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嘯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
當前我國電力市場改革的思考
韓 嘯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
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之前,我國的國家電力總公司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對于除國家電力系統以外的一些非國家電網系統的電力發電企業非常的不利,他們在電力市場競爭中處于較低的地位,存在著有電送不出,電價不合理的現象。但是在實行了電力體制改革之后,我國的電力行業進行了資產重組,為這些非國家電網系統的電力公司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壟斷競爭勢態,提高了市場競爭的可能性。
當前;我國;電力市場;改革;思考
1)用戶的參與程度增加,體現小用戶的地位,根除“電霸”作風,樹立行業新風,體現電力改革的巨大社會效益。
2)可以打破供電部門的陳舊機制,通過市場杠桿,優化其內部的資源配置,積極采納先進科學技術,促進行業進步。
3)原供配電中對用戶限電拉閘的負荷控制,加深了供配電部門與電力用戶之間的誤解。如果能通過售電公司,通過電價的高低、用戶的等級和供電可靠性以及有關違反賠償協議等市場手段,就可緩和電力緊張時供電部門與用戶之間的矛盾,調動用戶方參與負荷管理的積極性。
4)供電方與用電方管理相結合,可以集中用戶側的意見,加快用戶側管理改革。另外用戶信息和意愿可以及時反饋給系統,可更有力地改善配電系統地負荷曲線,促進發電市場的改革,為完全開放的電力市場的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改革必然牽涉到許多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更何況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電力行業。習慣了舊體制的行業員工如何適應新的環境,是嚴峻的挑戰。改革中各個要素發展不同步時,經常會有一個薄弱時期,為此電力市場改革的可行性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電力市場改革的總體還保留電網壟斷,并依據有關法規運行,低電壓的配電網有償租給售電公司,逐漸放開電力市場,這需要相關的法規進一步制定和修正。售電公司在開始時可以在現有城市的供電分區基礎上成立,保留原人員、辦公資產、配電線路、變電站及電網歸配電公司,變電所和進用戶的配電線路分片招標租給售電公司,售電公司每年支付使用費,這過程人員和資產容易劃分,但增加了許多市場行為。在電力市場改革中,直接第一線的運行生產人員分別還是配電公司和售電公司的生產一線人員,檢修人員可以成立檢修公司,并設置搶修和維護小組,應付配電網中發生的突發事故,這過程中一線生產人員的性質沒有改變。配電公司經營城市輸電網,售電公司本身不含電網,只是從配電公司租電網,配電公司主要是通過銷售和提高服務,從用戶身上獲得商業利潤和服務費,這要求售電公司必須學會經營和銷售。
目前,縱觀世界各國電力市場的發展現狀,普遍存在著四種較為典型的市場運營結構模式。第一種是垂直壟斷結構模式。這是一種集發電、輸電和配電為一體,實行壟斷經營,通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對電價實行管制的結構模式。這種模式也是目前我國電力市場運營所沿用的模式。第二種是發電競爭結構模式。即廠網分開、 競價上網的結構模式,但這一模式下,輸、配電仍舊屬于國家壟斷模式。第三種是輸電開放型結構模式,即發電競爭,輸電開放,但配電網仍然屬于壟斷模式。第四種是輸、配電開放型結構模式。即發電競爭,輸電網和配電網開放。
隨著我國電力買方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傳統單一的國家所有與垂直壟斷形式為主導的電力體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已顯得越來越突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電力市場的良好發展與改革探索。其中問題包括:一是交易機制缺失,資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是價格關系沒有理順,市場化定價機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各類規劃協調機制不完善;四是發展機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面臨困難;五是立法修法工作相對滯后,制約電力市場化和健康發展。
現階段我國所采取的模式是“單一買方”,電力市場中的唯一買方就是省電力公司,省電力公司將買下的電力進行分配,這樣的模式無法達到資源配置最優化的目的,其主原因在于:第一,該模式沒有體現出市場交易的公平性,由于是單一買方,因此買方沒有多余的選擇;第二,該模式使地方電力企業沒有選擇的余地,地方用電量較大的企業或用戶,也沒有多余的選擇,這樣的模式只會降低需求側管理的積極性。
目前安裝容量市場并沒有在我國的電力市場中形成,只有個別電力市場通過CFD(差價合約)來反映電價的波動情況,通過波動情況能夠直接為電力企業提供企業盈利或損失的最新消息,這種方式只能了解到電力企業是否盈利,對電力市場中的風險并沒有達到預警的效果。電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對電價波動風險進行重視。與其他市場價格相比,電力市場中的波動價格更為明顯的,甚至在一天之內出現電價倍增的現象,嚴重威脅我國電力市場的正常運營。因此,電力市場在進行改革的時候應當加強相應的配套措施來規避風險。目前我國的電力市場并未成形,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在制定配套的防范風險措施時,可以參照國外的經驗,如美國東北部的“雙結算系統”,所謂的雙結算系統就是通過當前電力市場上所形成的遠期合約,對明天的電價進行評估,并在評估的時候考慮所需要應對的風險,并及時進行規避。
電網在電力市場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是電力市場的載體,但電網在市場環境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電網薄弱時,很難承擔輸送較大的電力。為了使電力輸送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正常運行,應當加強對電網的建設工作,這樣才能保證電力市場的電力輸送工作。盡管目前政府投入較多的資金來建設電網,但距離目標仍有較大的距離,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電力市場的開放化。電力市場在改革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電網安全的問題,為了使電網能夠安全正常的運行,應當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對其進行操作,確保統一調度。
[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中國電力市場改革的有益嘗試[N].證券時報,2016-04-01(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