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的一年,雜志這種周期性很強的媒體,對于年的時間節點向來比較重視,也被視為每年一次的變革的開始。每年第一期的雜志似乎代表了這一年風格的走向,內容的進步,以及市場的反應,2017年開始,《汽車之友》迎來了而立的十年,如果說2016年是對創刊三十周年的一個總結,那么2017年無疑是對未來的重新把握。
遇,見未來,是三十年特刊的靈魂,那么今年就是見未來的時刻。在新的時代下,需要什么樣的媒體,內容如何有效傳播,品牌還有可能怎樣拓展,在別人用懷疑眼光審視我們時,自己已經有了答案。
雖然現在媒體個人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由于移動互聯網,VR、AR技術的盛行,讓每個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再被傳統媒體影響,甚至反過來影響傳統媒體。這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媒體人遇到的最大挑戰。那么如何在多樣化的媒體形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堅持走下去,迎接未來的三十年甚至更遠。首先媒體作為輿論導向的功能不能改變,無論對企業還是讀者,都會一直肩負著這樣的職責;其次要有更新的傳播渠道,今年我們著力打造一個全媒體平臺——C立方,它集合了汽車之友本身的優勢資源,同時與主流媒體平臺進行全方位的合作,通過網絡、APP、音頻、視頻、線下渠道等更廣泛地傳播,做到用紙媒的內容,借全網渠道,服務大眾的目標。
在內容層面,我們由原來半月刊的節奏,變成了兩本不同風格和用戶群的雜志,整車部分關注新車、試駕、體驗、導購等售前市場,新的“沖程”雜志則涵蓋了高性能車、改裝、運動、汽車生活等售后市場,把不同內容深入化,專業化,細分化。迎合當代消費者的閱讀習慣,摒棄沒有營養的水分文章,“沖程”雜志就是在這樣的方針下誕生的新媒體。同時內容更加豐富,由原來的128頁增至160頁。
汽車之友的品牌經過三十年的經營,在業內已經有目共睹,成為讀者選車,侃車,玩車的忠實伙伴,未來我們也會通過不同的線上線下活動,繼續為品牌價值添磚加瓦。已有的FSC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經過我們6年的經營,成為大學生群體中最重要的一項汽車比賽,也為企業輸出了很多優秀畢業生。金卡納汽車挑戰賽,兒童安全體驗營,汽車之友讀者日活動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這個品牌的影響力。只有品牌做大,我們的渠道和內容才能相應提升,保證良性循環。接下來從汽車工程學會層面也會有更多的活動與汽車之友對接,在技術領域拓展汽車之友的品牌價值。
偉大,不是一個形容詞,最高的境界應該是一個代號,一個目標,三十年對于一本雜志來說算不上偉大,但是如果我們繼續努力三十年,五十年,未來的汽車之友將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媒體,一個伴隨中國汽車工業成長壯大的見證者,道路是曲折的,過程是艱苦的,但結果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