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尉
荷蘭:給房子也貼上環保標
蔣 尉
現在人們在買車時都會很在意車輛的排放標準,人們已經習慣于車子要貼上環保標才能上路,但是未來很有可能房子也要貼上環保標才能出售。這在荷蘭已經成為現實。其實從人類活動的角度來說,房子比車子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要大得多,因此建筑物的節能減排是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問題。歐盟規定,所有住房都必須有能效證書,像環保標一樣標識住房的能效水平,而這一體系在荷蘭收獲了市場層面的成功。這種以能效標識鏈接政策目標和市場機制的政策手段,值得我國借鑒。
在歐盟,來源于建筑物的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約占總量的40%和30%。為了提高能效和減少碳排放,歐盟于2005年發布了能效指令,強制性規定所有住房(包括新建的、舊有的以及改造的)都必須有能效證書(能效標識),以標示每個住房的能效程度。到2009年底,歐盟成員國也都已不同程度地執行了該項指令。
荷蘭的住房能效標識體系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由最初的繁雜模糊和低效高費演變為透明、廉價、易操作。在獲得相同程度居住舒適度的條件下,能效級別越高,住房單位面積的電費付出、燃氣消耗越少,碳排放也越少,因此,具有較高級別能效標識,如A++、A+或A能效級別的房屋,在市場上就能夠獲得更高的租金或售價,并且也更受買主和租戶的青睞,待售和待租的周期更短。
荷蘭從2015年開始,根據住房能源標識制度,所有的房產都必須要有能效標識,只要房主欲出售公寓,就必須先完成能效標識認證。假如房主要出售或者出租一個沒有明確能效標識的房子,那么將被處以最高450歐元的罰款,并且會有機構來現場檢測(這還需要額外付費)。住房能效標識的申請很簡單,業主可以以自己的電子識別號登錄荷蘭政府官網的家庭能效標識界面在線申請能效標識。目前,荷蘭又規定能源指數要求達到0.4,2021年,要實現住房能源指數為零,即所有住房必須能源自給。住房能效標識的實施給個人住房節能改造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動力:
從個人住房市場上看,擁有高級別能效標識(A++、A+、A)的房屋,在市場上備受青睞,房主因而能夠獲得更高的出售價格和租賃價格。一套能效標識為A級的公寓,相較于E、F級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它在市場上的售價能夠高出2.4%以上;同時高級別能效的房子在市場上出售得更快,相對于低級別的公寓,平均要快100天左右!因此,投資住房節能改造,提高能效標識可以幫助業主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此外,高級別的住房能效標識還是居民社會聲望的一個象征。
住房協會在公租房的節能改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住房協會從政府和銀行部門獲得貸款用于補貼公租房的節能改造,其中一項很重要貸款計劃就是“階梯補貼項目”,該項目有4億歐元用于公租房的能效升級補貼。
2011年荷蘭又推出房產評估機制,即對房屋各項物理特征進行打分,做出綜合評價結果。政府根據評分結果來調整公租房的最高附加租金,即高級別的能效標識可以使業主獲得高的附加租金。這項措施將房屋評估體系中的能源得分和能效標識升級直接掛鉤。如一套公寓能源得分為40,則對應的住房能效標識是A++級別,對應的最高附加租金就是180歐元;而如果能源得分為5的話,對應的就是F級,最高附加租金僅5歐元。這種房租附加費的顯著差異,極大地刺激了業主進行節能改造的積極性,推動了住房能效標識與在公租房領域的實施,實現了節能改造與經濟利益的連接。
通過住房能效標識體系的有效鏈接,政府政策與市場機制便共同推動了建筑能效提升。強制性能效標識產生了顯著的市場效應,并形成了房屋能效升級的良性循環。又由于人們競相改進設施爭取高能效,因此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高能效的住房供給,從而有效地減少建筑排放,成為城市霧霾治理的一個可持續的有效手段。
到目前為止,荷蘭50%以上的住房都擁有各自的能效標識,荷蘭仍然在探索如何更好地通過能效標識體系激勵住房的節能改造。而我國也面臨和已經進行住房的節能改造,從荷蘭相關政策的發展、修改和完善的過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首先,住房的節能改造必須和市場機制結合才是可持續的,而標識體系便是連接兩者之間的橋梁。荷蘭節能改造的經歷表明,沒有市場動力,僅依靠業主自身的環保意識是無法有效推動節能改造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如何將政府的政策目標轉化為市場導向,必須有行業標識作為樞紐。就建筑節能來說,將宏觀的政策目標進行量化,具體到能效指標,建立一套可行的能效標識體系,輔以相應的懲罰機制,同時明確不同績效水平的預期收益,以刺激節能改造的積極性,引導各利益主體的市場活動。
其次,標識級別的界定既要盡可能全面地反映住房節能狀況,又要簡明扼要。如荷蘭能效標識體系中,由于各項指標清晰透明,如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狀況,玻璃、墻體和屋頂的隔熱措施等不同選項,使得房產的市場價值非常明晰。加上與之配套的房產評估和附加租金制度的推波助瀾,無論是租房還是出售,節能措施都直接影響著價格和市場效率。此外,申請程序簡單易行和費用低廉,是提高大眾接受度的重要條件。最初荷蘭由于復雜而較高的費用,使得各利益主體望而卻步;一經簡化和費用的大幅削減,接受度迅速提高。
再次,數據庫建設是完善能效標識體系的重要條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國范圍住房能效的數據庫,運用網絡平臺,能使申請程序更加透明順暢,管理便捷高效。在荷蘭能效標識體系中,業主隨時可以登錄自己的賬戶,查看自己房產的各項指標。能效標識系統是公開透明的,系統網站可以查詢每個住房的能效標識等級,使得鄰居間進行比較。當然,出于保護隱私考慮,每個住房能效的具體技術細節,只有業主本身能進入查看。網絡的使用可以極大地提高便利性,推動能效標識的推廣。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
——姜子牙
最后,政府對住房改造的資金支持必須是針對結果的,而非針對項目或者改造過程本身,必須由改造的效果來決定獲得的資助幅度,才能保證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率。荷蘭對節能改造的補貼制度是緊密結合住房的能效標識運行的,它將節能改造的效果通過能效標識的不同級別進行界定和分檔,每一檔分別賦值,根據能效提高的具體數值確定最終的補貼額度。這就避免了僅針對改造過程或針對項目的補貼所帶來的低效率。
(摘自2017年10月11日《光明日報》,原題為《給房子也貼上環保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