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瑞+王景文+盧春桃

摘 要:利用控制變量法及理論分析,討論不同情況下行進中的拖箱的重心的變化情況,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進行分析,并討論如何讓拖箱更平穩的行進。
關鍵詞: 重心;重心對運動穩定性的影響;杠桿原理;等效替代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174
1 實驗設計及實驗結果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改變輪子大小,改變扶手與地面的角度,用同一速度在不同粗糙程度的地面,不同速度在同一粗糙程度的地面,觀察拖箱抖動情況并記錄,分析討論。
實驗過程中通過記錄可發現,輪子越大,扶手與地面所成角度越大,地面越凹凸不平,速度越快,則拖箱抖動越劇烈,甚是傾覆。
2 理論解釋
重心,是在重力場中,物體處于任何方位時所有各組成支點的重力的合力都通過的那一點。規則而密度均勻物體的重心就是它的幾何中心。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用懸掛法來確定。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如圖1所示,是一個拖箱示意圖,當重心位于A時,我們可以用等效替代法將整個拖箱等效在DA延長線上。當拖箱行進中產生顛簸或其他情況,使A點落于面CDEF之外并且不能盡快回到面CDEF內,那么由于重力作用,拖箱會傾覆,同時我們可以看出角a小于角b,又因為A點高于B點,所以重心越高,拖箱的行進越不穩定,越容易傾覆。所以輪子半徑越大,扶手與地面角度越大,則拖箱重心越高,運動過程中越不穩定。同時,當拖箱以同一速度行進時,地面越凹凸不平,拖箱的重心越容易被提高,所以運行越不穩定。當其他條件不變時,速度越快,拖箱的動能越大,所以在運動顛簸的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動能和重力勢能一直在互相轉化,所以速度越快,能轉化成重力勢能的能量就越多,重心就越高,運動越不穩定。
同時我們還可以分析箱子底邊寬度對拖箱運動的影響。我們用等效替代法將兩個底邊寬度不同的拖箱做成示意圖如圖2,通過上圖我們姑且用紅點來假設兩個拖箱的重心,以紅色線段表示顛簸后的某一瞬間的底邊狀態,此時可以輕易發現,當顛簸起的高度一致時,底邊越寬,拖箱可自行控制重心的范圍越大,重心越不易落到不受控制的區域,所以運動越穩定。
以上分析可以類比解釋為什么重心越低的汽車在運行過程中越穩定,越不易發生側翻事故,也解釋了汽車限速的原因之一,同時為地面運動的各種交通工具的運行穩定性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莊表中.《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第一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597.
作者簡介:孫凱瑞(1995-),男,河南鄭州人,研究方向:力學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