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香
摘 要:對鐵路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進行檢修、管理是提高動車組檢修質量的基本前提,也是實現動車組運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但當前鐵路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的檢修、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給鐵路事業的發展埋下巨大隱憂。基于此,本文就鐵路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檢修、管理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策略,以期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鐵路動車組;儀器設備;檢修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鐵路動車相關儀器設備的檢修管理水平直接決定著動車組列車運行的安全水平,檢修管理水平低下將造成相關儀器設備性能不良,使動車檢修出現較大偏差,造成動車帶故障上線運營的局面。因此,加強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的檢修與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鐵路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檢修、管理的現狀
1.檢修設備市場化程度低
檢修設備是鐵路動車組實施檢修維護活動的重要基礎,但當前只有極少數廠家從事動車組檢修設備研發及生產活動,導致檢修設備市場化程度較低,公司在購置檢修設備時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與此同時,檢修設備市場化程度低還造成相關廠家缺乏競爭意識,對檢修設備研發、改造的積極性缺失,最終造成檢修設備功能不先進、不齊全,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動車組檢修任務需要。
2.設備前期管理滯后
當前公司在設備前期管理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如購置檢修設備前未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在設備招標過程中對當前技術條件的考慮不足,導致所購置的設備功能與檢修實際情況并不十分相符。同時,在設備安裝調試方面,也存在安裝不嚴謹、調試不細致等問題,導致不必要的設備安裝缺陷,給設備后期使用造成不利影響。此外,我國鐵路動車事業起點高、發展快,但相應動車組檢修設備的發展比較滯后,在適用性、實用性等方面暴露出很多問題,這也給設備的前期管理設置了諸多障礙。
3.設備保養及使用不規范
現階段,公司對相關檢修人員提出了三好(管好、用好、養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的管理要求。但實際工作中,上述制度要求的落實效果并不理想,相關設備使用人員對設備不熟悉、不點檢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對于數控旋輪車床、輪輞探傷裝置、輪輞踏面檢測系統等重要儀器設備,部分檢修人員尚存在操作使用不規范的情況,不能正確實施性能試驗及標定活動。
4.設備檢修質量不可靠
首先,現階段鐵路動車組檢修任務十分繁重,但很多關鍵儀器設備的性能配置欠佳,加之當前普遍采用鉗工與電工相互分離的維修模式,進一步降低了檢修效率,導致現有的設備檢修能力滿足不了動車組檢修任務需要,甚至造成停臺檢修與鐵路運營在時間上相互矛盾和沖突的局面。其次,由于疏于對檢修人員的培訓管理,導致檢修人員的個人技術水平偏低,當面對一些高技術含量的儀器設備時,不能正常實施維修操作。
二、鐵路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檢修及管理策略
1.加強動車組生產企業的市場化管理
市場化是提高動車組檢修設備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動車組檢修設備市場準入機制,根據市場化操作要求對動車組生產企業加以規范化管理,營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氛圍,以此調動相關設備廠家積極性,促進動車組檢修設備的研發與改進工作。
2.強化設備前期檢修及管理
首先,相關鐵路部門應及早公布近期發展計劃或規劃,為設備廠家進行相關儀器設備的設計、研發預留時間和空間。同時,作為設備廠家,應當積極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并加強對其核心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借鑒,然后根據國內動車組檢修任務實際,對相關儀器設備進行本土化改造和再創新,一方面提高其功能的完善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檢修管理的便利性,使之能夠更好地滿足動車組檢修工作需要。其次,動車組應針對相關儀器設備進行充分的前期調研,具體應從設備規劃、選型、購置等環節入手,指派相關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并從工作需求、技術指標、性比價、功能全面性、性能穩定性等多個層面進行論證比較,得出最佳采購方案,防止出現設備性能不足或性能過剩等問題。再次,動車組應會同設計院、廠家、鐵路局等機構或部門,對基地遺留設備進行妥善處理,并確保相關設備驗收交接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加強與相關設計、施工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就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存在的設計缺陷提出改進意見,并督促施工方依據標準程序及工藝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活動,防止因設備設計瑕疵或安裝調試不當而妨礙其正常使用。
3.規范設備使用及保養
首先,應加大設備宣傳力度,樹立科學規范的設備操作及養護理念,嚴禁出現設備超負荷運轉、精機粗用等問題。其次,制定詳細的操作章程、點檢標準、明確設備自檢范圍與養護標準,促使設備使用人員嚴格按照章程、標準進行操作,保持設備的清潔性、安全性、整齊性。再次,定期進行設備檢查與評比,積極開展紅旗設備、崗位能手等活動,激發操作人員設備養護積極性,與此同時,細化設備管理職責,將設備操作、養護與操作人員的績效考核相掛鉤,使操作人員實現從“要我保養”到“我要保養”的思想轉變。
4.完善設備檢修及保養機制
首先,摒棄以往單一的計劃檢修模式,針對關鍵設備形成以可靠性為中心的預防性維修管理模式(RCM)。可以利用先進的狀態檢測技術,根據狀態監測、診斷結果,然后參照設備運作實情,掌握設備真實狀態及存在問題,科學確定檢修方案與時間,并針對性開展設備點檢及保養活動。其次,針對關鍵設備,可與廠家建立聯修聯保關系,前期由廠家負責設備檢修與技術培訓,中期由動車組與廠家共同檢修,后期實現動車組自行檢修。再次,引進設備診斷工程技術、計算機輔助維修等先進檢修技術,以縮短檢修時間與成本,提高檢修質量與效率。最后,動車組檢修不能僅僅采用事后檢修一種方式,也要做好定時檢修、視情檢修,后兩者均屬于預防性檢修,是建立在未停機維護的基礎上,3種檢修模式各有特點及意義,應視檢修具體情況采取最佳檢修方式。
5.加強人員隊伍建設
首先,加強設備操作培訓,使操作人員熟悉設備基本原理與構造,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設備操作與使用。其次,加強檢修培訓,尤其是數控、微控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實現“兩不”(不漏檢漏修、不違章作業)、“三懂”(懂設備構造原理、懂修理工藝、懂技術標準)、“四會”(會檢測、會修理、會分解組裝、會調試),切實增強檢修人員技能素質。再次,加強動車組相關管理、技術人員培訓,使之樹立正確的檢修、管理理念,掌握現代化的檢修技術,為動車組相關儀器設備的檢修管理提供充分的管理、技術保障。除此之外,還應改變以往“鉗、電分離”的設備檢修模式,積極開展“鉗、電合一”的人才培養工作,打造一批既懂機械又精通電氣的復合型設備檢修人才。
結語
加強動車組檢修設備管理是維護動車組高效穩定運作的關鍵。針對當前動車組檢修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從多方面入手,維持良好的檢修設備狀態,為實現動車組良好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伍志丹.淺述動車組專用檢修設備技術[J].科技風,2014(7):91.
[2]高靜濤,劉佳,秦傳鑫.動車組運用檢修設備管理探討[J].中國鐵路,2015(6):22-25.
[3]賈魯男,郭超,張旭.對鐵路動車組輪軸檢修工藝及裝備的探討[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6(4):2.
[4]馬堃.提高動車組車下設備安裝質量的策略探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