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娟
身份證號碼:620121198605095022
暖通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及相關問題研究
鄧 娟
身份證號碼:620121198605095022
將綠色節能技術運用于建筑暖通設計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實現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要想暖通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得以充分的發揮,那么就要對其相關的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且進行充分的掌握,這樣才能提升暖通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形式,為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相對便利的條件,也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暖通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及相關問題。
暖通設計;綠色節能技術;運用
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建筑廠房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對于能源消耗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能源來說,其是對社會發展進行推動的重要動力,如果需求過高,則會使我國存在能源發展不能夠對經濟發展需求進行滿足的情況。在兩者不一致發展的情況下,對綠色節能的目標進行提出可以說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在建筑暖通空調運行中,將消耗大量的電能,這種高速能源的消耗,則會使我國能源短缺的情況愈發嚴重,并導致沙塵暴以及酸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在現今城市建筑中,暖通空調系統運行消耗的電力能源在30%以上,在夏季該種情況更為嚴重,在暖通空調設計階段對綠色節能技術進行科學應用,則能夠在對電力消耗進行降低的同時實現整體能源消耗的降低,以此對環境保護以及能源保護的目標進行實現,對于我國生態環境的維護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需要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做好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把握。
2.1 缺乏對節能的重視
在暖通空調設計中,受到工程設計周期的影響,有的暖通空調設計單位往往沒有重視節能這一方面的內容,而是過分追求數量。有的設計師缺乏節能環保意識,對節能設計帶來的效益不夠重視,認為不能給自身或單位帶來更高收益,在設計中沒有合理運用節能技術。而這些問題使很多暖通工程的能耗居高不下,甚至有部分還與國家標準規定不相符。
2.2 缺乏對新技術的合理運用
在暖通空調設計中,有部分設計對工程條件的考慮欠佳,沒有結合實際情況,盲目運用節能新技術,推出的設計方案與工程實際情況完全不相符,甚至在實踐中難以實施,進而造成暖通空調設計的節能效果不理想,甚至根本沒有節能的作用。
3.1 變頻技術
目前,建筑暖通設計實踐中,綠色節能技術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適應了時代發展,同時也是綠色環保的需求所在。在所有綠色節能技術中,變頻技術應用價值很高。所謂的綠色節能技術,就是指在諸如太陽光強度變化、室內人員增減等建筑物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空調實際負荷需求受到影響而發生變化,而該項技術就是基于此對相關設備加以利用,例如變頻冷水相關調節機組、調節風機以及相關調節水泵等等,以此降低能量輸出,最終達到節能的目的。通常情況下,變頻技術的技能目標往往能達到35%左右。并且該項技術的特點非常明顯,首先,在變頻技能技術的支持下,所有與能耗有關的設備都具有能量輸出的實際變頻調節功能,例如變頻冷水調節風機、調節水泵等等,就算在低負荷狀態下,空調的變頻有效調節依然能夠實現。其次,所有與能耗相關的設備具有獨立性,設備之間不會產生影響,其啟動與停止控制具有靈活性,如此一來居住的舒適度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基于這兩個特點,在暖通設計實踐中,變頻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3.2 自然通風設計
在建筑暖通工程中,自然通風設計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1)熱壓通風,即運用壓力差原理來實現室內渾濁空氣與室外清新空氣交換,其中冷空氣從底部流入,而暖空氣從頂部流入,則在暖通設計時,應在內部增設豎向空腔及在頂部設計可自由調節的開口,從而促進室內外空氣的高效交換。(2)風壓通風,其中風壓是自然通風的源動力,而通風環境又是自然通風的前提條件,則在暖通設計時,應將建筑的格局和朝向考慮其中,比如在同一直線上進行門窗布局,以實現空氣對流;擴大門窗開口,以增大空氣流入室內的面積;在窗戶上設風速控制設備,以減輕天氣對室內風速的不良影響。
3.3 水利平衡裝置
要想在保證環境舒適度的情況下對能源消耗進行大幅度的降低,對水力平衡裝置進行設置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在該項工作中,設計人員需要在充分聯系系統情況的基礎上保證環路水力具有平衡的特征,如果不能夠達到設計平衡,則需要對靜態水力平衡閥進行應用。如果建筑內暖通系統的水量波動較大,應采用動態水力平衡閥,平衡閥應阻力較大并且閥權度較高;在建筑熱力入口處,一般都會設置靜態水力平衡閥,以保證水力平衡;還可以采用電動動態平衡調節閥,這種調節閥更加靈活易用。
3.4 運用熱能回收技術
熱能回收的對象主要包括冷凝熱與排風余熱。其中,排風余熱主要運用新風系統來稀釋室內有害氣體,從而改善整個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同時新風在進入室內時,會將舊風排至室外,從而降低了新風負荷,此時借助舊風的能量,利用交換器和換熱器來對新風進行預熱(冷),又可減少排送風的熱量損失。制冷機組在冷凝器模式下,如若不能滿足熱水加熱的實際需求,則可通過增設水源熱泵來輔助加熱,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氣體的排放,從而實現節能和環保的目的。
3.5 運用余熱循環技術
余熱循環技術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建筑暖通設計中的綠色節能技術,其工作原理如下:將一部分熱傳至另一部分的循環,亦是在反應堆中,先將熱傳輸回路與動力分開,以免造成動力回路污染,然后再留下循環回路中的余熱及對其進行再利用,從而實現60%的節能效果。
總之,暖通空調作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消耗能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我們必須要把綠色節能理念融人進去,從而達到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1]王大偉,張紹昌,董晨光.暖通設計中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設科技,2014,24:73-74.
[2]魯云海.暖通設計中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淺析[J].居業,2015,10:45+47.
[3]王鳳杰.暖通設計中綠色理念和節能技術的應用分析[J].門窗,2015,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