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涵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作物的產量上比較多。在土地的需求上也越來越多,所以,在生產生活中促進小麥秸稈還田低碳農業措施的推廣,通過對田間進行試驗,研究小麥秸稈還田對大豆幼苗生長和成熟期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本文主要圍繞麥秸還田的問題,分析麥秸還田產生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提高麥秸還田大豆的產量。
關鍵詞:麥秸還田;大豆;產量
中圖分類號:S14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農作物秸稈產量巨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的農作物秸稈產量達5.8億~6.5億噸。農民基本上會把秸稈進行燃燒,在燃燒秸稈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其他,排放到大氣中造成一定的勿擾,加快了土壤有機碳的分解,使農業碳循環能力差,沒有達到國家農業部門的要求,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其實農作物秸稈富含多種養分和生理活性物質,在農業生產中實行秸稈還田,可以改善農田土壤的狀況,該土壤補充養分,可以使土壤變得肥沃,提高土壤的生物有效性,進而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秸稈的使用還可以減少對化肥的使用,可以減少對土地的破壞。農民也可以避免多次翻耕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節能減排降耗的的要求。能夠把農業廢棄物再生利用,變廢為寶發展低碳農業,給我國農業的發展提出新的思路。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秸稈重復進入田地中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使堿解氮的含量有所提高。在農作物化肥的使用中主要是磷、鉀的成分,而秸稈的多次運用可以增加土壤中磷、鉀的含量。
多年來,學者們對秸稈還田及其影響進行多角度研究,探索農作物秸稈資源循環利用的途徑。為促進小麥秸稈還田低碳農業措施的推廣,農村技術員可以與農民多進行交流,把麥秸還田的經驗傳授給農民,讓農民可以在低碳農業中實現大豆的增產。
一、麥秸還田的原理及方式
麥秸還田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不容易直接做成飼料的麥秸、玉米桿、水稻稈等直接施到田地中或者是把麥秸集中起來進行堆積腐熟之后在施入到田地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麥秸還田實際上是能量轉換的一個過程,把看似廢棄的事物變廢為寶,促進農作物的生產。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消耗能量,也需要在生長過程中及時的補充能量,可以通過對水分、肥料、熱量進行調節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麥秸中含有大量的新鮮的有機染料,把它放到農田中,經過一定時間的腐熟作用,就能夠轉化為有機物質和營養成分。麥秸還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性狀,釋放出相應的鉀、磷成分。麥秸還田可以減少農業生產中的用水問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節省成本,這樣的形式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得到農業部門的重視。
麥秸還田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分為以下五大類型,一是秸稈粉碎翻壓還田,把整個的秸稈進行粉碎,把它放入到農田中與農田一起翻耕,有利于促進土壤吸收養分。二是堆漚還田,把麥秸集中堆放到一起,經過一段時間麥秸就會腐熟然后再把它投放到田中,這樣能夠更好的釋放養分。三是麥秸覆蓋還田、四是焚燒還田、五是過腹還田。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改善土壤的情況,把麥秸中的營養成分留到土壤中,有利于減少化肥的使用。
二、麥秸還田產生的影響
麥秸還田在一定程度上是屬于培養肥料增產,在減少麥秸燃燒所產生的大氣污染問題,還能夠使其在土地的運用中增肥增產。麥秸還田能夠增加土壤中有來沒有的有機物質,能夠改善土壤貧瘠的情況,使土壤能夠更松軟,空隙比較大能夠使農作物更好地與土壤進行接觸,促進大豆根部的發育。
麥秸還田除了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定的消極影響,那就是在麥秸還田的過程中,雖然能夠使大豆增產,但是在方法的使用上如果不當,就會導致土壤有害病菌的生成,導致農作物在幼苗的投放中,出現少苗的情況,也會加重農作物的病蟲害。所以,在麥秸還田的過程中要注重方面,采取恰當的方式才能給個使麥秸還田起到積極的作用,得到還田的效果,提高大豆的生長和產量。
三、提高大豆生長和產量的策略
(一)及時補充水分
在麥秸還田后,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麥秸還田對當前大豆的培育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比如大豆的出苗率和苗期生長都會有所提高。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對小麥秸稈還田時,要多對該土壤進行水分的補充,多次澆水有利于大豆前期出苗率及幼苗生長狀況,通過對比可知,沒有多次澆水的小麥秸稈還田大豆生長的速度比較緩慢。由此可見,充足的水分可以加快小麥秸稈營養物質的釋放,使小麥秸稈能夠把營養物質保存在土壤里,從而促進大豆幼苗的生長。
(二)對麥秸還田的土地,進行適當的施肥
在農作物的培育上,除了要澆充足的水還要對土地進行施肥。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養分,讓植物能夠更好地的生長。大豆幼苗的生長就需要汲取化肥的養分,通過日照、光合作用促進植物更好地生長。雖然麥秸還田會產生一定的養分,但是對于土壤過于貧瘠的土地還是可以適當的進行施肥,保證土壤的肥沃性。在農作物的實際培育過程中,農民要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進行施肥,當麥秸中的養分達到很高的程度嗎,就不需要施肥免得造成土壤的富營養化。
(三)根據土壤條件,采取不同培育方式
麥秸還田對于大豆的生長而言,能夠改善土壤水氣熱狀況和物理性狀,調節與補充土壤養分供給。對于麥秸還田的土質可以進行化肥的培育來改善土壤,改善當前土壤情況,提高土壤的產能,促進大豆更好的生長,改善大豆產量性狀,進而增加大豆產量。對于過量麥秸還田,農民可以向技術人員請教,對農田進行調節,減輕過量秸稈的負效應,降低秸稈還田對農作物的不良影響,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在對大豆的培育過程中,要注意與當地農田的土壤實際情況相結合,有針對性的進行調節,促進大豆的生長與產量。
結語
綜上所述,麥秸還田對大豆的生長和產量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讓麥秸還田后土地大豆產量提高,就要善于利用秸稈對農作物的影響,改善土壤培育化肥,提高大豆的產量。
參考文獻
[1]朱麗君,李布青,施六林,等.小麥秸稈還田對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初探[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9):123-128.
[2]丁文俠.大豆田間覆蓋麥秸增產效果及技術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