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辰
(保定市蓮池區教研室 河北 保定 071000)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梁 辰
(保定市蓮池區教研室 河北 保定 071000)
初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過渡.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即以概念教學培養抽象思維,以物理建模培養抽象思維能力,重視物理實驗教學,運用電教手段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習題教學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 初中物理 實驗 電教
抽象思維(Abstract Thinking)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過程,屬于理性認識階段.初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過渡.初中生在進行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中,需要有具體的感性認識的支持,并以感性認識作為抽象思維的基礎.通過多年來的教學,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物理概念是從物理現象、物理過程中抽象出來的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質屬性,是抽象思維的成果,物理概念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盡可能地用直觀的實驗現象和學生熟知的實例建立概念.如“力的概念”的教學應當這樣設計教學程序.
(1)先舉例說明“人對物體的推、拉、提、壓等作用叫做力的作用”.
(2)接著提問:是不是只有人能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呢?再用實例和演示說明“物體對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3)從上述實例中抽象出共同的特點——“直接接觸的物體對物體能施加力的作用”.
(4)再提出問題: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能否產生力的作用?用“磁鐵吸引鐵針”演示給予肯定.
(5)最后從所舉例的“力的作用”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初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具體形象思維仍占很大優勢.初中生對一些具體的物理現象易于理解,但對一些抽象的、無形的概
題意得,由上式得……,由①、②……得,但通常是很多學生由上式得不出,而有些學生往往得過且過,自欺欺人.長期使用參考答案的學生會因此產生依賴,不自信,沒有參考答案不敢做題,邊看答案邊做題, 貽害無窮.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參考答案,在沒做完題之前,或者在沒有做完完整題目之前一定不要看參考答案,參考答案是為了參考評比,從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另外,教師可以對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或者在課堂上搶答正確的學生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鼓勵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脫離答案束縛的好習慣.
教和學是辯證統一的,教師和學生構成了教學的全部,作為主導的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延伸問題,而作為主體的學生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具備創造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兩個優秀的學子一蹦一跳地走出了食堂,在遠處跟筆者揮手道別,外面的雪已經停了,手里的蔥油餅已經涼了,而我的心卻是熱乎的,此次此刻,此情此景我想唱首歌《雪中情》:“寒風蕭蕭,飛雪飄零……”
念就較難以接受.因此,教師在講解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時,有必要制作一些特定的物理模型(直觀教具),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降低學生的理解梯度,教師仿照模型講解概念“言之有物”,學生觀察模型理解概念“心中有像”.例如在講解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時,用一個有機玻璃板做一個立體模型,中間可插入磁體,周圍固定一些可以自由轉動的小磁針,開始磁針排列沒有規則,但是在中間放入磁體后,輕輕敲擊玻璃板,小磁針的排列變得越來越有規則,而且這種排列是在磁體周圍整個立體空間里都存在的,而不是平面的.這個模型對學生學習抽象的“磁場”起到了相當有利的輔助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注重物理形象教學,降低學生思維梯度,顯得尤為重要.在研究到抽象問題時,如果能夠設計一些合適的實驗,使它形象地顯現出來,使學生的思維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 在實驗與思維的有機結合中不知不覺降低了抽象思維的難度,從而使學生切實從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 例如,在九年級“電壓”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演示水壓大小不同時,水流大小不同,然后演示1節電池、2節電池和3節電池分別提供不同電壓產生大小不同的電流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對比,獲得鮮明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對比,從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電壓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
具體思維的表達語言是圖像和實物,抽象思維的表達語言是語言文字.電教媒體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音畫并茂的圖像,讓學生通過電教的直觀教學學習知識,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浮力產生原因一節時,在課堂中利用課件演示:用力的示意圖標出了浸沒在液體中的正方體各個表面所受到的壓力,并且讓正方體旋轉,使學生看到每個表面都受到了壓力,但是側面壓力相等,下表面受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的壓力,利用這個視覺的沖擊,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浮力的實質就是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學生清晰的視覺形象為抽象思維提供了依據,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便容易以具體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而掌握浮力產生的原因.因而,運用電教手段化抽象為具體,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就中學生而言,掌握歸納推理的水平略優于掌握演繹推理的水平.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多加指導和訓練,按照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編寫例題和習題,并加以適合的配量.如在基本訓練的基礎上,可選一些綜合性的、具有針對性的典型例題示范,通過例題滲透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反復推敲題意,細心觀察已知和未知,留心挖掘字里行間的隱含條件,還要注意排除一些多余條件,切不可匆匆動手亂套公式或企圖投機取巧.要養成做完題進行總結的良好習慣,想一想,這道題在知識上屬于哪一類?解題的思路、方法、過程如何?爭取每做一題都有新的啟發,這樣既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規律,又可拓寬解題思路,提高靈活應變能力,從而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實踐證明,凡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但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是要經過一個反復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機地整合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構成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以更好地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曾亮.高中物理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中華少年(教學版),2010(12)
2 張文芳.高中物理抽象思維教學.金色年華, 2010(2):151
3 陳麗珍.淺談中學物理教學中抽象思維的培養.學園:教育科研,2010(2):129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