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建
摘 要:配電自動化是提高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生產生活對電力需求量增大,對電力供應的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的情況下,實現配電系統的自動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配電自動化的實現能夠有效提高供電質量、提高供電效率、保證供電可靠性,同時,也是供電企業管理工作的關鍵。配電自動化水平能夠反應供電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供電設備材料管理水平、線路設備維護水平等,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外體現和內在發展的要求。本文將結合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發展和其特點,對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以期給廣大從業人員以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技術發展;供電可靠性評估;配電系統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136
0 引言
當前我國電網供應形成了“總量大、負荷高、質量要求高”的“一大二高”新格局,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對用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力企業在電力供應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配電自動化技術應運而生,其實電力系統和電力企業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也與電力市場理念相契合,保證了配電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一致的問題[1]。
1 配電自動化技術及其發展簡述
智能電網的提出與配電自動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例如,當配電網出現故障時,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自動識別故障單元,并對其進行隔離處理,依據系統內設置的自動修復模塊實現對設備線路的故障自動處理,有效減少了故障停電范圍,切實保證了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實現對配電網運行概況,特別是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控,為配網線路的優化和改進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能夠保證供電單位科學、合理地控制用電負荷,改善供電質量,進而提高供電設備的利用率,是供電可靠性保證的基礎[2]。
在2000年左右,受我國對電網層面的政策因素以及技術發展的限制,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也一度停滯,沒有起到其應有的提升供電可靠性的作用。90年代的配電自動化及其相關技術發展不成熟,配電網架設計不合理,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發展程度不夠等都是限制配電自動化發展的技術因素;從政策、管理層面上看,電網規劃建設標準不規范、未針對早期配網系統進行自動化技術的優化等問題突出。
2 供電可靠性影響因素
2.1 網架結構薄弱,線路設置不合理
隨著電網改造升級進入深水區,配電網絡的支架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與主要的供電網相比,總體上依舊比較薄弱,同時受到變電站分布分散特點的限制,使得線路過長、供電半徑過大等問題尤其突出;特別是在農網單電源結構中,線路開關數量不足,導致無法進行帶電作業,從而影響供電可靠性。
2.2 線路、設備運行維護及管理不當
受供電企業規模及人員崗位設置等因素影響,導致線路運行維護人員數量不足、任務繁重,不能及時開展狀態檢修,限電的安排也不合理,進而使得企業對故障停電處理能力不高,影響配網供電可靠性。
3 配電自動化條件下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提升措施
3.1 對老舊線路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在農網、城網的升級改造過程中,要逐步更換配電網絡中年份久遠、損壞嚴重的線路設備,采用更為先進的新工藝手段制造的裝置設備。例如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將線路總開關替換為各段分別設置開關、用真空開關替換10KV出現開關、增設雙回路線路,逐步實現對故障區段隔離、診斷及恢復的網絡化監控,從而對電網運行方式和負荷轉移進行適時調整和變更。在供電可靠性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要做好對剛剛投入使用的供配電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對入網設備進行嚴格把關,切實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盡量減少因設備維護、檢修開關等必要停電的次數[3]。
3.2 加強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故障分析
為保證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首先要對配電系統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這種分析工作不僅僅是對數據的統計匯總、上報,而且包括對每個階段供電可靠性完成情況和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出影響配電系統可靠性運行的不足之處,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此外,還要定期進行可靠性完成工作回顧總結,調整供電配電方案,并制定科學合理地停電計劃。
3.3 改進和完善停電管理制度
資料顯示,電力企業計劃停電占停電類型的比例很高,要不斷完善、改進停電管理制度,做到科學合理的進行停電工作,并加強維護檢修工作。除此之外,要針對具體情況作出決策,例如,對能帶電作業的項目不應停電,多項目同時操作時單項操作不停電。在一個科學、合理地停電計劃中,要充分利用并縮短停電時間、減少重復性停電,加大各項檢修指標的考核力度,切實提高供電可靠性。
3.4 加大電網改造力度
供電可靠性受到故障停電和計劃停電的影響,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電網運行方式的調整力度,供電單位也要根據轄區內的配電系統運行狀況,對配電網機構進行優化,進行負荷額重分配,將停電引起的負影響最小化,最大程度上提高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
3.5 “打鐵還需自身硬”
供電企業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例如引進先進的設備,這是最基礎的技術保證,企業要跟進技術潮流,自覺地針對線路設備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使電力網絡適應當前配電自動化大背景,通過對線路中狀態量和模擬量的收集,遠程進行開關閘或調節變壓器的分接頭,實現對配電網絡的遠程控制。
4 結語
配電自動化是保障供電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供電單位要根據供電地區的實際情況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進行差異化設計,切忌“見開關就裝終端,是終端就上‘三遙”的情況,切實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用電用戶的利益,也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鄭旭東.配電自動化條件下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評估[J].黑龍江科學,2016(22).
[2]岳剛.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6(31).
[3]鄭志明.淺談配電自動化的發展[J].福建輕紡,2011.
[4]銀璞.配電自動化條件下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評估[J].科技傳播,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