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許云峰

1981年出生的費德勒,1986年出生的納達爾,這對合力攬下網壇32座大滿貫的“宿命對手”,又相遇了。北京時間16日進行的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1/8決賽中,費德勒以2∶0完勝納達爾,晉級八強(如圖)。
這是兩人首次在賽事的八強之前遭遇。與年初澳網苦戰5盤不同,費德勒這次的勝利僅用時68分鐘。 “澳網那場對決我有機會獲勝,但今天他的發揮比我出色。”納達爾賽后也肯定了對手的表現。
2004年邁阿密賽第三輪,當時只有17歲的納達爾2∶0爆冷擊敗當時的世界第一費德勒,就此拉開“費納決”的序幕。13年間,兩人獻上無數次經典對決,2008年溫網決賽兩人近5個小時的雨中激戰,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網球比賽之一。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以及穆雷、德約科維奇的崛起,“費納決”漸漸淡出人們視線——去年受困于傷病,兩人甚至未能交手,直到今年的澳網決賽。
英國《衛報》和法新社梳理了以往“費納決”的相關數據:兩人職業生涯共交手36次,其中納達爾23勝13負占據上風。此役之后,費德勒首次取得對后者的三連勝,兩人在硬地賽場的交手紀錄改寫為9比9平。在西班牙《馬卡報》看來,對于納達爾來說,輸掉第36次“費納決”僅是錯過了一場比賽,下周即將打響的邁阿密大師賽,西班牙天王還有機會證明自己。▲
環球時報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