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潔 莫金芬 朱 涵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210038)
高校聾人大學生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構建
鄭 潔 莫金芬 朱 涵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210038)
校企合作教育是當今聾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客觀要求。為了建立適合聾人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和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要,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聾人高等應用型人才,本文從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加強校企合作聯系;校內外實習訓體系的建立;保障措施等方面歸納了聾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實踐上的應用。
校企合作;實踐實訓
聾人大學生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高等院校以培養適合企事業需要的聾人應用型高級人才為主要目的,與企事業單位依照各自的優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合作辦學的模式。根據《關于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教育的若干意見》以及高等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企事業單位需求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適合聾人高校特點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和模式;落實校企合作的各項工作;推進教學改革與合作互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培養符合社會需要,具有良好職業素質,較強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聾人高等應用型人才;真正做到以就業為導向,實現開門辦學;實現高校直接服務于社會,直接服務于企業。
開展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的學習,使聾人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深入人心,變成自覺的行動,為改革和發展高職教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提高廣大師生對聾人高等教育走校企合作辦學道路的認識,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校企合作、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聾人高等院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社會培養大批適銷對路的職業專門人才;贏得地方、行業、企業的重視和支持,提高社會信譽度;實現辦學事業的良性循環和持續、快速發展;以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為動力,積極吸納企事業單位的教育資源;把校企結合提高到一個新的認識層次,堅持實踐教學走校企合作教育之路,積極探索聾人高等教育的新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水平。
根據市場、公司、企業等用人單位對聾人的人才要求,結合聾人高等學院校企一體化的實際情況,貫徹聾人高等院校的校企結合思想。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應體現出聾人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能力的培養,提出聾人高校校企項目實施范圍。教師按照聾人才培養方案的計劃來實施教學工作,開展教研、科研活動。教學活動安排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求的校企項目撰寫計劃并有效的組織實施,并結合本專業特點及聾人特點確保實踐環節的有效開展。
聾人高等院校應吸取多方面的意見,促進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開展。定期召開和用人單位的校企研討會,邀請行業或企業有關專家共同研究專業設置;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教學過程的改革進行指導;與有關的行業或企業在人才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過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協作;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制定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保持和鞏固各專業實踐教學中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建立實踐實習實訓合作關系;校企雙方互聘教師,著重注意聘請企業專家承擔院校的實踐教學課程。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在培養和形成學生專業能力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
聾人高等教育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這要求聾生要掌握必須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繼續發展的知識結構。消減課堂講授課時數,增加實訓課時數,在實驗室、商場、實訓基地等進行開門教學,符合聾人的生理特點,有力地促進了校企合作教育持續快速發展。在校企相結合的教育實踐過程中,聾生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掌握了各種實踐操作的基本技能。聾人的校內實訓課程的安排是整個實習實訓體系的基礎,聾生只有在進行嚴格的校內實訓并考核合格的基礎上才具備校外實習的能力,因此建立良好的校內實訓制度、培養聾生規范的、專業的操作,以及校內實踐訓的各項軟硬件指標顯得尤為重要。
校外實習是聾生畢業前最后階段的頂崗實訓。聾生只有通過生產第一線的專業實習訓練,親歷企事業運作的全過程,才能對相關企業、行業的工作流程以及各具體工作崗位有較深入的了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走上社會參與人才市場競爭奠定基礎。同時根據校內實訓的不足,在校外實習進行補充訓練,達到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完整的校外實習體系,應包含規范聾生校外實習的合同制度及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聾生校外實習的總結評價質量監控等工作。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的運行機制。
為保障聾人高等學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正常進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組。組織領導機構由院領導牽頭,教研室主任、企業領導作為校內實訓的負責人,各專任教師為校內實訓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者。院領導為校企合作教育的核心責任人,組織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研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一系列問題;組織學術交流活動,確定科研學術優勢方向;指導、督促教研室和教師落實校企工作。
在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教研室草擬切實可行的校企合作教育實施計劃與教育改革項目,匯總各專業校內外實習訓基地運行情況,總結成績與問題。有實習任務的教研室,在制定實習訓計劃時考慮組派教師到合作基地、單位考察,聘請該企事業單位的技術人員和教研室教師共同指導完成實習訓任務。各專任教師均應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較強的職業技術能力,能夠勝任實踐實訓方面的專業指導工作,并能夠通過貫穿項目的訓練體系提高聾生的專業實際操作能力。
[1]朱涵.高校聾人學生頂崗實習中校企合作教育探究[J]. 現代特殊教育,2017(3).
[2]張亞軍,徐亞娜,楚金華.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評[J].職教論壇,2008(24).
[3]童欣,邵辰,張詩晨.團體輔導在聾人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探索,2014(2).
[4]張德軍,任媛媛,王樂華.聾人高職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綏化學院學報,2016(6).
本文系為2017年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聾人大學生頂崗實習中校企合作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鄭潔,莫金芬,江蘇南京,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朱涵,藝術碩士,江蘇南京,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