特色小鎮產業鏈系統發展的完整化,同時也做到滿足技術需求,實現小鎮自我消化與更新能力的不斷強化。
(1)應從生態、經濟、社會等方面進行考慮,確保發展理念良好性;(2)根據當前的形勢,需要在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創新意識,將有效的發展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鎮建設中,促使其能夠達到國家的改革要求;(3)扎實技術基礎。在互聯網、物聯網等設施的支持下,充分考慮智能領域的技術優勢,在增強特色小鎮文化傳承的基礎重視“集聚經濟、共享經濟與智慧經濟融合”,確保特色小鎮建設有效性。
(1)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加強土地流轉問題處理,確保土地經營權的合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2)加強特色小鎮土地利用管理,重視人口就地城鎮化的轉化控制,確保土地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3)在制定土地制度金融方案的過程中,可將優質的特色小鎮建設打包發債引人社會資金,或者在科學的發展模式作用下引入社會資本完成基礎設施投資。
(1)加強特色小鎮的科學規劃建設,避免生態環境質量造成影響,促使特色小鎮實踐應用中具有良好的生態環保效果;(2)加強不同要素的整合利用。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應加強產業聚集中的人口及資源整合,優化人口結構,積極探索產業的內在增長點,并在扶持政策支持下為特色小鎮建設吸納更多的人才;(3)因地制宜,突出小鎮特色。特色小鎮建設中也應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確保其整體布局合理性。
總之,基于新型城鎮化的特色小鎮建設,將會豐富傳統小鎮內涵,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形勢要求。在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相關的人員應保持先進的理念,強化創新意識,并加強其與美麗鄉村建設之間的協調處理,并在資源節約及環境友好的原則要求下,保持良好的區域生態格局,促使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鎮建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1] 張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長三角地區特色小鎮建設研究綜述[J].納稅,2017,(24):110-111.
[2] 曾江,慈鋒.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J].宏觀經濟管理,2016,(1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