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彥予



摘 要:隨著民用航空運輸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航空公司需要找準市場定位,合理規劃寬體客機的客艙布局以有效提高航空公司的收益。該文分析了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規模及發展趨勢,以A330-200和B777-300ER單班航線收入為例研究相同機型不同客艙布局的航班收益,為分析和評估航空公司寬體客機客艙布局選型提供一種可量化的方法,提出客艙布局的優化策略,幫助飛機制造商設計出更適合航空公司運營的客艙布局,進一步為飛機設計和銷售工作服務。
關鍵詞:寬體客機 客艙布局 單班航線收入 布局優化
中圖分類號:V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c)-0001-07
Analytical Method of Product Customization for Airline Wide-body Aircraft Cabin Layout
Fan yanyu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1210, China)
Abstract:With competition of the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rket becomes more intense, airline need to identify the market position and rationally plan the cabin layout of wide-body aircraft to improve the airline's benefi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omestic airlines wide-body fleet size and trends. Single flight revenue of A330-200 and B777-300ER is took as an example to research different cabin layout of the same aircraft type. This is the quantifiable approach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wide-body aircraft cabin layout and support aircraft manufacture designing suitable cabin layout for airline operating though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abin layout.
Key Words:Wide-body aircraft; Cabin layout; Single flight revenue; Layout optimize
寬體客機又稱為寬機身客機,主要是指機身剖面較大、機身長度較長、載客超過200人以上的雙通道商用飛機。
歷史上全球主要的民用寬體飛機制造商有空中客車、波音、洛克希德和聯合航空制造4家公司。但自1969年全球首架寬體飛機B747-100交付以來,波音民機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一直占據著民用寬體客機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
目前,按照座級分類,全球的寬體客機飛機型號如表1所示。
典型的寬體客機三艙客艙布局包含頭等艙、公務艙和經濟艙。用于遠程國際航線的遠程寬體客機其頭等艙座椅間距一般均在70 in以上,可以實現180°平躺,擁有相對私密的個人空間,并且享受獨立、高品質的機載娛樂設備和通信系統以及極高品質的個人服務。公務艙座椅間距一般在60 in左右,可以斜躺。
近年來,許多國際上大型網絡航空公司均大幅提升了公務艙座位的配置標準,部分公務艙座椅甚至可以平躺,同時也配備相對獨立、高品質的機載娛樂系統以及較好品質的個人服務,從而縮小了公務艙與頭等艙在座位品質上的差異。而寬體客機的經濟艙座椅間距一般設為32~34 in,在一些長航程的國際航線上,航空公司可能將經濟艙的座椅間距調整為36 in,以便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地提高旅客座椅的舒適度,但在一些短航程或者低成本運營的航線上,航空公司為提高收益會將經濟艙座椅間距壓縮到28 in。
隨著時代變遷,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和發展,未來寬體客機的客艙布局向著為旅客提供更加舒適、寬敞和先進的乘機環境方向發展。例如,超級經濟艙正是順應市場需求變化的產物,其越來越受到航空公司的關注。相對于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艙座椅,超級經濟艙座椅增加了座椅間距、座椅傾角和座椅寬度,座椅間距一般設定在37~38 in,同時超級經濟艙提升了機載娛樂系統和個人服務的品質。
從上述現狀可以看出,寬體客機客艙布局是飛機制造商在產品設計方面的核心,更是決定航空公司收益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同的客艙布局對于航空公司在直接運營成本和航線收益以及產品服務的品質上有著重要影響。如何在寬體客機市場需求量和旅客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的運營環境下盡可能地提高收益成為了航空公司的第一要義。因此,客艙布局的選擇成為了航空公司關鍵的決策之一[1]。
1 客艙布局選擇的影響因素
航空公司通過細分航空旅客市場來選擇提供服務的航空產品,但是受到直接運營成本和間接運營成本的限制,航空公司所提供的產品不可能滿足各種市場需求。為盡可能滿足細分市場的要求,航空公司需要從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各機型的客艙布局選擇,但從總體來看主要有3個因素:旅客市場需求量、航線距離、目標旅客市場定位[2]。
1.1 旅客市場需求量
旅客市場需求量是航空公司開辟航線的基礎,其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定義:一是消費者是否有航空運輸產品和服務的需要,例如工作需要、休閑旅游。二是消費者是否有支付能力,即消費者在確保自身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是否還有能力支付額外消費。不同市場的消費者需求不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航空運輸的市場需求較低,旅客市場需求主要來源于商務出行;而在經濟發達地區,同時存在商務出行和旅游出行兩大類旅客市場需求,這兩類消費者對于座椅間距、機上娛樂設備、通信需求和個人服務的要求也不同,商務旅客有能力也希望可以通過支付額外的費用得到優質的服務,而一般休閑旅客對于個人高品質的機上服務并沒有興趣[3]。
1.2 航線距離
航線距離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旅客對于座椅間距、機上娛樂設備等客艙環境舒適度的要求。
一般情況下,航空公司為了保障寬體客機的客座率及收益,只會在北上廣深這些旅客數量特別龐大的航線上使用寬體客機執飛。航線數據表明,這些大旅客量的航線距離都在2 000 km以內,航班的平均飛行時間都在2 h以內,公務艙座椅水平基本可以滿足旅客對于舒適性的要求,頭等艙因此就失去了競爭優勢。因此,在短航程、大旅客量的航線上,航空公司可以考慮減少頭等艙座位數的同時增設經濟艙的座位數,進一步提高該航線上航班的客座率以增加收益。
1.3 目標旅客市場定位
航空公司的目標旅客市場定位也是影響其在客艙布局選擇的重要因素。按照旅客特征分類可將乘客分為兩類。
(1)商務旅客:這類乘客主要指高端商務旅客及政府要員。
(2)休閑旅客:這類乘客主要指一般商務旅客及休閑旅游乘客。
航空公司依據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將目標旅客市場定位為3類:(1)以商務客戶為主要目標旅客市場;(2)兼顧商務客戶和休閑旅客市場;(3)以休閑旅客為主要目標旅客市場[4]。
2 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客艙布局分析
2.1 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現狀
目前,國內擁有寬體客機的航空公司共6家,分別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和上海航空(東航子公司)。2008—2013年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數據統計情況如表2、圖1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起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數量均在增加,其中南航和海航的寬體客機機隊規模擴大最為迅速。截止2013年底,南航寬體客機機隊數量較2009年增加了80%,海航寬體客機機隊數量較2009年增加了230%。而2008—2013年國內不同座級的寬體客機機隊變化情況如表3所示,過去6年里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一直以250~300座級為主且在數量上逐年上升,200座級的寬體客機在國內寬體客機市場中的份額有略微下降的趨勢,350及以上座級的寬體客機在市場的占有率漸漸提高,但增加的趨勢并不明顯。
從圖2中可以看出,國內大部分航空公司寬體客機機隊以A330系列飛機為主,其中四川航空從2010年開始引進寬體客機,并且機隊全部為空客A330系列飛機,進一步表明航空公司在寬體客機座級的選擇上傾向于250~300座級,而在機型的選擇上,A330系列飛機得到了國內航空公司的一致認可,主要源于A330系列飛機擁有較高的運營經濟性。航空公司的調研印證了這一結果,A330系列飛機的經濟性高于其他同座級飛機,對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航空公司而言,A330系列飛機在其經濟性上的優異表現使其在同座級寬體客機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優勢。
2.2 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客艙布局分析
國內航空公司由于市場需求和定位的不同在相同機型的客艙座位布局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利用Fleet數據統計國內運營寬體客機的航空公司單一機型單架機全年的總航班數和單一機型單架機各艙座位數計算得出其各機型單班總座位數和各艙的座位數,計算方法如下:
其他各艙座位數的計算過程以此類推,但由于統計數據有一定的偏差,根據各艙實際存在的排布方式,計算結果90%為準確的。表4中的數據具體說明了各家航空公司在客艙布局上的差異性。
從表4可以看出,國內航空公司在機隊數量較多的A330系列飛機中設置的客艙布局種類也較多,且每個航空公司均布置了全經濟艙的客艙布局。大部分的國內航空公司在寬體客機客艙布局上都兼顧高端市場和大眾市場,但國航和海航出于公司本身戰略發展的需要仍然保留了頭等艙的設置,而東航和川航在很多機型的客艙布局上選擇了取消頭等艙,主要原因除了頭等艙和商務艙之間差異逐漸縮小之外,航空公司在頭等艙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少,為了提高公司收益,航空公司選擇放棄頭等艙的設置,增加公務艙或是經濟艙的座位數。
2.3 寬體客機客艙布局優化策略
眾所周知,航空公司在滿足旅客市場的基礎上最先考慮的就是公司收益問題。因此,使用一種較為簡單的計算收入方法——單次航班收入來分析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不同客艙布局的收益問題,實現寬體客機客艙布局的優化[5]。
單次航班收入計算方式為:
單次航班的收入=頭等艙座位數×頭等艙平均客座率×頭等艙平均票價+公務艙艙座位數×公務艙平均客座率×公務艙平均票價+經濟艙座位數×經濟艙平均客座率×經濟艙平均票價
在此設定:
單次航班收入為變量M;頭等艙座位數為變量a;頭等艙平均客座率為變量x;頭等艙平均票價為F;公務艙座位數為變量b;公務艙平均客座率為變量y;公務艙平均票價為C;經濟艙座位數為變量c;經濟艙平均客座率為變量z;經濟艙平均票價為Y。
利用上述單次航班收入計算方式得知:
M=a×x×F+b×y×C+c×z×Y
在寬體客機典型的三艙布局中,頭等艙的座椅排布一般為1-2-1或2-2-2,公務艙的座椅排布一般為2-2-2,而機身寬度較寬的寬體客機的公務艙座椅布局為2-3-2,經濟艙的座椅排布為2-4-2或3-3-3,而機身寬度較寬的寬體客機的經濟艙部座椅布局可設置為2-5-2。由此可知,在寬體客機三艙布局中,頭等艙的座位數為4或6的整倍數;公務艙的座位數為6或7的整倍數;經濟艙的座位數為8或9的整倍數。而客艙總座位數受到了客艙長度的制約,表3中列舉了寬體客機典型客艙剖面總體特征數據,因此,單次航班最大收入值在滿足座椅排距總和不大于客艙總長度的約束條件下進行計算比較。
從表5的數據中選取兩組數據作為分析計算對象,一組數據對象為寬體客機機隊數量占比較大的A330-200,航線則選較為典型的國內航線PEK-PVG,另一組數據對象為遠程寬體客機的代表B777-300ER,航線選取的是遠程國際航線PEK-LAX。兩組數據中各艙的平均客座率以及平均票價來自于航空公司的歷史統計數據,詳見表6。
由此,可以得到表7的計算結果。
從圖3中可以得知,在A330-200只有公務艙和經濟艙兩艙布局的情況下,單次航班的收入會隨著公務艙排數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公務艙與經濟艙的排數不能完全成負相關,因此,A330-200不同客艙布局單次航班收入趨勢不是單一的線性增加。
由此,可以得到B777-300ER部分不同客艙布局單次航班的收入趨勢(見圖4、圖5)。
圖4和圖5從兩方面對收入趨勢結果進行了分析。一方面,當公務艙排數不變的情況下,單班航班的收入與頭等艙排數成負相關;另一方面,當頭等艙排數不變的情況下,單次航班的收入與公務艙排數成正相關。
從上述兩組數據,得到以下結論。
(1)一般情況下,兩艙布局的寬體客機單次航班的收入會隨著公務艙座位數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2)客艙的總座位數與航班收入并不成正相關。
(3)在中遠程航線中,三艙布局的寬體客機單次航班的收入隨著頭等艙座位數的增加而減少,但隨著公務艙座位數的增加而增加。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的分析結果只是利用某個特定的航空公司某個特定機型和航線的歷史數據計算所得,不同航空公司實際的客艙布局并不一致,因此上述計算結果并不能代表國內航空公司的整體情況。
將計算分析結果與國內航空公司寬體客機實際的客艙布局情況進行對比發現,大部分航空公司都將A330-200飛機設定為兩艙布局,并在可布座位的范圍內盡可能的多布了公務艙座椅,進一步證明了在兩艙布局的寬體客機優化結果的合理性。
從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結果得知,在短程航線上,寬體客機的收益低于窄體客機的收益,但在一些特定的航線,例如北上廣深航線上擁有充沛的旅客數量,綜合考慮客艙布局的影響因素,并在避免運力過剩和座位虛耗的情況下可以將寬體客機設定為兩艙布局,并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增加公務艙的座位數以提高寬體客機在短程航線上的收益和經濟性。而在國際遠程航線上,可以考慮通過減少頭等艙的座位數增加公務艙座位數的方式優化客艙布局,同時弱化頭等艙和公務艙在配置上的差異,吸引更多的旅客在乘坐國際遠程航班時選擇公務艙,實現增加航空公司收益的目的。
3 結語
隨著民用航空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航空公司需要非常準確地定位自己的目標市場,科學地設計寬體客機的客艙布局,最終實現航空公司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同時,在中國的航空運輸市場中,伴隨著境外商務和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航空公司對于寬體客機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為此,國內航空公司在客艙布局方面可以在保障小部分高端客戶個人機上服務品質的同時,發展大眾旅客的市場,完善寬體客機的客艙布局,以實現寬體客機的高效率運營為航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Leifsson L T.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low noise transport aircraft[D].Virginia:Department of Aerospace and Ocean Engineering,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2006.
[2] 柳智慧.民航飛機客艙設備選型的研究和思考[J].中國民用航空,2008(10):90-91.
[3] 保羅·克拉克.大飛機選購管理[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9.
[4] 馮力飛.民用飛機客戶化選型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
(24):226-228.
[5] 王春蘭.航空公司收益管理中旅客艙位選擇行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