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聞
近期,國家郵政局在2017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上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快遞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67%以上使用了電子面單,共消耗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37億個包裝箱和3.3億卷膠帶。膠帶仍是快遞包裝中最常見的耗材。不過和去年相比,單個快件使用封裝膠帶量同比減少25%,2016年全年節約封裝膠帶64億米,塑料袋總使用量也同比減少17.76%。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國君說:很多的商家,使用的是過度的包裝。冷鏈的材質包裝耗費是很大的。這些目前來說都是不可降解的、不可回收的。報告還顯示,當前快遞六大包裝物中,除封套、編織袋、運單之外,超過一半的包裝物都來自于電商賣家或平臺?,F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成本問題,綠色的研發、投入,包裝材質的這個研發,和到最后的使用,整個一個回收,它的成本相對非綠色的材質還是有一些高。它一定要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體系,也就是所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動起來了。
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
近日,國家煙草專賣局通報了8月份行業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情況。
根據通報,8月份行業商業企業共向工業企業返還卷煙包裝箱958.65萬只(不含重點品牌非毗鄰省份返還量,下同),總體返還比例為93.77%,同比上升3.41個百分點;工業企業使用循環利用包裝箱包裝生產卷煙122.2萬箱,同比增加9.59萬箱,完成全年循環利用任務總量的8.73%,同比上升0.39個百分點。青海、廣西、內蒙古、江蘇、山東、海南、浙江、福建、北京等省級商業企業總體返還比例較高,返還率均超過100%;江西、河南、重慶、福建、山東、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煙草實業發展中心所屬內蒙古昆明卷煙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海南紅塔卷煙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昆明煙草有限責任公司循環利用任務完成進度較快,單月完成全年任務核定量的10%以上。
通報顯示,1至8月份,行業商業企業累計向工業企業返還卷煙包裝箱7865.56萬只,同比增加314.52萬只,總體返還比例為92.17%;工業企業累計使用循環利用包裝箱包裝生產卷煙1050.55萬箱,同比增加45.92萬箱,完成全年循環利用任務總量的75.04%。浙江、安徽、青海、福建、北京、湖南、內蒙古、天津、重慶、云南、江蘇、遼寧、陜西、貴州等省級商業企業總體返還比例較高,返還率均超過95%;貴州、安徽、云南、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煙草實業發展中心所屬黑龍江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海南紅塔卷煙有限責任公司循環利用任務完成進度較快,累計完成全年任務核定量的80%以上。
通報指出,1至8月份,塑料包裝箱行業應用和片煙箱循環利用情況較好。行業累計使用塑料包裝箱生產卷煙72.97萬箱,返還打葉復烤企業片煙箱15.9萬只,折合卷煙包裝箱79.5萬只。
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統計,2017年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環比、同比分別上升0.7和2.0個百分點,達到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中國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連續位于臨界點之上,表明制造業生產繼續擴張。
新訂單指數為54.8%,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上,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保持較快增長。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9%,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有所收窄。
從業人員指數為49.0%,比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3%,與上月持平,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放慢。
根據武漢“擁抱藍天”計劃,今年將繼續全面推行綠色印刷進程。今后,政府采購印刷服務,將鼓勵優先選擇取得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
在《武漢市2017年擁抱藍天行動方案》中,細顆粒物(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兩大污染為控制重點,而包裝印刷行業是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一大產業。今年,武漢市將研究制定《綠色印刷企業扶持暫行辦法》,推動一批印刷企業完成綠色印刷認證。目前在印刷包裝行業,武漢紅金龍印務、武漢天虹紙塑彩印和湖北新華印務等都完成了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治理設施建設。
快遞包裝如何開啟“綠色模式”,減少快遞包裝垃圾污染?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召開座談會,邀請市人大代表、專家、企業代表和行業協會一起為快遞包裝綠色發展建言獻策,提出了將綠色包裝環保指標納入行業誠信體系等建議,有關協會還表示近期擬將在行業內發出包裝綠色環保倡議書。
設置快遞包裝回收點,走“零廢棄”道路。來自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快遞包裹突破300億件,今年預計將達400億件,到2020年將達到700億件,增長速度驚人。這些快遞包裝基本上都是“一次使用,用完就扔”。盡管一些電商平臺號稱使用可降解包裝材料,可是有實驗證明,效果不好。
業內專家表示,快遞包裝垃圾問題的本質是互聯網新型商業模式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環境污染,而政府監管相對滯后。因此,必須從頂層設計著手,搭建一個可回收的“逆向物流體系”,走循環利用之路。專家建議由政府主導,在社區、商區、校區等設置快遞回收點。一方面,加強通過宣傳,引導市民將快遞垃圾拆疊送至回收點;另一方面,設立快遞回收基金,通過經濟手段鼓勵快遞員回收快遞包裝且循環利用,實現快遞包裝的“零廢棄”。
順豐包裝實驗室資深高級工程師肖志明透露,今年3月,順豐快遞成立包裝實驗室,目前正在研制可循環利用快遞包裝,而且取得突破性成果?!斑@是一種可反復使用,不使用膠帶的快遞包裝,相信‘科技+包裝’一定能推動行業綠色發展?!?/p>
“加強快遞綠色包裝發展,應推動建立和健全相關法規和標準,推動快遞行業自律,建成社會共同治理制度?!彼ㄗh,希望盡快出臺和完善快遞業包裝標準和規范,同時引導和推動使用便于回收和再利用材料,加強包裝材料日常監督,定期對企業使用情況進行抽檢通報,將綠色包裝等環保指標納入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內容。
“政府可出臺資金扶持政策,對生產、研發、使用環保材料的單位給予資助或補貼,納入友好誠信檔案。”例如在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綠色包裝”資金扶持項目,可設立專項基金、專業回收機構,對社會民眾包括市民百姓、清潔員、快遞員、廢品收購員等參與全民回收行為的提供實際性資助。
向電商平臺收取快遞污染處置費。驚人的快遞污染,應該由誰來“買單”?深圳市人大代表黃海龍表示,本著誰污染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應該向電商平臺收費快遞污染處置費。李海濤也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應該將收取的費用納入快遞回收基金,而且獎勵給參與快遞業綠色發展的企業和市民。
深圳市人大代表應憲認為,快遞垃圾就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建議運用特區立法權,盡快對垃圾分類進行立法,而且將快遞垃圾納入垃圾分類體系當中。
中國快遞協會、菜鳥網絡與主要快遞企業20日在滬舉行的“雙11”物流動員會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11-11.16)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預計會超過10億件。
今年“雙11”全國10億件的快遞業務量,相當于十年前全年的數字。菜鳥網絡副總裁、“雙11”物流總指揮史苗表示,隨著快遞總量高速增長,今年“雙11”將是智慧物流全面升級和規?;瘧玫囊淮未罂肌=冢锁B網絡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大規模的機器人倉庫,這些智能倉庫分布在上海、天津、浙江、廣東、湖北等區域,在一套系統和數據標準下運行,共同服務“雙11”。
除了科技感十足,今年的“雙11”也將是快遞業綠色環保的大作戰。史苗介紹,今年“雙11”期間,菜鳥將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首次推出20個“綠倉”。從這些“綠倉”發出的包裹,將使用免膠帶的快遞箱和可生物降解的快遞袋。
為了減少快遞包裝污染,菜鳥在“雙11”期間還將在重點城市的菜鳥驛站全面啟動紙箱回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和部分高校的菜鳥驛站,消費者在收件拆包后,可以將紙箱留在驛站。菜鳥將聯合紙箱企業,對紙箱進行循環利用,再次制成包裝箱用于快遞行業。
“雙11”的綠色行動將為中國綠色物流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徑。這既有助于解決了快遞垃圾圍城的難題,也減輕了當前包裝用紙價格快速上漲的壓力。
由中國郵政快遞報社主辦的2017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于9月5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連接·聚變”,順豐速運副總裁、華北大區總裁劉曉利出席和演講。他建議建立一套完善的回收機制,比如說設立扶持專項研發基金,同時,讓我們的所有民眾能夠持續具有綠色環保的包裝理念。同時從包裝物料選擇、物料的選型、生產、使用和回收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面考量對于環境、對于資源的一些影響,從而全面實現三低和三高——三低是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高是高效能、高效率、高質量。
他分享了順豐在綠色包裝上的探索和實踐。據他介紹整個快遞包裝2016年的情況,大體上有四個信息內容:第一,2016年具體使用量是以億為數量單位,在這個過程當中,2016年物料的選型和改型,物料上降低1.7億個,包材降解方面,四大包材方面實現100%降解。包材保準方面,正像郵政規范引導一樣,供應商的引入都有監制標準。在印刷方面,減少物料用量約70%,減少750噸的油墨量。第二,包材方面過往的實際工作,⑴循環保溫箱的開發和利用,去年投入12萬個,累計用157萬次,如果按照尺寸折算的話,這個過程中實際上節約了157萬個泡沫箱+157萬個紙箱+314萬個冰袋。⑵2016年在紙箱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在這個過程當中取得了發明專利,一撕一開,方便拆箱;具有防盜工作,倡導客戶支持綠色環保。
下一步重點考量有兩個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探索嘗試禁錮加懸空包裝技術,這個技術特點是通過利用高強度、高彈性、不易滑動的薄膜把我們的東西固定在薄膜中,免于撞擊,保護完美。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適用是精密儀器、電子手表。無貼紙研發也是要嘗試的。未來計劃在包裝膠帶上提升客戶開袋難問題。
最后一個方面,意見與建議,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考量:一個是基礎環境的創建,回收機制的建立,有沒有可能設立扶持專項研發基金,同時,讓我們的所有民眾能夠持續具有綠色環保的包裝理念。在這個過程中,順豐秉持“技術+包裝”,同時快遞綠色包裝方面,從包裝物料選擇、物料的選型、生產、使用和回收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面考量我們對于環境、對于資源的一些影響,從而全面實現三低和三高,三低是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高是高效能、高效率、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