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林
涇縣云嶺鎮規劃建設分局
鄉村規劃管理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王應林
涇縣云嶺鎮規劃建設分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鎮建設也日漸被相關部門所重視。在我國城鎮建設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較多的問題沒有得到較好的規劃與處理,從而造成了鄉村發展的不合理性和滯后性。基于此,本文將從現階段我國鄉村規劃管理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設性意見,希望能夠有效促進我國鄉村的規劃與發展,從而實現整體發展目標,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
鄉村規劃;規劃管理;制度
1.1 部分鄉鎮政府工作理念需改進
目前,仍有少數存在政績為先思想的鄉鎮干部把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當作政治跳板,熱衷于表面的政績,沒有腳踏實地認真分析鄉鎮實際情況,沒有下入基層了解農民意愿,不顧規劃周期性和強制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違背城鄉統籌的初衷。這也是鄉村規劃師在進行鄉村規劃管理工作時需解決的問題。
1.2 鄉村規劃師個人溝通能力亟需提升
大多數鄉村規劃師在從事這個行業前,很多是從事規劃設計單位以及教育機構等,對城鄉規劃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深厚的技術功底,但是在從事鄉村規劃管理工作時,應注重“規劃師的角色要轉變,規劃不是某個人的藍圖,而是大多數利益相關方的綜合體現,必須要尊重實際。”與普通的規劃設計師不同,鄉村規劃師需要更多的協調能力,也背負更大的壓力。往往對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很簡單的技術問題,鄉村規劃師們在給工作人員以及村民解釋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這是每個鄉村規劃師到崗后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1.3 鄉村景觀規劃缺乏鄉土特色
中國63.46%的村莊已經編制鄉村總體規劃,但是總的看來,規劃不盡如人意。鄉村規劃自然受人歡迎,但一些規劃卻沒能與鄉村的現狀緊密聯系。簡單的把村莊用地當成白紙,要求齊刷刷“畫”出“理想”的新農村景象,他們認為“規劃就是要推倒重來,就是要把農村建成城市小區那樣,才能讓村民都過上城里人那樣的小康生活”。鄉村建設缺乏規范、任務又繁重,再加上時間緊、經濟條件的限制,所做出的規劃難免顯粗糙,缺乏分析研究,必然影響對規劃問題的考慮。修寬馬路、建高洋房,似乎成為村鎮建設的首選模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從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來看是遠遠不夠的。鄉村規劃要突出鄉土特色,這是因為鄉村作為一種風土與文化傳承的場所而存在。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幾千年農耕文明的國度里,鄉村景色所附著的風土色彩和缊含的文化氛圍,是任何城市環境都無法代替的。單一化的發展,使得新建村落平庸無味、千村一色。
2.1 認真貫徹國家的城鎮建設方針
首先,要把資源環境保護納入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目標。緊密結合各地資源環境的特色,統一協調確定功能定位,科學實施村鎮建設規劃;依據各地實際統籌協調好保護資源環境與村鎮建設的關系,嚴格控制污染企業向村鎮擴散。其次,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小城鎮建設是吸納農村富余人口的重要渠道。第三,要堅持走政府引導和農民意愿相結合的路子。
2.2 要重視當前村鎮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浪費問題
要嚴格保護耕地,集約使用土地。要從實際出發,不得以超前為借口,盲目擴大規模,搞不切合實際的新村鎮;認真貫徹國家的調控措施,切實把住土地供給閘門。要合理確定建設標準,切實糾正村鎮攀比傾向。由于對城鎮化以及對“鎮”的理解有差別,在小城鎮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上產生了偏差,以城市發展的原則指導和引導小城鎮建設,有的小城鎮與城市盲目攀比,出現了標準過高的問題,個別地方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對村鎮進行大拆大建,侵犯了城鎮居民的合法權益和農民利益,使農民負債累累,嚴重影響了農村發展。要嚴格控制城鎮拆遷規模,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在小城鎮修建環路,盲目建設大廣場、寬馬路,基礎設施小而全、缺乏區域規劃引導、重復建設嚴重,也造成一些地區和行業過度投資。
2.3 鄉村景觀規劃要突出鄉土特色
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統籌城鄉發展。規劃要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傳統,根據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編制。規劃的內容要體現因地制宜的原則,延續原有鄉村特色,保護整體景觀;體現景觀生態、景觀資源化和景觀美學原則,突出重點,明確時序、適當超前。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自然景觀和地方文化,形成不同特色的鄉村景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為鄉土文化注入新的內涵,沒有發展就沒有現代文化的產生和傳統文化的延續,鄉村的更新與發展正好保證鄉土文化的延續,同時為新的文化得以注入提供前提。在文化整合的同時,借助鄉村景觀規劃與建設,強調和突出當地景觀的特殊性,體現當地的文化內涵,提升鄉村景觀的吸引力。這不僅可以使鄉村重新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對于挖掘鄉村景觀的經濟價值,促進鄉村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鄉村多種經濟是非常有益的。
2.4 加強鄉村規劃的監督與管理工作
鄉村規劃目前出現的一些丑陋現象,如垃圾隨處可見、亂搭亂建、村民自行拆舊房建新房……,這都是管理力度不夠造成的。因此,鄉村各級政府需要成立相應的監督與管理機構。對影響鄉村風貌的違章行為和建設加以制止,而且對于建成的鄉村進行必要的維護與管理,保持良好的鄉村風貌。
由此可見,雖然我國的城鄉規劃已經進入大發展時期,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城鄉整體規劃,同時對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也有直接的負面影響。因此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應該根據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對管理、規劃以及相關人員問題進行改革、改進,從而促進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推進城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1]鄭春燕.論城鄉規劃的司法審查路徑以涉及城鄉規劃案件的司法裁判文書為例[J].中外法學,2013,04:803-816.
[2]張京祥,陳浩.空間治理:中國城鄉規劃轉型的政治經濟學[J].城市規劃,2014,11:9-15.
[3]王興平.面向社會發展的城鄉規劃:規劃轉型的方向[J].城市規劃,2015,01:16-21+29.
[4]吳一洲,陳前虎.大數據時代城鄉規劃決策理念及應用途徑[J].規劃師,2014,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