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工業建筑中,鋼框架結構應用比較普遍,抗震設計尤為重要。本文運用PKPM結構計算軟件,對某多層鋼框架結構進行建模計算,對比純框架及中心支撐框架兩種結構體系。發現通過設置中心支撐,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顯著增強,較通過增大受力構件截面尺寸來提高抗震性能的傳統設計方法,經濟性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鋼框架;中心支撐;抗震性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195
0 引言
鋼框架結構類型,按其抗側力體系可分為:純框架(UBF)、中心支撐框架(CBF)和偏心支撐框架(EBF)等。當建筑物高度增加時,水平荷載(風荷載及地震荷載作用)對結構起的作用愈來愈大,除了結構內力明顯增大外,結構的側向位移增加更快。結構內力、位移與高度的關系,都呈指數曲線上升(N=f(h),M=f(h2),△=f(h4))。本文以多層鋼框架為對象,對比研究純框架及中心支撐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
1 計算模型的建立
1.1 結構參數
該工程位于沿海地區,為一開敞式鋼框架,屬于工業建筑。結構縱向五跨,長35.5m;橫向兩跨,長12m;地上6層,建筑總高度25m。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類別丙類,場地類別為Ⅱ類,地面粗糙度A類。基本風壓0.75KN/m2。
1.2 截面選型
框架柱HW350X350,框架梁HN400X200、HN350X175、HN250X125、HN200X100。支撐HW200X200,鋼材Q235B。
1.3 模型建立
采用PKPM設計軟件進行結構建模計算。其中圖1模型為純框架結構。圖2模型在橫向、縱向各選一跨布置人字形中心支撐。
2 模型計算結果及分析
在上述計算模型和荷載作用下,對上述兩個模型進行了結構計算,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3 結論
采用中心支撐的框架結構較純框架結構的最大位移、位移比、位移角、周期、周期比均得到較大幅度的降低,說明采用中心支撐可以增加結構的抗側移剛度及扭轉剛度,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較通過增大受力構件截面尺寸來提高抗震性能的傳統設計方法,可以提高整體結構的經濟性。
作者簡介:王相寶(1988-),山東泰安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