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明,閻 利,潘曉東
放療項目輻射防護管理的探討
——以射波刀防護為例
徐志明1,閻 利2,潘曉東3
放射治療已經成為疾病診療的重要手段,其防護要求是醫院員工、患者等群體關注的重點。我院從機房選址設計、設備驗收、全程環境評價、日常管理等環節入手,以保證環境、人群的放射防護安全。文章以射波刀為例對醫院放療項目輻射防護管理進行探討。
放射治療;射波刀;環境;防護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放射診療已成為醫院醫療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然而由于電離輻射對人體健康存在較大危害,因此潛在職業照射、醫療照射和公共照射的輻射防護問題也越來越被國家有關部門及醫院所重視[3]。加強醫院建設項目中大型醫療設備的放射防護管理及放射診療設備日常使用管理,可有效地保護輻射受照個體和公眾,降低醫院電離輻射職業病危害和醫療風險,充分發揮放射診療設備的功能和作用[4?5]。
解放軍第117醫院放射診療設備相對齊全,擁有PET?CT、伽瑪刀中心、射波刀等,并在射波刀項目立項之前,已經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
射波刀系統治療作用主要由6MV的X線直線加速器來完成,2套37.5KW的X射線機用來定位,也是防護的重點。為保證患者安全、工作人員安全以及外界公眾安全,我院結合實際,以射波刀為例進行探討。
①項目位置:周圍主要為醫院內部建筑與空地(綠化),不會對醫院外公眾造成輻射威脅;②機房設計:由治療室、控制室以及輔助機房組成,三者相互分開、單獨設置;機房控制室、輔助機房位于治療室南側,區域劃分明確,整體布局合理;其中治療室內凈面積50 m2以上,治療室通往控制室有15 m2的迷道;機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結構,密度為2.35 g/cm3,機房四周墻體均為2250 mm砼、頂部為2150 mm砼、迷道外墻為2450-800 mm砼、迷道內墻為400-1900 mm砼;防護門為內嵌38 mm鉛板。③環境評價:項目得到上級部門的許可后,邀請資質公司對項目進行環境評價,由環評公司進行理論測算后,進行項目開展。
機房建設、裝修結束后,開始進行設備安裝與驗收。首先所購得放療設備及配套設備應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批準與許可,允許在中國大陸銷售、使用;設備安裝過程中,醫院醫工部門工程師隨廠家工程師共同完成安裝,目的在于對所需部件進行確認;為避免患者遭受計量不準確帶來的傷害,安裝結束后,邀請第三方對設備進行質量驗收檢測,特別是輻射劑量的準確性進行檢測,驗收合格后,發放《應用許可證》。
我院環評驗收邀請資質環評公司完成,主要內容包括:①未開機情況下,項目周圍環境輻射水平,測試范圍包括機房控制室,治療室東、西、北側,以及治療室房頂幾個點位,結果表明測得數據處于浙江省天然輻射本底水平范圍內;②開機工作狀態下,在射波刀機房東、南、西、北以及頂墻外表面30 cm處各選取3個點位,在防護門的縫隙處各選擇表面30c五個點位,各點位的測試結果表明,機房周圍輻射劑量率水平能夠滿足《電子加速器放射治療放射防護要求》(GBZ126?2011)中“在加速器迷道門處,控制室和加速器機房外30 cm處的周圍劑量率應不大于2.5 μSv/h”的要求;兩臺定位用X線機能量低于射波刀,在滿足射波刀輻射防護要求下能夠滿足防護需求;控制室內操作位輻射劑量率為143nSv/h,機房年運行時間為500 h,輻射工作人員居留因子為1,周圍公眾居留因子為1/16,則年有效劑量分別為0.072 mSv和0.008 mSv,滿足《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劑量限值的要求。驗收合格后,環保部門將該項目列入醫院《輻射安全許可證》正本清單中。
①人員的培訓管理:主要是輻射場所工作人員需參加省級環保部門組織的輻射安全培訓,且考核通過后,持證上崗;放射腫瘤醫師、醫學影像學技師、物理師等還應持有相應上崗證件。②人員的計量管理:個人劑量監測可以較準確地提供職業放射工作人員受照劑量的信息[6],工作人員均需佩戴個人劑量計,并進行周期性第三方檢測。③操作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人員均需參加具備職業健康體檢資質醫院的年度健康體檢。④應急預案管理:對于可能出現的各類突發情況,均有處置預案,如射波刀機械故障、防護門故障、電源故障甚至失火等,均需合理的應急預案。⑤必須保證輻射安全裝置和保護措施的有效:決定射波刀產生輻射的主要控制系統用開關鑰匙進行控制,鑰匙做到定人管理;射波刀迷道須安裝有門機連鎖,只有當防護門完全關閉后,才能啟動射波刀;射波刀控制室、機房四周墻內均安裝有緊急停機按鈕,便于操作人員在發生緊急情況下隨時可切斷電源;迷道門頂上設置工作指示燈,門外粘貼電離輻射警告標識;治療室內安裝實時監控攝像裝置、對講裝置;操作室內配備X?Y輻射巡測儀在輻射泄露同時,產生報警。⑥周期性監測:射波刀本身需邀請生產廠家進行定期維護和周期性質量控制監測,特別是保證劑量準確性;邀請第三方防護監測機構,對項目本身進行輻射環境檢測。
如果單位放射工作場所的預防性放射衛生監督不能落實,造成部分場所的選址、面積、布局和屏蔽設計等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要求,在患者和公眾的安全防護方面存在問題較多[7];為防止此類現象在我院發生,必須在選址、設計、屏蔽等幾個方面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實施,從設計之初,就把放射防護放到應有的高度。
機體細胞受到一定強度輻射時可激發產生自由基,引起脂質過氧化,造成對酶類、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損害,引起DNA斷裂、細胞壞死或凋亡[8];因此放射劑量的準確性,事關患者醫療安全,必須邀請具備驗收資質的第三方對設備進行全面驗收,并獲得相應的應用許可證書。
項目竣工、設備安裝調試結束后,相關放射防護監督監測中心必須對建設項目進行嚴格的驗收,不合格的必須責令其重新改進[9]。環評驗收,作為項目正式運行前必須具備的環節;確保與前期環評內容保持一致,才能保證對醫護人員、公眾人群乃至外界環境不產生放射性污染。項目的前期論證、環評、及驗收、設備驗收等都只是為后續的放射安全打下一個相對牢固、可靠的基礎,關鍵還是后續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員工的各類管理,各種預案、防護措施的實時有效、設備的使用安全周期性檢測、放射防護周期性監測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放射治療項目的環境安全、人員安全。
[1] 趙蘭才.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概述[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06,26(2):101?105.
[2] 陸葉珍,余 華,張秀來 .醫院放射診療管理問題及對策[J].現代醫院,2014,14(5):112?113.
[3] 吳文斌,羅瑋哲,李博文,等.淺談醫院放射診療設備的管理[J].中國醫療設備,2015,30(11):147?149.
[4] 王全榮.醫療放射性的危害與防護[J].醫院信息,2013,26(3):323.
[5] 陳茂生.淺談醫用直線加速器的輻射防護措施[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6):79?81.
[6] 榮 曙,趙國良,金慧英,等.2009-2012年某軍區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4):379?381.
[7] 朱樂明,鄭亦軍,趙國良,等.對介入放射治療工作人員防護培訓與管理策略的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3):334?336.
[8] 周向毅,丁 妍,陳邦元,等.復方康復靈對體部伽瑪刀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引起的急性放射反應的防護作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5,17(5):455?457.
[9] 趙國良,朱樂明,毛應華,等.某軍區醫療單位2012年放射防護檢測結果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5):513?514.
R445
A
1672?271X(2017)01?0106?02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1.030
2016?05?09;
2016?12?04)
(本文編輯:劉玉巧)
310013 杭州,解放軍第117醫院,1.院部,2.醫務處,3.信息科
徐志明,閻 利,潘曉東.放療項目輻射防護管理的探討——以射波刀防護為例[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