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建輝
規范用語也是對執法者的一項重要要求
文/徐建輝

徐建輝,曾經扛槍,而今執筆,情懷為文,初心不改。不作無病呻吟、不發無謂之論,喜歡直抒胸臆,深惡所有形式的人事爭執,追逐旅行網絡等一切自由寬松的事物。
據報道,為規范交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用語,提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樹立交通警察良好職業形象,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下發了《交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規范用語100句(試行)》。
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建設的深入推進、輿論傳播環境的深刻變化,以及社會法治理念的不斷增強,對包括公安機關在內的所有執法單位和執法者嚴格規范公正執法的要求越來越嚴,標準也越來越高。而不時發生的執法爭議事件和涉及執法者的敏感輿情,使得執法工作乃至執法者的一舉一動都成為社會關注和輿論聚焦的社會熱點。特別是公安執法工作,往往直擊社會痛點、直插矛盾中心,對抗性更強,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輿論漩渦。在這種形勢下,嚴格規范執法,已經成為公安執法工作的關鍵詞和生命線,同時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期待。
然而,嚴格規范執法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或是籠統的概念,而應當是實實在在的“執法守則”,應使其真正融入每一名執法者心中,落實到每一次執法工作的全程,體現于執法者的每一個執法細節,甚至是一言一語一行。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靠執法者自身的思想覺悟和觀念進步,以及社會監督、輿論鞭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加強各項執法工作的制度建設、規范制定和細節充實,用健全的制度、嚴密的規范和完善的細則來約束執法行為,促進和提升每一位執法者的執法養成,保障并實現每一項執法工作和每一個執法環節的全面規范。
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的言語,往往能夠直接影響執法效果和當事人的反應與評價。而在各類執法工作中,交警的工作與老百姓的聯系更加緊密,大都是直接面對面地打交道,因此,規范交警執法用語更是勢在必行。此次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下發的《交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規范用語100句(試行)》,選取了100個易發生問題和矛盾的具體執法情形,采取問答方式對民警應當使用的語言作了規范,從而為民警在處理事故中的規范用語提供了權威的參照,不但有助于增強民警依法執法辦案的意識,也有利于提高交警執法辦案工作的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可以說,交警部門的做法,值得點贊和其他執法部門效法。
規范執法,任重道遠。今后,在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過程中,除了要重視頂層設計和宏觀機制構建以外,也要更加注重細則的制定和細節的完善。各執法部門都要像交警部門規范執法用語那樣,嚴格依據法律法規的原則要求與宗旨精神,著眼執法工作的焦點問題和群眾的突出反映及執法工作的現實需求,結合各種實際執法場景,不斷細化制定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具體規則,明確具體程序與標準要求,規范執法者的一言一語一行,讓執法者在開展實際執法、處置不同情況時能夠“心中有數”、言下有度,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執法爭議、執法輿情與執法不當問題的發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