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紅霞
天津住宅集團建設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研究
霍紅霞
天津住宅集團建設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本文首先對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研究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策略,以供參考。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必要性;策略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之中存在著靜態與動態兩種模式,其中前者屬于傳統方法,而后者則是近些年相關理論研究發展的成果,并逐漸成為了企業造價管理工作的首選模式。根據相關應用研究表明,比較于靜態模式,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在多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而e就意味著廣大建筑企業在開展造價管理工作中很有必要采取這一模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由于受到建設內容、管理部門眾多等多方面因素所致,建筑工程從決策到竣工交付往往時間較長,并且加之人們對于建筑物要求不斷增加這就進一步提升其施工復雜程度與量。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工程造價往往容易因諸如設計、現場變更或材料浪費等情況而出現超支問題,vjf粉而致使企業項目經濟效益受損。而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地實施則可以通過相關措施將建設過程中各種變動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降低造價出現超支的情況起到保障企業經濟效益之目的;其次,從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可知,建筑工程質量與成本二者關系極為密切,簡答來說就是成本控制得當有助于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所以,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地實施能夠在確保項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情況下促使其實現良好的建設質量,因而這也決定建筑工程應當要實施造價動態管理的原因。
決策作為建筑工程建設的首要階段,它也是整個項目造價初步投資預算編制的環境。造價動態管理在建筑工程決策階段地實施重點在于實現投資方案的優化選擇,首先通過科學分析所編制的初步投資預算是否準確與合理,這樣一來能夠為企業相關決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據。其次,除了要對初步投資預算進行分析外,企業投資方案優化選擇上還應對包括辦公、通勤等各項因工程建設所產生的費用予以全面核對,并確保不出現遺漏及不合理支出,從而為確保建筑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結合筆者實踐來看,要想在設計階段獲取較為理想的造價動態管理效果企業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企業應當充分結合建筑工程建設要求、投資預算等編制設計招標文件,隨后進行通過比對投標單位綜合實力、報價及其設計方案初步預算等確定出一家最優的設計單位簽訂合同。其次,中標設計單位除了充分理解招標文件之外,還需要與業主方進行溝通交流準確掌握其意圖,之后基于造價合理性原則開展建筑工程方案設計,重點在于確保建筑工程結構合理、采用技術工藝先進可行、施工安全性達標以及造價科學等。最后,為了確保設計階段造價得到有效地管理,設計單位應采取限額設計這一方法。即設計單位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時應當嚴格基于額度限定為核心對各分項目進行設計工作,例如地下室設計中可采取150kg/㎡等限額,這樣一來不但能夠確保其所設計方案造價具有較高的科學合理性,并且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可以達到工藝技術與經濟控制兩項指標有效統一的目標。
第一,加強控制材料價格的力度。當前材料供應渠道日益多樣化,并且種類與價格也較多。因此,需要對市場行情進行密切關注,以及時掌握最新材料信息和施工情況,給工程竣工結算提供可靠參考。由于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建筑材料價格會出現浮動,著都會對工程造價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可采取材料調差的方式來調整材料價格差異,如此一來就能夠把靜態定額變為動態。不但能夠減輕工作人員工作壓力,而且還能夠將材料價差計算出來,有效簡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做好施工變更控制。結合實踐來看,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由于受到諸如設計變更、環境情況或業主方要求改變等多種原因而引起變更現象地產生,如此一來勢必會致使造價出現超支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廣大企業就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做好施工變更控制。一是企業除了要嚴格依據有關管理制度、規范等開展現場管控而有效把控施工變更外,并針對一些難以避免的變更項目應當要經設計、施工以及監理這三者一同簽證確認后才能進行變更。二是企業還需要根據相關制度對隱蔽工程記錄以及現場簽證這兩項工作開展有效管理,這樣一來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建筑工程造價不會受到諸如現場簽證管理不嚴出現結算扯皮情況而得不到有效管理。第三,加大對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管理力度。如若施工質量不達標也會導致許多質量隱患的出來,返工幾率增加,進而導致不必要的建設費用增多。而且,工程造價在很大程度上受建設工期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不但要做好工程質量檢查,尤其是隱蔽工程的檢查與驗收工作,而且還要結合工程施工需求來科學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現場的組織協調工作,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開支,以將建設成本降低縮短工程工期。
整體工程建設最后一個階段就是竣工驗收階段。第一,當工程竣工后需要對工程結算進行嚴格把控,全面收集與整理結算資料,并對套價取費以及工程量進行細致核查。第二,在工程造價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動態因素是材料結合,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在整體工程造價中,材料費用所占比例高達50-60%,而材料價差比例占到約12%。所以,必須要對材料價格以及價差問題進行認真對待,這對于科學確定工程造價意義重大。第三,政府相關部門需建設造價管理數據庫,以便于分析、研究、測算與動態管理不同類型工程造價,并制定明確、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并對定額工料機消耗量進行合理確定,從而給定額改革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第三,地方相關管理部門應當要將人工、材料以及設備等市場價格信息和不同類型工程造價指數進行定期公布,從而為企業自主定價提供指導。第四,應大力運用與推廣各類先進的工程量計算軟件以及定額軟件,并運用計算機來構建各類數據庫,包括了造價指數、材料價格指數、工料機消耗量以及其價格信息等內容,從而給動態管理工程造價提供可靠的依據。
[1] 王祥紅,張曦.關于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4).
[2] 馬偉麗,王為.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5(27):30~31.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