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猛 (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10093)
新中式軟裝飾風格中的文化傳統探析
杜 猛 (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10093)
新中式風格是軟裝飾設計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其質樸、簡約的風格形式更為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作為傳統中式風格在當代設計的重新演繹,新中式風格的軟裝飾設計精髓仍然包含著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傳統。本文就新中式軟裝飾風格中的文化傳統進行探析,試圖說明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間的關系。
新中式;軟裝飾;傳統文化;設計元素
軟裝飾設計中,我們常常將以明、清建筑及室內陳設為基礎的軟裝飾風格稱為中式風格,端莊厚重的古典家具陳設、濃重飽滿的色彩搭配、寓意豐富的裝飾紋樣與材美工巧的細節意匠體現了古典東方美學精神。而新中式風格,則是中式風格在當代設計的重新演繹,摒棄了古典中式的繁瑣密飾以及元素陳設布局的思維定式,新中式風格更多地傾向內斂與簡約生活方式的表達。
新中式風格軟裝飾設計中的色彩搭配,與古典中式風格不同,設計師并不局限于朱砂、金色、靛藍色等高飽和度的純色運用,中間色與灰度色彩的加入使整體空間層次更加豐富、氣氛素雅,并提升了空間格調。
由于不同空間的功能定位以及空間使用者的個性因素差別,新中式風格軟裝飾元素選擇也各不相同。家具的造型在傳統家具樣式的基礎上顯得更為靈動、輕便,富有現代感與時尚感。燈具陳設方面,陶瓷底座的臺燈、宮燈形式的吊燈與現代筒燈、射燈、落地燈結合使用,營造用途多樣的明亮空間。織物軟裝飾則體現出兩種設計手法,一種以觀感、質感都樸實親和的棉麻布藝搭配營造寧靜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這種材質下,無論是色彩簡一還是民俗風情濃郁的純色系組合都能準確表達空間使用者的喜好與性格特征;另一種則是使用真絲類面料制作而成的各類織物用品,色彩絢麗,給人華麗、富貴的感受。花藝綠植的選擇,首先是通透的玻璃器皿與造型簡潔的陶瓷瓶罐豐富了裝載花藝與綠化時陶土材質盆飾的種類;其次,室內空間中花藝、綠化的形式也更為豐富,常常是體量大小各異的搭配組合,在某些新中式商業空間中,垂直豎向的綠化陳設使空間欣賞角度更為多樣。設計師在選擇裝飾與裝置時,傳統裝飾的工藝品、藝術品可以利用現代手段表達,如傳統平面裝飾繪畫采用新材料制作,轉變為具有觀賞、觸摸多種屬性的裝飾陳設;或是局部擺件采用異域元素的點綴,營造整體統一風格下的多元細節。
文化的概念,辭書中的定義種類繁多,各有差異。從已知的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的“文”字字樣中,可以看出都與人有關,人具有主動創造性,“以‘文’‘化’人,而且被時間和事實證明已經‘化’成了的東西,就形成了‘文化’”1。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陶瓷、漆器、玉器、青銅、染織,古代造物藝術精彩紛呈。文化傳統并非傳統文化的全部,其中延續不斷的抽象內核才是它的本身。新中式風格的軟裝飾,從時間概念上看,是中式風格的延續,無法孤立看待;從內容與表現手法上看,中式風格的文化傳統蘊含其中。可以概括為:
1.重視禮制思想
重“禮”的思想是儒家觀念的核心,講究倫理道德滲透至中國傳統建筑及室內陳設的方方面面。“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大戴禮記·勸學》)表明了禮與飾之間的關系。新中式風格的軟裝飾設計同樣重視禮制思想,空間布局陳設時會考慮軸線對稱因素,并通過軟裝飾陳設體現空間使用者的尊卑、長序、主次。無論是居住空間還是商業公共空間,新中式風格軟裝飾設計中,都包含著禮制思想的因素。
2.崇尚自然的審美觀
先秦諸子中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提倡“師法自然”,崇尚順物自然、自然之美。反映在新中式風格表達中,尤為關注人與空間的自然和諧關系,一方面延續了傳統建筑及室內陳設手法,借景入室,通過窗戶、屏風、玄關隔斷等半遮半透,將室外自然景色引入室內;另一方面,利用室內花藝、綠植陳設,將自然生態美景縮小,方便空間內的觀者欣賞;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科技手段發達,VR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逐漸成熟,打破傳統表達自然山水的平面繪畫藝術形式,多樣化的呈現自然風貌。
3.注重空間意境及情感表達
新中式風格軟裝飾設計中,對空間意境及使用者情感表達,更多表現在軟裝飾元素選擇與搭配上。空間的意境與情感是空間所屬者與使用者的個性流露,無論是整體空間的場景布置,還是局部小景的設計擺設,都力求表達抒發。如客廳品茶休閑區域,獨特的茶具、茶寵、茶配表達著主人愛茶之心;書房桌案、書櫥、展示柜暗藏著主人文人之志。
軟裝飾設計在每個時代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在空間內寄托著人們的情感與精神追求。新中式設計風格的含蓄、內斂與簡約是中式風格在當代設計的延續與更新,文化傳統的精髓蘊含其中。設計師在完成方案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之間的關聯,更好地提升軟裝設計水平。
注釋:
1.王琥著.設計史鑒:中國傳統設計文化研究.文化篇.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9,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