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產學研合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可以實現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的聚集和配置,促進技術創新。深化產學研合作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 深化產學研合作,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設備、人才、信息手段還比較落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骨干產品。通過產學研合作,將外部豐富的研究開發資源與企業內部的研發資源相結合,有效解決企業在技術創新階段力量薄弱的問題,提高企業競爭力。
2.深化產學研合作,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然選擇。高校、科研機構是技術的源頭,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方面具有優勢,但在資金投入、市場開拓等方面的不足使科技潛力難以完全發揮出來。通過產學研合作,實現科研與生產緊密銜接、研究方向與市場趨勢緊密銜接、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緊密銜接,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使科技資源充分轉化為發展優勢。
3.深化產學研合作,是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舉措。加快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迫切需要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突破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重大技術,從源頭上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加快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小企業產業升級。
二、中小企業產學研合作中的主要問題
1.合作實效不高。雖然許多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但仍以短期項目合作居多,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卻不多,難以達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權責明確、合作緊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由于企業和院校的角度和立場不同,有些產學研最終未能實現產業化或是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如某企業與北京一知名大學合作開發的納米新產品,雖然技術水平先進,但因研發和生產成本過高、市場需求不足,導致嚴重虧損。
2.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創新要素匱乏。創新能力較強的大企業本身就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創新要素方面具備優勢,無需政府推動也會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合作活動;而對一些創新要素匱乏的中小企業而言,往往為了規避風險、降低成本,只能對產學研合作創新望而卻步,即使企業有合作意愿,也鮮有機會與業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不利于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發展。
3.合作機制不健全。產學研合作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涉及領域廣、顯效期長、不確定因素多、企業自發性強,工作千頭萬緒、實際情況各有不同,統籌管理難度較大。比如,一個產學研項目從方案設計到產業化,往往需要幾年時間,來自市場、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潛在風險使得最終合作實效難以保障。雖然許多地方已初步建立了長期工作機制,但工作著力點依然不夠強,工作機制仍不健全。
三、深化產學研合作 “三化”策略
加快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需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實施產學研合作“三化”策略—“產學研活動精準化、產學研項目實質化、產學研機制長效化”,使產學研合作成為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優化發展的高效加速器。
1.產學研活動精準化。①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以行業協會牽頭,聯合骨干企業、重點院校和科研院所,精心策劃組織技術研討會、招商洽談會等各種形式的產學研活動,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專業性,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臺,使產學研活動發揮實效。②線上資源和線下活動結合。加強行業期刊和網站建設,及時發布行業新資訊,建立完善的重點行業專家庫,指導企業用好產學研網上合作對接平臺等信息資源,將線上資源和線下活動相結合,提高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實時交流互動,把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產學研工作做深、做實。③積極做好產學研調查研究。加強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聯系,積極開展相關調研、走訪,及時了解企業技術難題、合作需求和產學研工作情況,了解行業發展動向和院校最新科研成果,明確工作重點和落腳點,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探索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針對性。
2.產學研項目實質化。①跟蹤優秀產學研項目。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專家庫及行業協會的作用,依托重點骨干企業,圍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重大新產品開發,甄選一批技術領先、前景廣闊、帶動性強、合作緊密的優秀產學研項目予以跟蹤。②積極推動項目實施。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加強協調,分行業、有重點地推進產學研項目實施,積極幫助協調項目建設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確保重點產學研項目順利轉化、取得實效。③建立多元的資金投入機制。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研發中心、中試基地、公共服務平臺等產學研協同創新載體建設和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積極爭取科技成果轉化等重大專項,鼓勵企業引入民間資本,建立多元的資金投入機制。
3.產學研機制長效化。①打造產學研合作創新實體。鼓勵重點骨干企業依托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和資源優勢,打造產學研合作創新實體。同時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公共服務平臺,搭建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服務的創新平臺,發揮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在行業產學研合作方面的引領帶動作用。②推進產業戰略合作長效機制。推動建立產業聯盟、行業技術研究院等產學研合作模式,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快構建“共同投入、聯合開發、相互信任、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合作機制,從源頭上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③探索建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加強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院所、企業等相互聯系與配合,充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引導和支持行業建立有利于產學研合作的行業規章,探索建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
四、結語
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其實質是通過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來促進技術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使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銜接,實現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從而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增強中小企業自主開發和協同創新能力,帶動產業技術發展。當前加快推動中小企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實施“產學研活動精準化、產學研項目實質化、產學研機制長效化”,使產學研合作成為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優化發展的高效加速器。
(作者單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