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


我們在比亞迪展臺的訪談室見到了杜國忠,北京車展的繁鬧和喧囂讓喜歡安靜的杜國忠略顯疲憊。一輪又一輪的媒體訪談讓原本對答如流的他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語速,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把比亞迪當下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發展戰略詮釋給更多的人。
產品技術領先
核心技術的掌握讓比亞迪信心十足。談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和技術儲備,杜國忠向我們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電池、電磁和電控。在當下其他各家新能源汽車都在使用三元鋰電池之時,比亞迪掌握著電池的核心技術和領先優勢,其自主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依然保持著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記錄。而對于“542”戰略標準下的技術研發,杜國忠向我們用“顛覆”這個詞匯采描述:顛覆用戶對于動力的需求、操控和舒適的駕駛體驗;顛覆傳統燃油車的高油耗和機械四驅的滯后反應速度。這是比亞迪如今正在踐行的,也是日后還將繼續堅持的一個核心標準。
針對國內家用純電動汽車普及還存在一些困難的狀況,杜國忠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環境相對于前幾年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和媒體的積極宣傳引導,但相關的軟硬件配套設施很難一蹴而就,并不是比亞迪一家做到有責任和使命感就可以扭轉乾坤。需要國家發力,各企業積極配合,第三方融資企業協助來共同參與。
對于充電樁的普及,他有自己的看法。這并非朝夕之事,未來三五年內充電站并不可能像加油站一樣,而需要時間去積累。因此,與其被動地叫罵不如主動地改變思路。目前比亞迪旗下的充電車型都可以使用220V的家用座充,類似于城鄉結合處有獨立空地的車主充電十分便捷,并不需要過度依賴充電樁。
在市場視野上,比亞迪也在不斷拓展發展領域。2015年,比亞迪發布了新能源車“7+4”全市場戰略布局,“7”代表7大常規領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車、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私家車;“4”代表4大特殊領域,即倉儲、礦山、機場、港口。逐步實現全市場布局,將自身的領先優勢進行到底,不斷取得突破。
面對互聯網電動汽車的加入對于比亞迪的影響,杜國忠表示這是一次有趣和有意義的融合,比亞迪與百度、樂視、中國移動等都建立了合作關系。這樣的創新推動了汽車智能化的發展,互聯化的發展,這是不可逆的趨勢,雖然汽車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之間還需要不斷磨合,但看得出來,比亞迪對此還是充滿信心。未來,智能化數據協助改善駕駛習慣將作為比亞迪著力研究的領域。
這是最好的也是最實際的實力證明。據杜國忠介紹,2016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整體銷售10萬余臺,傳統燃油汽車保持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則增速明顯,一季度銷售1.6萬臺,同比去年翻了一番,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在未來下半年,傳統燃油車有改版車型的發布,這部分是比亞迪重點要提高市占率的市場,后續很多改款會做促銷活動拉升銷量。而新能源領域計劃在下半年將會有新車推出,繼續引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
面對SUV市場的激烈競爭,杜國忠表示比亞迪充滿信心,因為比亞迪在SUV車型方面研發和推廣方面的力度十足。首先,王朝系列的不同車型以配置、價格和動力方式為標準進行市場和需求的劃分,豐富的產品線可以適應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其次,領先的“542”技術戰略讓用戶用20萬元的價格能夠享受百萬級豪車的動力和空間體驗,不斷提升安全性能和舒適度。與此同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移動充電站技術可以以車作為發電站,在野外郊游露營時使用家用電器,不再受到區域的限制,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創新。
而對于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也保持著領軍者應有的氣度。杜國忠說道“新能源汽車去年全國33萬臺的年銷量相對于燃油車來說還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希望更多地企業能夠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來參與這個節能環保的產業中來,用質量過硬的產品和不斷創新的技術來做強、做大這個市場。
比亞迪打造“王朝”的決心,大家都懂了。現在,大家關心和期待的是,下一款王朝車型是誰?比亞迪的電池技術會突破到怎樣的地步?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