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賈常艷/
節能減排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本刊記者 賈常艷/
“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這是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扎實有效去產能”的重要舉措。
去產能、促進清潔能源發展與能源裝備行業息息相關。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振巖表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依然是設備制造業面臨的的重要任務;“兩化”融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供給側改革、智能制造等依然是設備制造業的關鍵詞;而沿著國務院制定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方向前進則將是設備制造業的主旋律。
當前能源裝備逐漸朝著“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超凈排放”方向發展,產品則更加注重可靠性、節能環保。因此,綠色制造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好搭檔”。電器工業中高耗能的產業比重大,節能減排任務重。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當時世界最高參數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鍋爐于2014年12月在華能長興電廠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其主汽壓力29.3兆帕,蒸汽溫度為605/623攝氏度,成為國內首臺達到高效設計參數的超超臨界機組。該機組采用超低NOx排放設計,爐膛出口NOx排放值為133.3毫克/立方米,機組發電煤耗267.2克/千瓦時,比常規超超臨界機組效率提高2%,各項參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使得浙江華能長興在2016年獲得“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電站”稱號,華能長興電廠成為我國首座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火力發電廠。傳統行業在節能減排的任務中所做的貢獻尤其明顯。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而電器工業中傳統行業的改造提升也將加大力度。《“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強調把節能減排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對于電工裝備制造業而言,不僅要實現生產的綠色化,還要在整個供給側實現綠色供應。電器工業中的生產制造在各個環節及其上下游都要以綠色的方式為節能減排創造條件。
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廢物能源、地熱能、小型水電和海洋能源使2016年全球電力產能增加了138千兆瓦,比上一年增長了8%,增加的發電量相當于世界上現有16個最大發電設施的總和。據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增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欲培育清潔能源成能源增量主體。以建設綠色智慧新城為目標的雄安新區備受矚目,清潔能源的發展也將在萬眾矚目之下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清潔能源發展的大勢已經非常明朗,清潔能源的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