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峰
近年來,學校開始“三聯二動一圖”課堂模式的研究,旨在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使課堂成為整體“聯動”的主陣地。“三聯二動一圖” 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感知器官“眼、耳、口、手、腦”的聯動,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堂上師生的聯動、生生的聯動、人與物的聯動,變注重教師的“教”為注重學生的“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逐漸形成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優化教學,利用思維導圖設計教案
運用傳統方式備課,一節課的詳案往往可以寫好幾頁紙,既費力又費時。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不僅比傳統的備課方式節省時間,而且思路更清晰,教師還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課堂內容,梳理重難點,進一步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集體備課時,教師通過導圖形式繪制出的教案可以將復雜內容簡單化、明了化,有利于成員間的交流。和傳統的教案相比,利用思維導圖設計的教案減少了文字的篇幅,更加簡潔,而且容易修改,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
應用結論:教師借助預設的思維導圖建立系統完整的授課框架體系,對所授內容進行形象的資源呈現,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更加系統、科學、有效。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過程和實際情況的需要作出具體的合理調整,將學生的精彩生成與預設相結合,形成以思維導圖為重要工具,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發展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力的新型課堂。
二、改革傳統,利用思維導圖記錄筆記
初中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記憶也更關注鮮明的表象。思維導圖形式的課堂筆記不僅突破了傳統線性筆記的限制,也突破了學生根據傳統筆記死板記憶的局限。思維導圖利用知識的焦點(中央圖文)和結構將知識點連接起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個性化發揮將課堂知識和師生思維結合起來,較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思想。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基于思維導圖形成的筆記自然地形成整體知識框架,且通過圖畫的形式提高自主記憶效果。思維導圖還充分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積極發揮學生學習中的情感作用,解放學生的雙手,開發其左右腦功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加工、應用體驗、交流評價、反思感悟,能夠極大地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力和記憶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應用結論:基于思維導圖的筆記是一種能讓學生準確掌握知識和提高理解能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工具,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策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高效率,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有效復習
教師普遍認為復習課“難上”,學生大多對此也感到“沒勁”。開展有效、有趣的復習課一直是思維導圖最重要的應用之一。
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復習課,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其在主動參與中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和發散性思維。基于思維導圖的復習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個性,將所學內容進行同化、重組、篩選,從中提取關鍵詞并且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使得重點知識得到有效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理清了思維的脈絡,掌握了知識的架構,提高了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中開展個體展示、小組互動等活動,讓學生在肯定、質疑中發散思考,在辨析、矯正中完善知識網絡,使三維目標和學習能力均得到培養和發展。
應用結論:利用思維導圖的復習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新型課堂秩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既復習了相關知識又培養了思維能力,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習效率。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使復習課具有了可操作性。
四、創新方法,利用思維導圖提高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在教育實踐中有助于學生進行可視化的思考,它通過關鍵詞、符號、顏色等視覺感官刺激來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利用思維導圖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依據圖式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形象思維訓練方法,構建形象思維訓練模型,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在學習過程中機械記憶的弊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在研究問題時擁有一個系統的、全局化的觀念,理清與核心主題有關聯的內容,并展示其層次關系,呈現思維過程,增強學習的邏輯性,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應用結論: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訓練方法和工具,基于思維導圖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思維品質和成績。
五、別具一格,利用思維導圖布置作業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進度給學生布置“思維導圖式”的作業,要求學生用個性化的圖形代替傳統的煩瑣的文字表達來整理和理解學習內容。這種作業形式能將無趣的作業變得有趣,使作業成為一件“有意義”的“作品”,明顯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效率。教師通過批改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導圖作業,能明確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存在的問題,既能從知識的角度進行補充與修正,還可以從思維能力的角度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真正將做作業變為促使知識內化的過程,成為培養歸納能力、總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過程。
實踐中教師以繪制思維導圖這個獨具創造性的作業代替部分傳統的周末作業和寒暑假作業,不僅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也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總結能力和思維能力,其效果獲得了一致好評。
應用結論:將思維導圖作為學生的個性化作業,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和變通性,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思維空間得到拓展。教師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
六、個性評價,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發展
學生個性化已經成為我們日常教學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思維導圖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揮,并鼓勵其形成個人風格。學生制作的具有個人風格的思維導圖將顏色、圖形、結構、關系與聯想等學習信息組合起來,最大程度地增加感受量,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并不斷增強個體的記憶力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和能力發展程度指導、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新課程理念強調“以人為本”,這就要求我們關注不同層次、不同能力、不同個性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
應用結論:思維導圖采用簡筆畫的方式表達知識內容,此傳統的文字說明更加有效。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教師對待學生制作的每一張思維導圖,都要采用賞識化的方法給予適當的評價與激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驅力,點燃其無限的創作靈感和思維火花。
在“三聯二動一圖”課堂模式的研究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能有效地優化學生的認知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思維導圖作為重要的抓手,讓教師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能力,改善了教學行為,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同時,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理清思路、整理知識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有效的作用。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工具,擁有巨大潛力,并有待于我們不斷地去挖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