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萱+安放


博世是一家德國的百年企業,創立至今已有近130年的歷史。作為汽車行業領先的零部件及系統供應商,博世用創新精神為人類生活更加美好不斷努力。
“中國始終是博世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市場,中國市場不僅具備規模和多樣性的優勢,在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也蘊含著新的機遇。”博世中國企業傳播副總裁蔣健在接受采訪時坦言。
技術沉淀
今年是博世人華的第107個年頭。自1909年博世集團在中國開設第一家貿易辦事處以來,集團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能源與建筑技術四大業務部門均已落戶中國。目前,博世集團在中國經營著60余家公司,20多家技術中心,合并年銷售額達770億人民幣。截至目前,公司在華員工人數達55000名。
據蔣健介紹,基于公司對于汽車行業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預測,公司的發展方向將從三方面著手進行:第一個方向是自動化,博世在密切關注汽車行業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主要研究項目的發展進度并提供技術支持;第二個方向是互聯化,博世關注車與車、車與互聯網之間相對關系的建立;第三個方向是電氣化,博世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但傳統內燃機汽車領域仍有潛力可以挖掘。博世作為一個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在這三方面都有很多的技術,這些技術可能會改變我們未來的出行方式。
而除此之外,博世還在積極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蔣腱向我們解釋道:“我們覺得,無人駕駛的一個好處是能夠完全實現零事故,通過智能傳感器感知周圍的情況,通過強大的電腦和軟件進行支持,能夠避免一些人為的失誤。因為有統計顯示,交通事故的發生,有90%多是人為的失誤造成的。”這樣的事件在前不久有了一定的進展:長安汽車的無人駕駛車輛成功從重慶行駛至北京,2000多公里的綜合路況,博世為其提供了高速公路輔助系統——五個中距離雷達傳感器和一個智能攝像頭。博世作為長安汽車的合作伙伴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它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整車廠商能夠取得這樣的進步。
3S戰略
在談到為何博世能夠保持如此長時間的技術領先地位時,蔣健向我們分析了博世品牌獨創的“3S戰略”,即Sensor傳感器、Software軟件、Service服務。
作為工業4.0概念的創始企業之一,博世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將人從簡單機械操作中解放出來。據蔣健介紹,在全球范圍內,博世正在開展大約100個與工業4.0相關的試點項目。博世在蘇州的汽車電子廠傳感器測試中心就是試點項目之一,自設計與建設伊始就是遵照工業4.0的原則,其特色是依靠自動材料供應系統,根據實時消耗數據,自動將材料從垂直儲存系統裝載并送至車間。
“博世在工業4.0領域擁有領先能力和獨到優勢。依靠博世在機械設計商、制造商及機械和工廠運營商等領域所積累的經驗,以及全球超過250家工廠儲備的廣泛制造知識,博世成為互聯生產領域的領軍企業和杰出代表,并在推動中國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過程中發揮獨到的作用。”蔣健說。
與此同時,博世還十分重視軟件方面的配套設計,在目前全球5萬多名研發人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員工的工作內容與軟件工程相關。
而在售后服務方面,博世于2015年推出了博世車聯,正式進軍汽車后市場行業。據蔣健介紹,博世對于加盟商有嚴格的準入門檻,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有125家加盟店,在保障質量的同時基本涵蓋了主流車型和主要問題,價格相對于單一品牌4S店來說要優惠不少。
長遠的限光
博世還是一個有著長遠眼光的企業,本土化是其主要策略之一。公司在洞察到中國市場的潛力和特點后,依靠領導層和技術骨干,不斷為中國業務做貢獻。據蔣健介紹,公司目前工作人員大部分是中國人或者擁有華裔背景,定期會派遣人員去歐洲總部進行學習和培訓,博世在不遺余力地做這件事情。
蔣健強調,對本土研發的重視及投入是博世實現在華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博世中國在研發、生產、人力資源等方面持續推進本土化進程,2015年博世對中國市場有著超過50億的研發投入。
在博世的企業文化里面,核心是創新。博世總是不滿足于現在,這也因此讓它的很多創新技術都實現了產業化的應用。“比如說ABS、ESP、共軌技術,這些都已經成為標配的技術,其實都是博世在幾十年前,在很多人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著手開始研發制造。”蔣健說道。
蔣健表示,當前,“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綻放出新的活力。憑借持續的投資、創新與不斷深化的本土化戰略,集團有信心與中國經濟社會共同成長,到2020年實現亞太區銷售額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