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蕾
尼泊爾皇室慘案
文/梁蕾

尼泊爾皇宮
在中國青藏高原以南,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有一個面積不足15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家,尼泊爾。然而這個內陸山地小國卻是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最為密集的地方,自從20世紀50年代向外界開放邊境以來,尼泊爾以其令人無法抗拒的神奇魅力召喚著旅行者來到這里。地處西藏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與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現代大國接壤,有著悠久歷史的尼泊爾在成為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艱難前行。2001年,一場皇室滅門血案震驚世界,徹底改寫了尼泊爾的歷史……
二戰之后,尼泊爾雖然依然是個君主制國家,但于20世紀50年代重新開啟了長期關閉的大門,并且與其他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72年,年僅27歲的比蘭德拉成為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1945年12月生于加德滿都,繼承王位后堅持奉行對華友好政策。他繼位后為中尼友好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1974年調動皇家軍隊,圍剿盤踞在尼北部邊境的數千名西藏叛匪,一舉解除了這股叛匪的武裝。
但在尼泊爾國內,盡管近代幾位國王開始修訂憲法,實施政府議會制,然而民主制度的夢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國王與議會的權力之爭一直在進行。1990年初,尼泊爾爆發了為爭取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多黨制的人民運動,幾個月的暴亂之后,國王做出了讓步,比蘭德拉國王宣布接受君主立憲制,尼泊爾終于成為一個民主國家。國王的權力受到了削減,但是國王依然是尼泊爾民族和國家的象征,比蘭德拉國王被看做是印度教中三大神之一毗濕奴神的化身,因此受到子民們的無比擁戴與敬重。這段時期,尼泊爾出現了繁榮發展的勢頭,但是尼泊爾依然是世界上十個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政局與社會仍處于巨大陰影之中。
1987年,比蘭德拉的長子迪潘德拉被立為王位繼承人。兒童時代的迪潘德拉是個乖巧的孩子,十分孝順父親比蘭德拉和母親艾什瓦爾雅?;适业那逡幗渎珊芏啵蕛Σ荒芟衿胀ㄈ艘粯?,管身為國王的父親叫爸爸或者父親,而是要稱陛下。類似的要求還有很多,都十分嚴格。但成年后的迪潘德拉喜歡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和臣民交往,并希望免除皇室禮儀。他有一些很理想化的觀點,樂于收集那些關于人民生活和需要的第一手資料。在人們眼中,迪潘德拉十分平易近人,他沒有皇族的架子,所以深得民心。
迪潘德拉在少年時代被送到了父親曾經就讀的倫敦伊頓公學,這些經歷可能使得他的生活方式與家族傳統格格不入。據媒體報道,迪潘德拉性格十分復雜,他為人真誠友善,但又任性孤僻。他喜歡參加聚會,喜歡跳迪斯科,喜歡喝酒,喜歡抽大麻,喜歡收集槍支武器,有時候像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青年。
迪潘德拉于英國留學期間,在倫敦認識了一位出身于尼泊爾貴族家庭的女孩德芙雅尼 ·拉納,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但是德芙雅尼母親的印度家庭背景成為她同王儲結合的政治障礙,尼泊爾王宮不愿意迎娶一位有印度血統的未來王后?;蕦m里反對這場婚姻的最強大力量來自迪潘德拉的母親艾什瓦爾雅王后。因為王后和德芙雅尼來自拉納家族兩個敵對的分支,她已經為皇儲選好了另一個結婚對象。
但是迪潘德拉拒絕按照母親的意愿放棄德芙雅尼,2000年,他在自己的生日宴會上向皇室發出最后通牒,表示非德芙雅尼不娶。皇儲的行為激怒了國王,國王也向他宣布,他必須在這個女人和王位之間做出選擇。
同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皇室一樣,尼泊爾皇宮一直由一支軍隊保護著,最后一道安全防線是皇家衛兵,他們個個都是年輕有責任感的軍人,受過嚴格訓練的精英,專門為這一崗位挑選出來,誓死保衛皇室的安全。每一位皇室成員都配備了一個私人的皇家衛兵,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皇室成員都接受著嚴密的保護,只有一天例外,那就是每月一次的家族宴會。
這是唯一一次這么多皇室成員處于完全沒有人保護的狀態下,貼身警衛在內的所有警衛人員均不在現場。王宮內的值班警衛離宴會廳最近的也有數十米遠,沒有得到命令不能擅自入內。
2001年6月1日,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死亡的陰云悄然逼近了比蘭德拉國王一家。
每月例行的皇家宴會在特里布萬-沙丹皇家花園的大客廳舉行,就在皇儲迪潘德拉的宅邸的隔壁。當晚,迪潘德拉7點多鐘就到了大廳旁邊的一間桌球房等候,他與同輩的姑表兄弟聊天喝酒,他喝了兩大杯烈性的威士忌,還吸了大麻粉和一種黑色的粉末。在他父親比蘭德拉國王抵達之前,迪潘德拉已經暈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皇室里的四名年輕男性成員把他送回了住處。
8點多鐘,國王、王后以及其他皇室親屬先后到達,大家都沒有料到,這會是他們的最后一頓晚餐。
晚上大約9點,皇家衛兵聽到,從皇室成員就餐的房間里傳出了一連串槍聲和呼救聲,國王的弟弟迪倫德拉親王的女婿夏希受傷后從窗戶跳出去找警衛求援。等警衛人員沖進房間時,他們看到了一幅恐怖的畫面,屋子里到處都是血和子彈殼,國王比蘭德拉躺在地上,鮮血直流,他的頭部遭到了近距離槍擊,皇室成員和賓客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無可挽回的慘劇已經發生,現場慘不忍睹,他們所能做的只是趕緊把國王及其他受傷的人送往紹尼陸軍醫院。
該醫院的主治醫生烏彭德拉 ·德夫科塔立刻對他們實施了救治。病床上和擔架上放了很多尸體和傷員,他看到左邊第一個就是國王比蘭德拉。他一動不動,右半邊頭被打開了花,臉色十分蒼白。尼泊爾人民愛戴的國王比蘭德拉已經駕崩了。除了國王,還有八名王室成員被當場打死,包括王后艾什瓦爾雅、24歲的公主施魯蒂、22歲的小王子尼拉真以及國王的兩個妹妹和妹夫等人,國王的弟弟迪倫德拉親王在送到醫院不久后不治身亡。
身受重傷的還有王位繼承人迪潘德拉,他的左邊太陽穴有一個子彈進入的小口,右邊有個大的出口,傷勢十分嚴重,命懸一線。
6月4日凌晨,迪潘德拉也在醫院因傷重不治身亡。
在緊張地進行施救手術的幾天里,德夫科塔醫生滿腹疑問,尼泊爾全國上下也急于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誰殺害了國王一家?

慘案中遇難的皇室成員
慘案發生時,有一位皇家成員恰好在另一個城市度假,他就是比蘭德拉國王的弟弟賈南德拉親王。第二天他趕回首都,擔任昏迷中的皇儲迪潘德拉的攝政王。迪潘德拉不治身亡后,賈南德拉順理成章登基為新任國王。
新國王宣布成立了一個特別行動委員會來調查皇室血案。但從一開始,調查過程就問題不斷。
根據印度教傳統,尸體需要盡快火葬,因此沒有一具尸體進行過尸檢,現場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法醫取證,所有的證據都被銷毀了。特別行動委員會的調查一點都不專業,沒有遵循一般應該遵循的程序,沒有搜集具有說服力的鐵證,只是對參加宴會的人員進行了訪問。倫敦警察廳提出派世界著名的法醫專家前往尼泊爾協助調查,也遭到了委員會成員的拒絕。
僅僅十天的調查草草收場后,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稱,皇儲迪潘德拉獨自實施了謀殺,然后開槍自殺。
委員會的調查報告稱,那天,喝得酩酊大醉的迪潘德拉離開聚會回到自己的住所后,與他的戀人德芙雅尼通了幾分鐘的電話,然后換上了一身迷彩服。當他身著戎裝出現在大廳時,人們看見他把帽檐壓得很低,身上背了一支UZI沖鋒槍和一支M—16自動步槍。他大步走進旁邊一間房間,舉起槍朝他父親射擊,比蘭德拉頸部和腹部中槍。緊接著迪潘德拉又向其他人掃射,一個又一個王室成員中彈倒地。由于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人們根本來不及反應,大家呆呆地看著迪潘德拉端槍掃射。在整個過程中,迪潘德拉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說一個字,只是漫無目的地掃射。后來,迪潘德拉似乎無法控制手中的槍,開始向空中掃射,子彈打進了天花板,一些碎片落到了地毯上。
掃射終于告一段落,迪潘德拉轉身向花園走去。他的母親艾什瓦爾雅王后和弟弟尼拉真王子追出去勸阻他,結果也被射殺,王后是面部中彈。
后來,迪潘德拉重新回到宴會廳,向他的三叔迪倫德拉親王、嬸嬸和表妹、施魯蒂公主和肖芭公主(比蘭德拉之妹)開火。整個射殺過程又持續了數分鐘,最后,迪潘德拉在花園的小河邊的橋上用槍對準自己的頭部開槍自殺。
在血案中頗具戲劇性的是在場的賈南德拉親王的兒子帕拉斯奇跡般地躲過了迪潘德拉的射殺而幸存下來,后被封為王儲。他的夫人科馬爾肺部中槍,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后康復,被封為王后。
委員會對于調查結果的陳述似乎有失專業水準,而且疑點很多,許多人都對這份報告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迪潘德拉被子彈射入的傷口在左耳附近,出口在右耳上方。這就表明他是用左手開槍自殺。但迪潘德拉并不是左撇子。
兩次槍擊掃射持續近20分鐘,皇家警衛就在相距幾十米的地方,為什么沒有任何反應?
國王比蘭德拉一家被完全滅門,賈南德拉一家人卻無一遇難,這是不是太巧合了?
一時間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但都沒有切實證據,最終案件以調查委員會的報告結案,賈南德拉正式加冕為這個國家的新國王。

迪潘德拉

賈南德拉
尼泊爾皇室血案震驚全球,與他們關系十分友好的英國王室以降半旗的方式,來表達哀悼之意。當時我國的江澤民主席和朱镕基總理也分別以發表談話和致唁電的方式,對比蘭德拉國王不幸罹難表示深切哀悼和痛惜,高度評價他為中尼睦鄰友好關系所作的卓越貢獻。值得一提的是,江主席以發表談話而不是通常致唁電的方式表示哀悼,在我國外交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賈南德拉繼任后,尼泊爾國內政局前景并不樂觀。一直以來,賈南德拉都是王室中的強硬派,維護君主制。時任中國駐尼泊爾大使曾序勇在他的離職報告中陳述,王室血案不僅使尼泊爾失去了比蘭德拉國王這位有較高威信、能穩定局勢的政治家,而且使國王的權威和王室的威望受到重創;賈南德拉的威望遠不及比蘭德拉,如果他真的采取強硬政策,激化國內矛盾,恐怕尼泊爾的君主制就難逃覆滅的命運了。
不出所料,在賈南德拉繼位后的第二年,他就采取了解散內閣、推遲大選、親自執掌政府等措施,并派軍隊直接鎮壓尼共的武裝斗爭,導致國內矛盾激化,政局日益惡化。2006年4月,尼泊爾各主要政黨聯合發起反國王的全國性運動,賈南德拉被迫宣布恢復議會。5月,議會一致通過決議,剝奪國王一切權力。2008年5月,尼泊爾制憲會議通過決議,宣布建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廢黜國王。尼泊爾的君主政體正式宣告終結。
2001年6月1日的那個晚上,王室屠殺成為尼泊爾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一切情節堪比莎士比亞筆下的戲劇,這一事件改寫了尼泊爾王國的歷史。
十幾年的時光過去了,不論事件的真相如何,尼泊爾的社會生活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王室血案發生后,迪潘德拉深愛的德芙雅尼飛往英國,她在倫敦經濟學院讀了一年書,之后為日內瓦一家慈善機構工作。幾年后,她回到印度德里市,與印度企業家阿什瓦亞 ·辛格結婚,并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工作,似乎已經走出血案的陰影。幾年前她重返故土,為父親拉納領導的國家民主黨(RPP)助選,并首度打破沉默,撫今追昔,感慨良多。
《星期日泰晤士報》以“聰明、平易、健談、務實”形容德芙雅尼,認為當年她如果能夠當上王妃甚至王后,或許能夠讓沙阿王朝重獲生機。但是,美麗如昔的德芙雅尼并不遺憾沒能當上王后,她說:“尼泊爾民眾不會打探他人的私生活,也不會再問起那件事……我覺得我非常幸運,等于得到第二次機會,人生重新開始……如果當年那件事不曾發生,我想今天的尼泊爾應該會不太一樣……但現在,我到鄉村助選的時候,村民談的不是制憲會議,而是電力、道路、用水與學校。尼泊爾是如此美麗的國家,我們還有許多事要做,但是主導者不再是政治人物,而是廣大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