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增
(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2016年新版《安規》的理解與改進建議
杜 增
(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為適應電網建設發展需要,國家電網公司2016年發布了新版《安規》,作為完善電網建設安全工作的標準。闡述了新版《安規》的修編背景、指導原則及主要亮點,并根據對國家和行業規程規范的認識與理解對其提供了改進建議,供各級電網工程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管理和一線人員在學習應用時參考。
新版《安規》;電網建設;指導原則;改進
2016-03-09,國家電網公司以〔2016〕212號文件形式,正式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網建設部分)(試行)》(以下簡稱“新版《安規》”),并廢止了原《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部分)》。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新版《安規》的學習、培訓和使用。為了配合各級電網工程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管理和一線人員掌握好、理解好、執行好新版《安規》,從編寫參與者的角度,探討對新版《安規》的理解與認識,并提出改進建議。
早在2014年初,國家電網公司為適應即將實施的新《安全生產法》,嚴格落實各項法律法規責任,以滿足電網建設安全生產需要,尤其是特高壓電網建設的需要;同時為進一步規范施工作業組織、作業人員行為,強化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提出對《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部分)》的修編計劃。
此外,國家安全生產法規的更新速度加快,對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同時電網建設的發展、科技進步以及新技術應用帶來的一些新問題,也需要通過完善電網建設安全工作標準來解決。
此后,歷經現場調研、編寫、討論、征求意見、修改和審查等階段,最終于2016年2月完成了對《安規》的修編工作。
2014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召開了第1次修編推動會,修編小組對修編的有關問題及框架進行了研究討論,明確了以下幾點指導原則。
(1) 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以現場安全管控為重點,以防范人身傷害為核心,突出施工組織管理和作業層人員安全責任落實。結合電網工程建設現場實際,管理上突出原則性,專業上強調針對性,應用上具備可操作性。
(2) 緊緊圍繞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建設項目總承包商及其分包隊伍的一線作業人員,以防范人身傷害為重點目標,強化施工組織,明確操作層面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剛性安全管理要求。
(3) 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范以及國家電網公司管理制度及規程,圍繞人身安全分析,找出核心節點。
(4) 對于涉及安全管理的具體條款,應抓關鍵環節,宜“粗”不宜“細”。
(5) 根據全社會建筑行業現狀及電網建設項目的施工特點,對原版《安規》的執行情況進行梳理,對無法執行或執行不好以及純技術方面的條款,在本《安規》中可以不直接引用。
(6) 對原版《安規》中未涉及、企業未建立相關標準,但目前及以后將大量使用的施工作業新設備、新工藝、新方法,本次修編應納入其中。
(7) 強調安全風險管理,如要求總承包單位發包前應考慮分包單位的安全承建能力,要求分包隊伍進行安全培訓和取證以及施工方案和作業票的編制、審核、簽發、交底等工作。
(1) 強化了新《安全生產法》的安全理念,明確了電網工程建設參建各方的安全工作管理要求。針對輸變電工程施工特點,明確施工現場負責人、安全監理人員、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責任;對施工分包商資質、人員配置提出基本要求,要求簽訂安全協議,明確安全職責界面。
(2) 完善了國家電網公司的安全規程標準體系。該公司系統電網建設原本以電力行業標準DL 5009.2—20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2部分:電力線路》、DL 5009.3—20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3部分:變電站》和企業標準Q/ GDW 665—2011《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為主要執行文件,在電網建設專業化管理上缺少現場通用的作業安全和線路施工作業安全企業標準。
此次修編完善了相關內容,對健全安全管理體系、促進安全管理、加強現場管理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3) 強化了安全風險管理。重點闡述風險識別、評估及風險控制措施方案的相關內容,將現場勘察融入其中,這符合國家電網公司對安全風險管理的思路,也進一步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有關制度相銜接。
(4) 針對基建工程中風險較大的臨近帶電體(近電)作業,在作業票中增加了有關近電作業安全管控要求,并對近電作業的安全距離控制數據進行了歸納整理。明確施工作業中除作業票外需使用工作票時,工作票應經簽發、許可,與作業票同時使用。
(5) 在作業票執行方面,借鑒生產《安規》對簽發人、作業負責人的專業化要求,結合基建工程中的管理流程,明確簽發人、作業負責人的崗位和資格雙重要求。A,B票均保留審核環節,增加糾錯機會,實現生產系統工作票與基建安全作業票管理要求的有機融合。
(6) 結合基建工程現場作業實際及生產《安規》的寫法,明確了作業票條目中簽發人、審核人、負責人這“三種人”的基本條件、安全責任內容,且明確了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如專職監護人、監理和業主等。
(7) 針對電網建設環境日益復雜的現實,明確了作業變更、間斷、轉移、終結所應做的工作。如安全施工方案需變更,應重新履行審批手續,并組織交底;作業現場風險等級等條件發生變化,應完善措施,重新辦理作業票;施工周期超過1個月或一項施工作業工序已完成,重新開始同一類型其他地點的作業,應重新審查安全措施和交底。
(8) 新版《安規》在框架結構上相比原來的規程更科學、合理,有利于現場的掌握和執行。
本次規程的修編指明了近期和將來一段時間的電網基建安全管理的方向,明確了電網建設的安全工作重點;但由于修編時間緊、任務重,再加上修編期間國家和行業的規程規范的變化較大,本次新版《安規》也需要進一步改進。建議改進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有關條款應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以便于現場的操作。如在施工分包中2.3.3“應同時簽訂分包合同及安全協議”,沒有明確簽訂的主體應當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還是分包單位;再比如,在作業現場安全組織措施中“四級及以上風險作業項目應發布風險預警”,沒有明確應由誰來發布。
(2) 還需進一步說明新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免引起歧義。如在作業現場安全組織措施中,提出對“近電作業安全管控”要求,又增加了“作業人員或機械器具與帶電設備的最小距離”;此條款的應用與臨近帶電體作業之間是什么關系,是否還應當執行生產《安規》,應該交代清楚。
(3) 應解釋清楚發生變化的專業術語。如新版《安規》中“鄰近帶電體作業”與以往規程規范中采用的“臨近帶電體作業”的不同,應給予解釋。
(4) 內容有待完善。如線路工程中基礎施工與“建筑工程”中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有其獨特性,建議在“第三篇 線路部分”內容中增加基礎施工部分內容,以便于線路專業的作業人員掌握。
(5) 進一步優化框架結構。電網工程建設的3大主要專業是土建、電氣和線路,這3個部分既有很強的相關性又有一定的獨立性,為便于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理解和掌握,建議將“建筑工程”獨立成篇章。
新版《安規》是保證電網建設施工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安全考試、開復工準備、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等活動的必備內容,必須嚴格遵守;同時,新版《安規》也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以滿足電網建設安全生產和不斷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
1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DL 5009.3—20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3部分:變電站[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
2 國家電網公司.Q/GDW 665—2011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3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DL 5009.2—20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2部分:電力線路[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
2016-08-23。
杜 增(1967-),男,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建設施工管理工作,email:duzeng6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