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
2017年來了,很多企業都在思考新的一年如何創新?產品如何突破?營銷如何更加深入人心?行業的新動能、新增長點在哪里?
為了幫助更多中國的商業精英以及致力于創新的各界人士看清楚2017年中國消費者的變化,知萌咨詢機構組織團隊,完成了《2017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我們將其中的10個趨勢點和50個商業創新的機會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2017年,有如下一些因素會驅動中國消費者消費趨勢的改變:
2017年是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年,消費升級的大環境將激發新的消費需求;
中國消費者更加關注自我小世界的升級,越來越關注個人與家庭,追求生活的平衡發展,因此,品牌和產品需要重新定義;
90后已不僅是離開校園的職場新人,他們開始成家立業、養育小孩,成為主力消費力量;
中國消費者在不斷探索新角度、新消費模式,都希望過得“更帶感”,玩點“新意思”,催生很多創新生活方式。
趨勢1.新優品時代:工匠精神的回歸
中國消費者不再盲目相信大牌和極致的奢侈,而越來越關注具有原創和設計感的優良產品,并愿意信賴有文化內涵、超越于功能層面的品牌定位。
在供給側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精心打磨,專注、極致地提供品質精良的產品,成為中國企業應對產能過剩、惡性競爭,進行轉型升級的變革方向。中國企業將從單純追求性價比走向精致優良的產品,從規模化走向定制化,從低端走向品牌,從“賺快錢”走向百年老店,工匠精神的回歸,造就“新優品”時代的到來。
新優品的幾大特征:不奢華、有品質、有設計感、塑造和細分消費的新場景、引領新消費文化。
2017商業創新點(1-4):
1.圍繞人們生活場景的品類細分,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2.買手店和設計師品牌將受寵。
3.中國各個地方的特產和文化產品,包括農業品牌等將迎來機遇。
4.傳統手工藝、民族元素與時尚概念的跨界產品。
趨勢2.自我賦能與減壓消費
面對不斷加大的工作壓力,中國消費者不僅要減壓,也要為自己增加能量,因此,尋找能夠給自己身體“賦能”的方式,成為休閑放松的消費潮流。同時,圍繞平衡心態、自我健康、個人競爭力提升、具有深度沉浸感的情緒釋放以及應對復雜多變世界的需求,催生了很多新的消費領域。
2017商業創新點(5-10):
5.跑步衍生的產品消費:更加符合日常運動生活場景的功能性產品。
6.實時量化的自我消費:可穿戴可計量的科技設備的走俏。
7.滿足運動生活方式的新材料裝備:慢跑鞋、氣墊鞋等。
8.健身消費:健身會所、私教服務等。
9.放松精神的消費:瑜伽、靈修、辟谷、禪修等消費的興起。
10.沉浸式體驗娛樂:VR虛擬現實設備、VR游戲以及娛樂內容的爆發式增長。
趨勢3.斷舍離消費:閑置經濟與平衡生活
《斷舍離》本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近年來開始在國內流行開來,并演化出一種現代生活的理念,在這一理念的驅使下,國內誕生了諸如二手交易、閑置物品平臺以及分享經濟等消費方式。
一切起源于人們發現自己閑置的物品越來越多,這些東西不僅占用自己的空間,而且經常不用,便希望轉讓給別人,以創造新的使用價值,二手市場和閑置經濟這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正在被開發。
2017商業創新點(11-15):
11.二手手機的回收交易。
12.母嬰領域的二手物品轉讓平臺。
13.生活中各類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火爆。
14.二手車市場的發展。
15.“變廢為寶”的廢棄物回收以及環保產業的創新。
趨勢4.懶人智造
隨著物聯網革命,智能家居開始進入很多人的家庭,而未來真正的智能家居會是一個具有學習能力的生態系統,它能夠感知你的生活習慣和活動情況,利用來自你的可穿戴設備和聯網傳感器的數據信息徹底改變消費者生活,從而帶來新的“懶人智造”產品。同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追求自動化,他們希望利用更多閑暇時間去實現新的追求。
2017商業創新點(16-21):
16.智能家居產品的進一步滲透。
1 7.掃地機器人等越來越智能產品的走俏。
18.餐廳使用智能點餐機器人提升服務效率。
19.組合越來越多的一體化功能的小家電產品將受到歡迎。
20.可交互對話的智能化產品,比如智能兒童水杯、智能沖奶瓶等更細分的智能化產品的發展。
21.AI人工智能在更多的產品中被應用。
趨勢5.新的“世界觀”:深度探索欲
已知的世界有很多未知的去處,中國的旅行者們會進一步釋放出對于“深度游”的熱情與期待,探索世界,深度體驗成為旅行的新形態,出行目的地選擇上會更加偏“冒險”一些,搶“鮮”涉足周邊朋友都不曾去過的地方成為潮流。而中國的旅游市場正在由原來的淺層次消費到深層次參與轉變,越來越多的精眾群體選擇更加個性化、互動性更強的旅游產品,例如體育、探險、養生、民俗、研修。
2017商業創新點(22-25):
22.旅游市場的細分:饕餮旅游、探險旅游、生態旅游、醫療旅游等。
23.品牌賦予消費者“探索”和“看世界”的內涵和價值。
24.城市旅游品牌的創新升級:文化+故事+深度體驗。
25.“小眾目的地”將會成為新一波的旅游向往地。
趨勢6.新明星經濟
明星對于用戶的天然吸引力和互聯網等新渠道的資源,對于打造新的消費品牌起到很大推動作用。明星對于品牌的商業價值不再局限于代言合作的形式,除了創造自有品牌外,他們紛紛進入投資圈,利用自身具有的娛樂營銷價值及資源為更多創業項目推波助瀾,更多跨界新玩法呼之欲出。
2017商業創新點(26-30):
26.明星IP衍生經濟的打造(內容媒體、衍生文創產品等)。
27.品牌引入明星合伙人(為品牌提供強背書)。
28.明星與企業聯合出品創新產品,并享有收益(共創品牌)。
29.明星投資基金的興起(自帶粉絲的投資人)。
30.退役明星的互聯網化打造(體育娛樂領域的明星新生命周期創造)。
趨勢7.分眾化I P與新娛樂精神
今天IP的意義也不僅限于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泛指內容智力成果),更可以泛指那些具有特定符號意義、自帶影響力和用戶的事物。
垂直化細分化網生內容將爆發,除了與傳統的文學、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形態進行結合所形成的網絡文學、網絡大電影、網絡劇和網絡綜藝等外,網生內容的內涵還拓展至包括網絡大V、意見領袖、專家、網絡達人等在內的諸多新形態。
2017商業創新點(31-35):
31.垂直媒體和服務經濟。
32.優質內容變現能力進一步增強。
33.傳統文化借助年輕人文化打造IP創造新價值。
34.品牌推出自有的內容和形象化的IP。
35.各個領域的大咖、專家達人構建人格化內容品牌。
趨勢8.會員、打賞到付費訂閱:內容付費時代
經過近10年的用戶培養,視頻網站用戶付費習慣逐漸被養成,未來有很大增值空間,而人們的時間、物品和空間具有價值且能變現,會員、打賞、付費訂閱時代到來,“分享經濟”就發展成了“售賣經濟”,消費者開始對 “價值訂閱”興趣日增。
2017商業創新點(36-40):
36.視頻網站用戶付費習慣逐漸被養成,付費意愿增加,會員成為重要盈利方式。
37.知識商品化趨勢明顯,知識和實體商品的融合創造新價值。
38.人們的時間、物品和空間具有價值且能分享變現。
39.為有知識的人群提供的內容付費。
40.基于某一個領域構建的社群會員的付費模式。
趨勢9.新網紅經濟:直播的進化
2016年稱為“直播年”似乎毫不過分。直播的火爆,除了智能手機的高普及率這一基礎保證,同時也與直播本身的屬性有關:即時性、互動性、場景的平行,看直播成了繼影視、音樂、游戲等之后,大眾又一茶余飯后的娛樂方式,由此帶來的流量遷移,使得大到互聯網巨頭,小到創業者,紛紛殺入直播行業。但是,直播不僅僅是網紅,也不僅僅是“顏值”,未來將進一步進化。
2017商業創新點(41-46):
41.網紅經濟從顏值時代到“言值時代”。
42.垂直行業的直播將會吸引固定粉絲群(商業財經、健康、生活方式等內容)。
43.個人自媒體將進行“定時直播化”轉型(每天定時直播)。
44.直播成為品牌的標配。
45.新聞直播將改變互聯網新聞的生產模式。
46.直播平臺將呈現出垂直化縱深化趨勢。
趨勢10.虛擬情緒與微交互:萌動商機
賣萌成為一種積極主動的自我表達,消費者會使用各種表情包進行自我賣萌,此外,也在利用微小的交互不斷的展現和表達自我,比如點贊、分享朋友圈等等。“萌”不僅是一種溝通方式,更是企業可以借用的產品和營銷創新策略。
2017商業創新點(47-50):
47.產品包裝的情緒化,包裝上印上消費群體的口號和互聯網的表情。
48.品牌卡通化、萌寵化的形象,傳遞歡樂和有趣。
49.激發人們點贊的創意營銷。
50.“萌動”的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