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培鋼
[關鍵詞]高鐵;成就;前景
據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自2009年開始,從1.3萬億直線上升至2015年4.14萬億。占鐵路總資產的60%以上,盡管負債額度已經讓人驚訝,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國大力發展高鐵的步伐。據中鐵總公布的數據,2016年一季度,國家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727.43億元,同比增長14.65%。2016年,中鐵總計劃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
一、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歷史起點
長期以來,我國運力十分緊張,伴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輸瓶頸制約日趨嚴重。鐵路繁忙干線運輸能力與運輸需求的矛盾更是突出,京滬、京廣、京哈等干線,部分區段運力趨于飽和狀態,無法滿足客貨運輸的巨大需求。高速鐵路的建設也是從2004年1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開始的。《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0萬公里,主要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建設高速鐵路1.2萬公里以上。
2008年,中國政府根據我國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需要,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進行了調整,確定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建設高速鐵路1.6萬公里以上。
2004年4月,中國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鐵路機車車輛裝備問題,形成了《研究鐵路機車車輛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提出加快我國鐵路機車車輛裝備現代化總體要求“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其中引進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技術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中國發展高速鐵路的帷幕就此拉開。
二、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到今天的成就
1.從技術方面上:從引進到消化吸收,目前中國所掌握的高鐵技術有車體設計和空氣動力學: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進口);板式軌道;列控系統(部分芯片進口);逆變器,變流器,電動機(部分零件進口)。中國鐵路在高速動車組、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建造技術和既有線提速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尤其在動車組技術方面,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350公里動車組技術平臺,實現了國產時速350公里動車組批量化生產,在高速鐵路的固定設施、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
2.從安全運營上:目前,中國高速鐵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確保了運營持續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適、經濟的運輸服務,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如今,中國鐵路每天開行“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列車1000多列,發送旅客近百萬人。而且高速鐵路開通后,既有鐵路通道的貨運能力得到了巨大釋放,為實現貨運增量、豐富貨運產品體系、提升貨運服務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3.從國產化投入上:2015年12月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和諧號”CRH380高速動車組列車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段試驗運行最高時速達486.1公里。中國高速鐵路在2015年底達到1.9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鐵總里程60%以上。高鐵與其他鐵路共同構成快速客運網已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城市。到“十二五”末,全國鐵路總里程達到12.1萬公里。
4.生產上存在不足:相比于我國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速動車組技術的現實,配套軸承的國產化應用仍是空白,這于正力求高端的裝備制造業是一處短板。作為高鐵基礎零部件的高速列車軸承領域,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TN等國際巨頭正牢牢占據著中國市場。國務院提出的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15個都與軸承相關,這是關鍵點。高鐵車輪也高度依賴進口,目前都尚未國產化。
三、中國高速鐵路未來發展趨勢
1.中國高鐵服務于大眾:鐵路建設屬于國家基礎建設項目,主要目的是服務廣大民眾,為百姓生活出行帶來方便,并不是從盈利的角度出發的。自1995年10月1日開始,旅客基準票價率從硬座每人每公里0.03861元調整到0.05861元,已有20年未發生改變。而高鐵的建設投入較高,僅以哈佳鐵路為例(非客專線路,設計時速200KM/H),自哈爾濱站(不含)至佳木斯站(含),線路全長約343公里,按鐵路總公司、黑龍江省政府設計批復,概算總額為360.46億元,平均在每公里1個億以上。如此大的基建項目回本是需要周期的,20年算一般性周期,50年收回成本也不稀罕,短期看不到效益或者虧損屬于正常現象。
2.中國高鐵速度快,極大方便人民在城市間工作、生活:速度是高速鐵路技術水平的最主要標志。目前鐵路公交化運營最好的京津城際。全程半小時交通讓京津兩地的心理距離變得親密無間,而由此產生的同城效應,使天津居住,北京工作的夢想變成現實。極大的加速了兩地人才交流。京滬高鐵設計時速為300公里/小時,從北京到上海不過5個小時,與民航相比幾乎相同(包括市區至機場、機場安檢等時間)。
3.高鐵環保符合節約型社會發展:高速鐵路具有速度快、運量大、節約土地、節能環保等明顯優勢。發展高速鐵路,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于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作用。
4.乘坐高速鐵路安全性好,受天氣條件變化影響小,正點率高:高速鐵路由于是在全封閉環境中自動化運行,又有一系列晚上的安全保障系統,所以其安全性能夠得到很大的保障。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全世界公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數每年大約25—30萬人。全球民用航空每10億人/公里的平均死亡數高達140人。此外,高鐵可以全天候運行,除非發生地震。而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在濃霧、暴雨和冰雪等惡劣天氣條件下,必須關閉停運。
正是這種特殊關系。決定了鐵總用債務換來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重要優良資產。鐵路建設投資可拉動經濟增長,可以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環境改善和提高城鎮化水平,鐵路建設投資最終帶來的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長。鐵總用“四萬億”債務通向的遠景,是中國將具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軌道交通體系,這樣的未來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結束語: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和運營實踐表明。高速鐵路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我國應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實現我國高速鐵路的跨越式發展。所以,在未來的十幾年中,我們不僅要大力發展高速鐵路,而且在技術和管理上還要趕超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實現中國鐵路現代化。由此可見,中國需要高速鐵路,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高速鐵路,我國發展高速鐵路的前景將會一片光明。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