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峰
江西中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分析
陳祥峰
江西中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高填方路基的填筑和壓實施工不用于一般路基,其對技術和質量控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控制施工技術,控制好每個施工工序的施工質量,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施工質量,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
某公路工程施工高填方路基共有三段:第一段總長約110m,寬度為32m;第二段總長約120m,寬度為22m;第三段總長155m,寬度為49m。現圍繞本工程實際情況,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做如下分析。
清除路基施工范圍內的所有灌木和樹木,清除的樹木應堆放在施工區以外,并作妥善處理,同時清理留下的植物根系和草皮,最后對填平并夯實坑穴。
施工時,如果地面坡度在1:5以上(包括橫坡和縱坡),則要將地面開挖成2m寬以上的臺階,以此為機械操作創造條件,每級臺階的高度為0.3m,并在其頂面做一定斜坡。若為砂性土,一般不開挖臺階,只對地表以下200mm左右的土體進行翻送。在覆蓋層厚度不大的巖石基底,如果橫坡處在1:5-1:2.5范圍內,則要挖除上方覆蓋層,同時在基巖面開挖臺階。
清表完成后對邊樁與中樁進行恢復,并沿樁進行劃線,為施工提供指導。由推土機進行整平,同時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上述工作結束后,采用以下措施處理原地面:
(1)由光輪壓路機壓實,若碾壓時產生“彈簧”等現象,需由人工翻松,同時加入石灰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后再進行碾壓,直到密實。
(2)在翻硒無法達到施工要求的路段,可在人工布格的基礎上加入消解石處理,處理深度為20cm,采用路拌機等設備攪拌均勻,確保整體均勻,當達到碾壓要求的含水量以后進行整平和碾壓。
本標段路基水平分層填筑時,按照全斷面全寬每20-25cm厚度分一個水平層,逐層進行填筑和碾壓。在縱坡超過12%的原地面,填筑前先在縱向進行分層,每個縱向層的松鋪厚度需控制在30cm。施工時,每完成2-3層就要進行一次側量放樣,確定中樁,對高程進行進行側量,放出施工邊線,保證路基的線型與寬度滿足要求。此外,在施工前還要根據填筑材料實際情況做試驗段,以此確定最佳工藝參數,為施工提供正確指導,這些參數包括: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壓實遍數等。
考慮到本工程土石方量相對較大.所以主要選擇符合規范且級配良好的巖塊為填筑材料,要求巖塊粒徑不能超出填筑層厚度的2/3。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填筑和壓實,每層填料的松鋪厚度控制在40cm以內,確保路基達到要求的密實度,以免石料間存在較大空隙,在正式使用后出現路基沉降。
在路床頂面下方50cm的填筑范圍內,應選擇粒徑在10cm以內有良好級配的砂石。分層填筑過程中,先對填料的運輸線路進行合理安排,設專人負責指揮,按水平分層填筑,從低到高和從兩側到中央進行卻料,同時使用推土機攤開,無法攤平的部位由人工填平;如果所用填料的粒徑較大,導致填筑后石料間存在很大空隙,則要在空隙中填滿石屑。人工填筑粒徑超過25cm的大塊石料時,現在底層填筑較大的石料,將石料的大面放在下部,放置平穩,然后用比較小的石料找平,在空隙中填滿石屑,最后進行碾壓,達到密實。若填料巖性有很大差別,則應按照不同的巖性進行分層或者是分段施工,避免在同一分層內填筑不同巖性的石料。
對沒有路局擋墻的路段,先人工使用粒徑在30cm以上的石料進行臺階式錯縫碼砌邊坡,碼砌時將石料的大面放在下部,防止平穩,使用石屑或小石填滿縫隙,使其厚度與坡度都能滿足設計要求。
在逐層填筑的過程中,先對填料的運輸線路進行合理安排,設專人負責指揮,按水平分層填筑,從低到高和從兩側到中央進行卻料,同時使用推土機攤開,確保層面達到大致平整的狀態,部分不平整的可用細粒料進行找平,使用大錘鑿去尖角,使每一層的填料均平整、均勻,禁止同時填筑不同的材料。
按20m的間距設置斷面,并在每個斷面上均勻布置3-5個監側點,使用水準儀對各個側點的實際高程進行側量,與下一層的標高相對照檢查松鋪厚度是否合格,要求松鋪厚度必須在40cm以內。
采用20t振動碾進行分層碾壓,每填筑完2m就用沖擊式壓路機沖擊碾壓至少20遍,具體的碾壓遍數需根據是試驗段結果進行確定。壓實質量的控制主要涉及碾壓的遍數和速度,在施工中應做好記錄。碾壓完成后,頂面應達到完全穩定的狀態,停止下沉,石塊間緊密接觸,且表面整體平整。每完成一個層面的壓實后,都對路基沉降情況進行觀側,記錄觀側數據,若要進行補方應立即實施,但要將其厚度嚴格控制在該層允許的填筑厚度內。
根據設計橫斷面與規范要求的超填寬度,準確放出坡腳。在清表之后根據設計和技術規范的規定,對基底作必要的加固和壓實處理,使基底有足夠密實度。對填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定期檢側填料各項指標和性能。如果填料來自不同的來源,或在性質上存在一定差異,要分層進行填筑,杜絕混填;被水浸庵的路基部分,應填筑具有良好滲水性和水穩性的材料,并將邊坡比控制在1:1.75以上;半填半挖的一側高填方基底為斜坡時,需開挖一定寬度的橫向臺階。
每完成一層填筑施工,立即進行修坡防護,避免雨水造成嚴重沖刷。原則上要避免在雨季施工,若進度不允許,則要加強防排水。在填筑和開挖的交界部位,設置臨時排水設施,以防止雨水對其造成沖刷。路基中應按照要求布設沉降觀側點位,同時定期開展觀側工作,以隨時掌握路基穩定性。
本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順利竣工,經檢驗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要求,所用技術方法具有良好的參考借鑒價值。
[1] 丁漢波.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同.交通世界,2017(1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