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友好并網與消納技術專題·
特約主編寄語
新能源的大力開發利用是解決當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能源轉型的關鍵。由于風、光等新能源出力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再加上并網裝備的電力電子化,使得系統在電力電量平衡和動態穩定等問題上面臨巨大的挑戰。當前,虛擬同步機、直流微網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為新能源并網的控制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多能互補優化能源系統,結合儲能、需求響應技術,能夠有效協調含高滲透新能源的電網供需平衡,促進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納,提升源荷友好互動能力。
為展示國內外在新能源并網與消納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共享在新原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電力工程技術》編輯部策劃組織了本期“新能源友好并網與消納技術”專輯,本人非常榮幸受邀擔任該專輯的特約主編,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經同行評審,最終收錄8篇論文,內容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在新能源并網控制技術方面,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調度控制中心的郝雨辰等人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統的直流微電網分區域式穩定控制方法。徐州供電公司的陳剛等人提出了一種多機T型三電平儲能變流器并聯的儲能系統及零序環流的抑制策略。在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與新能源消納方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秦曉輝等設計了多態用能與電網間安全穩定的協調控制框架。上海財經大學的邵志芳副教授等提出了城市電網耦合氫儲能系統方案用于消納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富余電能。福建省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陳彬建立了考慮分布式發電作為居民用戶自發自用的合作博弈模型。在虛擬電機技術方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孔祥平等人描述了虛擬電機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場景及發展方向。東南大學鄭建勇教授等提出了虛擬同步整流器的不平衡電壓改進控制策略。另外,天津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項添春等就利用光伏發電進行分階段網架恢復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本專輯旨在集成新能源并網與消納這一熱點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進展,由于專輯論文數量限制以及發表時間的安排,使很多高水平論文未能在本專輯中收錄,希望能夠得到所有作者和廣大讀者的理解。
衷心感謝有關專家學者對本專輯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電力工程技術》編輯部為本專輯的策劃、組織和出版所做的大量而細致的工作,最后也衷心希望本專輯能夠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交流的平臺,為我國新能源并網問題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徐青山
2017年9月于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