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強
(襄陽市交通物流發展局,湖北 襄陽 441099)
關于“快遞下鄉”的幾點思考
嚴華強
(襄陽市交通物流發展局,湖北 襄陽 441099)
在分析目前鄉鎮快遞發展背景的基礎上,探討了目前快遞下鄉的三種模式:代理模式、加盟模式以及自營模式,針對目前實現快遞下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提出了幾點建議。
鄉鎮快遞;快遞下鄉;快遞模式;發展建議
當前,伴隨著網絡購物的逐漸普及,鄉鎮快遞需求增長迅猛。由于網購帶來的價格優勢及豐富商品,相關機構預測縣域地區居民網購次數將持續增長,其對快遞服務的需求也將隨之上升。但與此同時,快遞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真正“下到”鄉鎮級別,大多數鄉鎮快遞服務網點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沒有形成規模。從進出件量上看,進量占大頭,出件主要是網購商品的退件及向外寄出的地方特產。面對持續上升的鄉鎮快遞需求,如何讓快遞走下去、走下去后又如何站得穩是每一個郵政監管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快遞下鄉的代理模式是指,縣級快遞公司將某一片區域的快遞業務委托給一般代理人,代理人代其開展快遞業務。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鄉鎮的快遞代理人一般還從事除快遞外的其他業務。一些快遞公司正在嘗試與農村的公共服務機構簽訂代理協議。比如,以農村綜合服務站、村郵站、農家書屋、村委會等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委托代辦,向農村居民提供快遞服務。代理模式比較適合中小型快遞公司進軍農村市場,其典型企業有:韻達、順豐、匯通等。
以棗陽市平林鎮某快遞代理點為例,該代理點負責圓通、順豐等多家快遞品牌在該鎮的快遞業務。除了經營快遞業務外,該代理點負責人還從事小商品經營。小商品買賣與快遞經營共用一個場所。
快遞下鄉的加盟模式是指,縣級快遞公司將某一片區域授權給通過了資格評估的加盟申請人,授權其使用該快遞品牌經營快遞業務。這種模式的特點是,被加盟的縣級快遞企業與加盟的鄉鎮快遞企業間存在管理關系,鄉鎮快遞企業不得在本區域經營其他快遞品牌。加盟模式依賴眾多加盟商密集鋪設網點,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迅速實現大范圍的網絡布局,以規模取勝,因此成為眾多民營快遞企業在鄉鎮發展初期的首選。其典型企業有:中通、圓通、申通等。
以宜城市雷河鎮中通加盟點為例,該加盟點加盟宜城中通快遞公司,有單獨門店專營快遞業務,不經營其他快遞品牌或其他業務。但在加盟模式下,加盟商與總部的利益并不一致,甚至會產生沖突。因此,相對于直營模式,加盟商模式更容易導致網絡不穩、服務不到位等問題。
快遞下鄉的自營模式是指,以企業自有的倉儲布局為中心,利用自有物流體系,向農村拓展物流布局。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企業需同時具備商品和配送體系,某個鄉鎮訂單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是否會在該區域設站點。其典型企業有:京東、當當等。
以京東的自營模式為例,所在區域有京東站點的農村用戶在京東商城確認訂單后,可在8h內收到京東配送員投遞的貨物。不過,京東這些站點地址往往是日均訂單量20-40單的地方,通常只有日均訂單量穩定在50單以上京東才會派人開站。由于訂單量達不到開站標準,目前襄陽鄉鎮中還沒有自營模式的快遞網點。
加盟經營問題是所有鄉鎮快遞企業面臨的問題。據調查,相當多的鄉鎮快遞企業未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備案證,以致離規范經營有較大差距。大多數快遞網點沒有專門的場地,甚至沒有專門的貨架,有的在營業場所內沒有公示服務承諾、服務種類等內容,沒有配備符合規定的消防和監控設施,有的甚至連組織標識都破爛不堪,更不用說建立服務、安全、應急等規章制度。鄉鎮快遞企業的無證經營使得其缺乏郵政管理部門的必要監管。
快遞成本是目前鄉鎮快遞企業維持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鄉鎮快遞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是由于農村交通運輸條件差、人口居住分散,服務對象點多、面廣、線路長,無論是利用自有車輛或者縣鄉公交班車來運輸快件,鄉鎮快遞企業均存在運輸費用高、運輸負擔重的問題,部分鄉鎮快遞網點為節約運輸成本,人為拉長收發貨間隔,收件后不能保證第一時間通知客戶,降低了快遞服務質量。加之鄉鎮快遞企業目前的收派件量并不多,平均每天收派不過十余件,相當一部分企業收不抵支。
隨著鄉鎮快遞業務的迅猛發展,鄉鎮快遞企業的安防隱患日益凸顯。一方面,由于目前鄉鎮快遞企業普遍規模小、起點低、基礎弱,在快遞經營場所里一般沒有配備滅火器、監控攝像頭等必要的安防設備。采用代理代辦方式經營快遞的店內更是“多種業務并存”,快件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由于鄉鎮快遞業務員一般以兼職居多,快遞業務并不是其主要業務,以致服務水平不高、業務水平有限。在經營上存在著不認真核實收(取)件人身份信息等問題,造成在收寄驗視制度執行和投訴應對處理等方面狀況堪憂。
一方面,縣域缺乏整體規劃,同質化競爭激烈。快遞公司普遍反映,政府沒有整體規劃快遞物流問題,不能有效指導快遞企業健康發展,快遞企業“野蠻生長、粗放經營”比比皆是,郵政快遞和民營快遞、民營快遞之間為爭奪客源、搶占市場明爭暗斗,相互壓低價格,引發惡性競爭,導致利潤點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鄉鎮網點“扎堆”現象普遍。離縣城近,交通比較方便的鄉鎮快遞網點較密集,業務基本相同,競爭激烈,為爭奪有限的客源,相互壓價經營,導致很多網點均虧本經營。
快遞屬于競爭性行業,并非普遍服務,遵循市場競爭的規律,市場需求是其生存的根本。當前,快遞無論以何種模式下鄉,均面臨業務量少,房屋租賃價格高,運輸成本、人工成本高的問題。企業利潤空間小,有的甚至還是虧本經營,面臨“關門”的危機。為解決鄉鎮快遞經營難題,同時滿足農村地區快遞服務需求,我們建議各品牌快遞企業總部對鄉鎮快遞網點的設置區別對待,允許鄉鎮網點同時經營多個快遞品牌。比如,在某一鄉鎮開辦鄉鎮快遞綜合門店,將各快遞品牌的業務集中,統一管理,派專人負責承辦各家快遞公司業務。由消費者根據需求自行選擇任何一家品牌消費。這樣,不僅能夠大大降低單一品牌單獨設立門店經營的各類成本支出,又能在快件中轉過程中集中運輸提高運送時效,還能選派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業務員為村民提供優質的快遞服務。
快件的運輸成本是鄉鎮快遞網點一項“雷打不動”的支出。交通不便、道遠件少,運營成本高,是制約“快遞下鄉”的關鍵因素,也是襄陽市鄉鎮快遞服務未達到全覆蓋的重要原因。要想有效降低快遞經營成本、為百姓提供不間斷的快遞服務,必須抓住運輸成本這個“牛鼻子”。在此,我們建議進一步整合農村各類運輸資源,主要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融合與對接、業務服務資源融合與對接、運營網絡資源融合與對接、農村物流工作融合與對接,引導快遞企業利用鄉鎮農村客運站、貨運站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立倉儲場地和小型分撥中心,完善農村郵政快遞基礎網絡。通過大力推進郵政、快遞與交通運輸企業資源整合,根據各鄉鎮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交通運輸部門的農村公交班線、貨運、農用車,或是郵政公司的郵車等運輸資源,通過快件集包實現快件在縣城與鄉鎮間的便捷往來,形成“場站共享、服務同網、貨源集中、信息互通”的農村快遞物流發展新格局,既為運輸車輛增收,也能降低快遞企業的運輸成本,實現合作共贏。
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網購消費額增速,縣域市場比城市市場高出了13.6個百分點,成為網購消費新的增長點。伴隨著日益擴大的鄉鎮快遞需求,鄉鎮快遞網點的不規范經營、不達標服務以及各類安全隱患日益突出。可以說,鄉鎮快遞網點持證經營是“快遞下鄉”發展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在此,建議如下:一是針對快遞市場監管薄弱,服務水平良莠不齊而對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除了現有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外,相關管理機構和部門應定期對快遞市場進行業務檢查和清理整頓,查處惡性競爭;二是成立快遞行業協會,進一步明確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三是對申請
進入快遞行業的企業法人和人員進行資格準入,確保城鄉快遞市場秩序穩定;四是以分支機構備案的形式設立鄉鎮快遞網點。將現有鄉鎮快遞網點或新增快遞網點按照經營快遞業務企業分支機構備案管理的相關規定,配備符合行業標準的監控設備、消防設備,以及具備從業資質的快遞業務員,確保快遞經營場所和快件安全,規范快遞業務操作,保障快遞服務質量。而且,鄉鎮快遞網點作為分支機構納入快遞企業總部管理后,還能在資金、業務和管理等方面得到相應支持,對鄉鎮快遞網點的未來發展也大有裨益。
近年來,農村電子商務出現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省份發展的趨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襄陽鄉鎮的電子商務產業幾乎沒有啟動,只有少數幾家鄉鎮快遞網點同時經營服裝、小商品等淘寶網店。他們利用自家快遞將這些“寶貝”運至全國各地,月均收件量達數百件,遠遠高于該區域其他快遞網點。具體建議如下:一是加強農村電商宣傳推廣工作,逐步培養農村電商消費、快遞服務意識,也讓廣大農民享受到便利服務;二是把快遞服務納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鼓勵快遞企業與現有農村服務中心、農資店、供銷社、客(貨)運站、村郵站等各類社會資源加強合作,設立服務站點,開展寄遞和“網訂店取”服務,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帶動農村消費,主動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三是加快農村信息基礎建設和快遞普及,通過光纜入村、光纖入戶工程的實施,推進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四是加大對農村居民的思想引導,幫助和鼓勵他們學習電商模式,與快遞企業深度合作,把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推銷出去,發展便民利商新業態,要積極建設涉農電子商務平臺,構建農產品快遞網絡,服務產地直銷、訂單生產等農業生產新模式。如可以借鑒湖北藕王與快遞共同致富的經驗,襄陽的保康縣、南漳縣等地地處山區,黑木耳、蠶繭、香菇、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這些鄉鎮的快遞網點可借助當地優勢產業,并結合自身快遞網絡和專業知識,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利用快遞資源,增加網點收入;又能把鄉鎮優質特色產品送出去,拉動鄉鎮經濟;還能把外界優質資源引進來,方便群眾生活,可謂“一石三鳥”。
著力培養踏實肯干,精通專業,有一定創新意識、懂農村實情的農村快遞管理人才隊伍。定期或不定期對鄉鎮農村快遞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和素質培訓,開展警示教育,獎勵優秀人員,引導樹立誠信自律意識,切實提高鄉鎮農村快遞服務質量。提高基層網點快遞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從業人員的歸屬感和工作積極性。
[1]賴邦元,熊益康,溫玲.快遞末梢的“結”與“解”[N].贛南日報,2014-05-29.
[2]鄭重,李偉.全面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解讀《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J].中國郵政,2017,(2):38-41.
[3]陶旺波.快遞罷工潮?再不改變加盟模式,網點癱瘓的只會更多[EB/OL].http://www.vccoo.com/v/v6cm56,2017-02-16.
Some Thoughts on“Rural Expansion of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Yan Huaqiang
(Xiangyang Transportation&Logistics Administration,Xiangyang 441099,China)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express delivery enterprises at present,we discussed the three main modes adopted in the rural expansion of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namely,the agent mode,franchise mode,and self-operating mode,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ward the major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rural expansion of the industry at the moment.
rural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rural expansion of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express delivery mode;development suggestion
F252.24
A
1005-152X(2017)09-0059-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9.013
2017-07-15
嚴華強(1966-),男,襄陽市交通物流發展局干部,研究方向:物流規劃、物流信息化、物流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