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
(山東省沂水縣圈里鎮獸醫站,山東 臨沂 276400)
鵝種蛋孵化效果的檢查
劉濱
(山東省沂水縣圈里鎮獸醫站,山東 臨沂 276400)
種蛋在孵化過程中,通過照蛋、稱蛋重、啄殼出雛時的一系列檢查以及死胚的剖解等可及時發現胚胎發育是否正常,了解胚胎死亡情況。一旦發現胚胎發育異常或死亡,就應認真地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孵化效果和經濟效益。
照蛋可以全面了解鵝蛋發育情況,了解所用的孵化條件是否合適。如孵化條件不合適即應隨時調整,讓胚胎發育正常,以提髙孵化效果。照蛋時要揀出無精蛋和死胚蛋。揀出的無精蛋可供作食用,仍有商品價值;剔除死胚蛋和破裂殼蛋,可防止因其變質腐敗而污染活胚蛋和孵化機,保持機內清潔衛生。
1.1 照蛋方法 照蛋是利用蛋殼的透光性,通過陽光、燈光透視所孵的種蛋以觀察其發育情況。目前,多采用手持照蛋器,也可自制簡便照蛋箱(圖1)。照蛋時將照蛋器透光孔按在蛋的大頭逐個點照,順次將蛋盤的種蛋照完為止。此外,還有裝上光管和反光鏡的照蛋框,將蛋盤置于其上,佩戴變色眼鏡,可一目了然地檢查出無精蛋和死胚蛋。
為了增加照蛋的清晰度,照蛋室需保持黑暗,最好在晚上進行。照蛋之前,如遇嚴寒應加熱,將室溫提高至28~30℃。照蛋時的操作力求敏捷準確,如操作過久會使蛋溫下降,影響胚胎發育而延遲出雛。

圖1 照蛋箱與照蛋器照蛋
1.2 照蛋次數與正常蛋與異常蛋的區分 種蛋在孵化期中,照蛋的次數視孵化場的規模、孵化機類型以及照蛋器的類型而定。通常使用平面孵化機容蛋較少,分頭照、二照和三照3次。立體式大型孵化機容蛋 1萬多個,頭照、三照 2次全照,二照時只抽樣檢查尿囊膜是否在蛋的小頭 “合攏”。至于巨型巷式孵化機,它的孵蛋數更多,孵化條件比較穩定,如種蛋新鮮、受精率較高時,只在胚蛋轉移到出雛機時進行1次照蛋。這種做法可減少工作量和破蛋率,但是不能及時剔除無精蛋和胚蛋,往往引起死胚蛋變質發臭,污染孵化機,所以,在生產上頭照還是十分必要的。
1.3 各次照蛋的胚胎發育的強弱情況 各次照蛋時胚胎發育的特征(通稱蛋相標準),頭照俗稱“起珠”,二照稱“合攏”,三照稱“閃毛”。 若 75%以上胚蛋符合標準要求,只有少數胚蛋稍快或稍慢,死胚蛋占受精蛋數總數的比率頭照為3%~5%、二照為2%~4%、三照為2%,就說明孵化條件掌握得當,胚胎發育正常。如果只有少數胚蛋符合要求,死胚蛋的比率低,這說明孵化溫度偏低。如果絕大多數胚胎發育超過標準要求,而死胚蛋在同一日齡顯著增多,這是短期超溫所致。相反,胚胎發育絕大多數未達標準要求,這說明孵化溫度偏低,造成胚胎發育緩慢。應立即采取措施降溫或升溫,排除溫差,同時注意相應地調節濕度和通氣。
種蛋在孵化過程中,蛋重會逐漸減輕,表現為前快、中慢、后快。可通過胚蛋失重大小來判斷孵化條件及胚胎發育是否正常。入孵之前,將蛋盤稱重,然后裝上種蛋后再次稱重。在總重中減除蛋盤的重量即入孵時的重量(計算平均蛋重)。入孵蛋多可按5%~10%比例進行抽測,以后定期稱重時應減去無精蛋和死胚蛋數,求得活胚蛋的總重計算平均蛋重。先算出本次稱重所減輕的百分率,然后根據鵝胚蛋在孵化期中的減重率進行核對,檢查是否相符。如不相符,應根據失重率相差的高低幅度來調整孵化設備的濕度。一般情況下,鵝孵化25d時,蛋重就會減輕到原來蛋重的11%~12.5%。有經驗的孵化師傅,只要檢査氣室大小就能判定孵化濕度及胚胎發育是否正常。
3.1 啄殼和出雛的觀察 胚蛋轉移出雛機后直至出雛時,要觀察胚胎啄殼和出雛的時間、啄殼狀態、大批出雛及最后出雛時間是否正常(見圖 2)。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圖2 雛鵝出殼
3.1.1 當殼被啄破,但幼雛無力將殼孔擴大,這是因為溫度太低、通風不良或缺乏B族維生素所致。
3.1.2 啄殼中途停止,部分幼雛死亡,部分存活。這可能是孵化過程中,種蛋大頭向下、轉蛋不當、濕度偏低、通風不良、短時間超溫、溫度太低這類原因造成的。
3.1.3 正常的出雛時間從開始出雛至全部出雛約持續35h,啄殼整齊,出殼雛鵝大小強弱比較一致,死胎蛋約占6%~10%,那么可說明種蛋的品質優良,孵化條件掌握正確。如果出雛時間提早,幼雛臍部帶血,弱雛中有明顯“膠毛”現象,死胎蛋超過10%,但二照時胚胎發育正常,則可能是二照之后溫度過高或濕度太低所致。相反,出雛時間推遲,體質差、腹大、臍環凸起的弱雛較多,死胎明顯增加,但二照時胚胎發育正常,這可能是二照之后溫度偏低、濕度偏高所致。出殼時間拖延很長,與種蛋貯存太久,貯存不當,大小蛋、新舊蛋混在一起入孵,孵化過程中溫度維持在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的時間過長,通風不良有一定關系。
3.2 對雛鵝的觀察 雛鵝出殼后,應注意觀察初生雛鵝的活力、結實程度、體重、蛋黃吸收情況,以及絨毛色澤、整潔和長短程度等。正常良好的雛鵝體格健壯,精神活潑,體重合適,絨毛整潔、色澤鮮艷、長短合適,臍環閉合平整,腹部收縮良好。此外,還要注意雛鵝有無瞎眼、彎喙、軀肢畸形、卷趾、骨骼異常彎曲,以及有無出現站立不穩等情況。幼雛殼膜粘連,是因為溫度高,種蛋水分蒸發過多,或濕度太低,翻蛋不正常所致,臍部收縮不良、充血,是由于溫度過高或溫度變化過劇、濕度太高、胚胎受感染所致。幼雛腹大而柔軟,臍部收縮不良,是因為溫度偏低、通風不良、濕度太髙所致。胎位不正,畸形雛多,原因是種蛋貯存過久或貯存條件不良、翻蛋不當、通風不良、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正常、種蛋大頭向下、用畸形蛋孵化、種蛋運輸受損等。
4.1 死胚的剖檢 剖檢死胚可以查明胚胎死亡的原因。種蛋品質不良和孵化條件不適當時,死胚往往出現許多病理變化,因此每次照蛋后,特別是最后一次照蛋和出雛結束時,如胚胎死亡數超出正常死亡數,應將死胚進行解剖。檢查死胚外部形態特征,判別死亡日齡,然后剖檢皮膚、肝、胃、心臟、腎、胸腔、腹腔以及氣管等組織器官,注意其病理變化,如貧血、充血、出血、水腫、肥大、萎縮、變性以及畸形等,從而分析其致死原因。
4.2 死胚蛋的剖檢 在孵化過程中,如沒有觀察胚胎發育情況,當出雛時發現孵化率下降,可通過死胚蛋的解剖進行診斷,查明原因。方法如下:隨意取50個死胚蛋煮熟后剝殼觀察,如部分蛋殼被蛋白粘住,說明胚胎發育不正常引起后期吸收不良。這是孵化前期即在孵化機里胚齡18d前出的問題;如果蛋殼整個都能剝落,表明尿囊合攏良好,是后期的問題;如果死胚渾身裹蛋白,是在18~22d時出的問題,因為25d左右的胚齡時,其蛋白應全部吞完;如死胚身上已無蛋白,那是25d到出殼期間溫度掌握不當,特別是偏高產生的問題;如出雛時溫度偏髙,常出現 “血嘌”(啄殼部位淤血,是由于鵝胚受熱而啄破尚未完全枯萎的尿囊血管出血所致)、“釘胳”(肚胳有黑血塊,因鵝胚受熱而提前出殼,尚未枯萎的尿囊血管的血淤在肚臍處)、“穿嘌”(掙扎呼吸,喙部突出)、”拖黃“(肚臍處拖有尚未完全進入腹中的卵黃)、“吐黃”(啄殼部位破裂的卵黃囊中的卵黃往外淌,雛鵝掙扎而弄破卵黃囊所致)。凡是蛋白吸收不良的死胚蛋,都有“裹白”、“吐清”(啄殼部位沒吸收完的蛋白往外淌)、“膠毛”(出殼雛鵝的絨毛被蛋白粘連)等現象。
4.3 出雛后蛋內殘留物檢查 檢查出雛后蛋內殘留的尿囊、胎糞和蛋殼內殼膜,如發現有紅色血樣物,則表明濕度不夠。適當地噴些水將有利于出殼,因為正常溫濕度條件下,出殼后蛋殼內壁是很干凈的。
S835.3+2
C
1673-1085(2017)02-0035-03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