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萍 (長江職業學院 430000)
視覺藝術作為大學生心理治療手法的重要性
吳 萍 (長江職業學院 430000)
研究表明: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但目前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本文以視覺藝術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為切入點,多角度多途徑對藝術如何通過審美來影響審美者的情緒情感,對視覺藝術如何促進審美者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證實藝術對心理健康的獨特作用,為視覺藝術在我國大學生心理治療上的應用提供依據。
視覺藝術;大學生;心理治療;心理健康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作為文化層次較高的年輕群體,他們富于敏感、激情而又心理比較脆弱,面對挫折缺乏承受力。我國當代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問題。面對人際關系的變化和競爭壓力的增大,很容易造成大學生的心理沖突。而此時大學生的心理發育不成熟,如果不及時疏導,這些沖突和矛盾就很容易在大學生心中形成心理障礙,導致離校出走、傷人甚至自殺等不正常現象。如何預防和治療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而視覺藝術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獨特的治療作用,能使人們通過視覺藝術來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通過音樂、影視劇、書法等各種藝術手段來陶冶情操、舒緩情緒。而其中視覺藝術對于心理健康的有益作用是最顯著的。視覺藝術的心理治療,是視覺藝術和心理療法的相遇,是心理學的藝術性實施與表現。
視覺藝術的心理治療的概念,在美國藝術治療協會是這樣界定的,藝術治療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英國藝術治療師協會認為:在藝術治療師的協助下,把存在于內心并未表達出來的思想與情感以繪畫、雕塑為媒介來向外呈現出來。
廣義的視覺藝術治療是指將視覺藝術作為人們精神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工具,受眾以各種視覺藝術表現形式來獲得情感體驗和精神解脫。狹義的視覺藝術治療是視覺藝術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產物,是指人們借助視覺藝術,通過審美體驗來探索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干預當事人的疾病、創傷和情緒障礙,改善當事人的情緒、達到當事人的心理康復和人格完善的目的。
視覺藝術治療指通過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促進個體內在沖突的解決和內心情感的升華。藝術表達的創造性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內心沖突,減少壓力,促進自我意識、管理行為,并達到治療心理問題的目的。
視覺藝術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式的時間非常短,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原始人借助原始壁畫來表達心中的想法和對生活的期待。早期陶器上的繪畫很多是為了表達獨特的精神世界和撫慰心靈。
19世紀初,繪畫被醫生作為人格、心理病理學診斷的依據。塔迪厄的《精神病人的法醫學研究》一書中說:“讓病人繪畫,是診斷精神疾病的一種方法”,隆布羅索(Lombroso,1895)也提出:“可以通過精神病人的素描和油畫作品,觀察到他們的心理狀態”。梵高在圣堡羅精神病院住院期間,畫了大量的風景作品以及向日葵作品,那些流旋的筆觸,悸動的色彩,無不反映了當時梵高的已經兵臨崩潰的精神狀態,他在生病期間留下的巨作,給精神病專家研究精神和心理療法以深刻的啟示。
20世紀中期,人們逐漸認識到了藝術治療的可能性,到20世紀40年代,科學的視覺藝術療法得以確立,美國精神病醫生南伯格是藝術治療之母,他在藝術治療實踐中確立了具體的治療模式,讓患者先自由作畫,然后讓患者對作品進行自由聯想分析。到20世紀末,視覺藝術治療逐漸趨向成熟并在歐美逐漸興盛起來,中外著名的心理學家將繪畫藝術廣泛應用在心理治療中,視覺藝術治療成為了一種新興的藝術治療方式。
很多大學生在發生心理問題的時候,意識不到,或者不愿意接受事實,更不愿意對他人傾訴,這時候,視覺藝術的介入可以使大學生降低心理壓力,當事人通過藝術創作或者藝術欣賞,展現出平時難以言表的內心世界,讓治療師了解和發現問題所在,從心理動力學理論角度出發,藝術治療師以繪畫、拼貼、雕刻或其他形式作品為媒介,實現來訪者潛意識內容的表達,使藝術創作將內在心理沖突表現出來,進而呈現出過去的心理創傷。藝術治療師也通過審美體驗來進入受訪者的內心世界,使受訪者在內心產生共鳴,使情緒得到凈化并獲得對生命和自我心理的洞察力,進而尋找解決方法,最后達到治療效果。
我嘗試用視覺藝術療法去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少孩子對這些深有感觸,如有的學生說:“最近我一直很不開心,可是卻說不清楚是怎樣得感受,幾根無意義的線條,卻勾勒出了我的情緒”。繪畫藝術治療能給來訪者創設一個安全、舒服的空間,有利于直達內在的靈魂,能使來訪者的不良情緒得以釋放出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于大學生的心理調節和治療,視覺藝術療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對大學生的心理治療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因為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成為各高校共同關注的問題。而視覺藝術活動可以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最能接受的、趣味性強、簡單易行的心理保健活動。
常規的心理治療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愿意接受,有的大學生不愿意輕易對人敞開心扉,而視覺藝術療法讓大學生感受到一個安全的空間,不知不覺地把內心深處的情緒、動機、沖突、價值觀和愿望投射到繪畫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表達了自我的思想情緒,展現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很多羞于啟齒的問題,也會通過繪畫間接映射出來。視覺藝術治療法對大學生的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對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活動、良好人格品質的養成、樂觀向上精神的樹立是很有必要的,反之,如果放任自留,或者采取了不恰當的治療手法,結果會適得其反。
視覺藝術治療作為一種可行的心理治療方式,它有很多優勢,能減輕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樹立大學生的審美理念,這是其他治療技術望塵莫及的。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過程中,大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的再體驗來表達自身情感的流露和情緒的宣泄,對人類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意義,對高校的藝術教育的開展也有很多的啟示,我們必須加以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