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嵐
摘 要:方家山作為設備采購的小業主,面對必須履行的核安全責任,積極采取與工程公司對設備廠家的聯合質保監查、參與重要設備出廠驗收等方式深度參與到對設備廠家的管理之中,對重要設備的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控制。
關鍵詞:設備制造 監查監督 總承包模式 探索
中圖分類號:F4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163-02
1 業主參與設備制造監督的必要性
方家山核電工程1、2號機組共有300余家設備廠家,除模擬機、首爐燃料由業主自行采購外,其余均由工程公司負責采購。業主的設備采購管理職責在改革后通過補充委托協議的形式委托運行公司承擔,但根據《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HAF003)中“核電廠營運單位可以委托其他單位制定和實施大綱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但必須仍對總大綱的有效性負責,同時又不減輕承包者的義務或法律責任。”的規定,業主必須對設備制造過程進行必要的監督以履行自身所負有的法律責任。
2 對設備廠家的聯合質保監查監督
2.1 聯合質保監查監督的準備
參加聯合監查的質保人員根據監查計劃進行監查前的準備工作,如:了解制造廠的基本情況、合同要求、項目進展情況、制造廠的質量史、質量經驗反饋信息等具體情況如下。
(1)制造廠的基本情況:質量體系架構、公司組織結構、人員基本情況等。
(2)合同要求:設備技術要求、工期要求、提交文件的要求等。
(3)項目進展情況:技術準備情況、材料采購情況、生產準備情況、生產進展情況等。
(4)制造廠的質量史:前次監查情況、生產過程發生的質量問題(包括其他核電項目上發生的質量問題)等。
(5)經驗反饋信息:其他核電工程項目、制造廠發生的典型質量案例,對其他制造廠監查時發現的典型質量問題,核安全設備檢查中提出的問題等。
2.2 聯合質保監查監督的實施
因設備制造合同由工程公司與設備廠家直接簽訂,故聯合質保監查監督由工程公司為主進行實施,其負責前期的各項協調與準備工作,業主質保人員根據該工程項目情況準備后直接參加監查實施活動,監查的方法包括現場查看、查閱文件與記錄、會見有關人員并進行提問和討論等,其中現場查看是最主要、最關鍵的手段。參加監查監督活動的質保人員需重點關注該工程項目內合同設備相關的過程、要素,監查監督過程中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質保體系運轉情況。
主要監督是否根據質保大綱的要求及時組織監查、管理部門審查,是否對監查、管理部門審查、外審中發現的問題采取了有效的糾正措施,是否達到了持續改進的目標。質量理論界精辟地將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總結為人、機、料、法、環、測,因此,在進行監查時也主要從5個方面切入去驗證各個質量過程控制的有效性。
(2)項目管理及進度情況。
主要監督其項目管理人員是否真正起到有效協調內外部關系、控制項目進展的職能,項目進度是否滿足公司擴建工程的需要等。
(3)內部監查及管理部門審查情況。
①查看近幾年的內部監查記錄、管理部門記錄。
②監查人員是否經過相應培訓并進行了授權。
③監查范圍是否覆蓋了所有質量體系要素。
④對監查發現的問題是否采取了糾正行動并進行了驗證、關閉。
⑤最高管理者是否對質量體系的完整性、適用性、有效性進行了評估,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改進措施。
(4)人員培訓及資格管理情況。
①公司是否制訂了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并逐步落實。
②相關的人員否具備必要的資格證(焊工、熱處理工、電工、起重工、行車司機、無損檢驗人員、理化檢驗人員、計量人員等需取得上崗資格證并在有效期內)。
③其他的質量檢查人員如機械、焊接、尺寸等檢查人員是否進行了培訓并進行了授權。
④是否有針對性地組織了員工質量管理培訓。
⑤查看相關的培訓記錄。
(5)設備及工器具管理情況。
①是否建立了設備臺帳,是否明確了設備管理的職責。
②是否按程序規定開展了設備的保養、檢修工作,是否建立了設備檔案。
③對關鍵設備的操作人員、檢修人員是否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④對關鍵設備、工裝在使用前是否進行了性能驗證。
⑤是否建立了計量器具、檢測設備臺帳,是否按計劃進行了檢定。
(6)采購管理情況。
①是否對供方進行了評價并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冊。
②采購信息中是否包含了對供方質量體系、質量控制的要求。
③采購過程中是否按質量計劃對重要的控制點進行了見證。
④對重要的供方是否進行了監查。
⑤對采購產品的質量是否進行了驗證。
(7)制造過程控制情況。
①對特殊的工藝過程是否進行了工藝評定,對工作人員是否進行了專項培訓、考核。
②工作人員使用的工藝文件是否正確,工器具是否合格。
③制造過程中是否組織了工藝紀律檢查。
④質量人員是否按質量計劃及時進行質量控制點見證、放行。
⑤對制造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是否及時按程序規定、合同約定進行了處理。
⑥生產現場的清潔度、溫度、濕度等是否滿足要求。
⑦制造過程中的物項標識、場地標識、檢查或試驗狀態標識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監查期間,監查人員特別注重觀察現場工作人員的行為、現場的管理等,在不影響對方工作的前提下多與現場工作人員溝通、交流,以獲得評判制造廠質量體系運行狀況的客觀證據。監查人員應隨時記錄所發現的缺陷,并隨時與制造廠的代表對問題進行確認。
2.3 聯合質保監查監督的后續行動
對于業主質保人員參與的聯合質保監查監督活動,相關人員均對于所發現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向公司內部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上報、反饋,同時積極跟蹤責任單位對相關問題的整改情況,要求工程公司對業主所提出的相關問題,關閉前必須經過業主或相關人員的確認才可關閉。
3 參與設備出廠驗收
設備驗收工作由工程公司組織,業主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有選擇參與設備出廠驗收活動。方家山工程中除參與業主自行負責采購的首爐燃料、模擬機的出廠驗收,重點選取參加了對壓力容器、主泵、蒸發器、控制棒驅動機構、堆內測量系統、汽輪機等10余項設備的出廠驗收,另外針對現場安裝過程中發現重大質量問題的設備亦需參加其出廠驗收,如:穩壓器裙座的錨固螺栓等。
業主參與設備驗收人員的主要需要承擔如下一些職責:負責對所有發生的不符合項、質量計劃中所有的控制點、以往監查、監督所提出的CAR和OBN的關閉情況進行驗證;負責對合同中規定的文件和記錄的完整性、有效性進行驗證;負責對驗收過程進行監督。
3.1 參與設備出廠驗收的準備
參與驗收人員盡早與設備管理部門的項目負責人取得聯系,了解設備制造過程中的相關信息,盡量能夠提前得到并熟悉相關的設備采購技術規格書、設備制造質量計劃以及驗收大綱/細則,對驗收過程中需要進行的檢查和試驗以及其他驗收活動做到心中有數。
3.2 參與設備出廠驗收的實施
參與設備出廠驗收人員在設備驗收的過程中,按照業主所承擔的各項職責參與驗收活動。在驗收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做好記錄并及時向驗收小組領導匯報,督促制造廠按相關程序進行處理。驗收過程中主要需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驗收先決條件方面。
①出廠驗收大綱/細則:核實工程公司是否已編制正式的出廠驗收大綱或驗收細則。
②設備制造完成情況:該批次驗收的合同設備(含備品備件及附件)已全部加工制造完畢,制造廠已按規定進行了檢查、檢驗和試驗。
③交工文件整理情況:制造廠交工文件整理成卷,至少準備一套完整的交工文件供驗收組審查。
(2)質保文件審查方面。
①不符合項:審查不符合項清單及報告,所有的不符合項已按程序進行了處理關閉。
②質量計劃:提供竣工狀態的質量計劃(包括材料質量計劃、制造質量計劃),質量計劃中所有的控制點已簽字關閉。
③監查、監督整改情況:要求工程公司確認以往監查、監督所提出的CAR和OBN是否已經關閉。
(3)制造過程控制文件審查方面。
①原材料質量證明:抽查一些重要原材料的復驗是否合格,以及其所用的檢查過程是否符合要求,抽查重要外購件的產品合格證明文件。
②變更實施情況:抽查制造過程中所發生的變更,查看是否已按要求實施。
③工藝過程文件:抽查一些重要的加工工藝規程是否已獲批準并嚴格執行,且備有有關人員資格,工藝記錄和鑒定書等。
④檢查和試驗文件:抽查各部件和組件是否已按要求檢查、檢驗和試驗,且備有有關的檢查、試驗及鑒定記錄,檢查記錄的完整性、有效性。
(4)出廠文件審查方面。
①竣工圖:查看竣工圖是否已完成,相關變更是否完整的反映到竣工圖之中,是否經過審批。
②安裝調試文件:查看是否完成了安裝調試指導文件的編寫,相關文件是否完成了必要的審批手續。
③設備合格證:查看制造廠是否已簽署了設備產品合格證。
(5)對于工程公司組織的驗收過程監督方面。
①驗收細則執行:監督CNPE是否按驗收細則實施驗收活動,是否按要求仔細實地對設備相關參數、數量、尺寸等進行驗收確認,及時形成相關記錄。
②驗收會議紀要:監督驗收組是否將所有驗收意見納入出廠驗收會議紀要,對于驗收遺留項是否列入會議紀要并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
3.3 參與設備出廠驗收的后續行動
參與驗收人員在完成驗收后,及時向部門相關領導匯報參與驗收有關情況,并在3個工作日內將填寫完成的《安全質量處參與設備出廠驗收工作記錄表》提交審查后,作為非永久性記錄在處內存檔。
4 結語
綜上所述,業主公司通過與工程公司開展聯合監查監督對設備制造過程控制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參與出廠驗收活動對設備的最終質量進行監督,通過對重點設備的監查監督及出廠驗收的監督,業主公司克服了在總包模式下的管理局限性,從一定深度和廣度上展開了對設備制造廠的監督活動,對設備制造過程進行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較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慶華.工程總承包模式中業主方管理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