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波



摘 要:小型工程船舶由于其經常性地停靠碼頭或其他船舶,通常會安裝錨穴,將錨收存在船體以內。而錨鏈筒、錨穴的設計是一個復雜的三維變化問題,傳統的利用木模拉錨實驗來確定其最終位置的設計方法非常繁瑣,采用Rhino三維軟件輔助設計小型工程船舶的錨鏈筒、錨穴,能夠大大縮短設計周期,節省設計成本。
關鍵詞:錨鏈筒;錨穴;三維設計
中圖分類號:U674.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Small engineering vessels often dock at wharf or to other ships and are usually equipped with anchor recesses to store anchors within the hull. However, the design of hawser pipe and anchor recess is a complex three dimensional cas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which determines the final location by wooden anchoring model test is very complicat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small engineering vessels hawser pipe and anchor recess with the 3D software Rhino and it is easy, accurate, shortens the design cycle and saves the design cost.
Key Words:Hawse pipe;Anchor recess;3D design
1 前言
錨鏈筒、錨穴是船舶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錨的收存裝置。其中錨鏈筒位于甲板和錨穴之間,用于錨干的收存;錨穴位于錨鏈筒下出口和外板之間,用于錨爪、錨臂、錨冠等的收存。
船舶首錨的錨鏈筒一般設于首部的兩舷處,其上端出口一般位于主甲板或首樓甲板上,下端出口一般位于首部的外板處,對于設有錨穴的船舶,錨鏈筒下出口位于錨穴頂板上。錨鏈筒的形式和結構與船型、錨機、掣鏈器的形式等有著密切關系。通常按照錨鏈筒與水平面的夾角大小可以分為陡峭式和平斜式兩種,其中陡峭式錨鏈筒在起錨的過程中更容易將錨拉進錨鏈筒,因而應用更加廣泛。
錨穴又稱錨龕,是位于船舶首部兩舷外板上的用于收存錨的龕狀結構。對于客船、油船、港口船、拖輪、供應船及漁船等船型,由于其經常用首部停靠碼頭或其他船舶,此時突出于船外的錨容易造成碼頭或其他船舶的損壞,因此這些類型的船舶通常設置錨穴,將錨收存在船體以內。對于高速船來說,采用錨穴后,除了可以對錨起到保護作用外,還能減少波浪對錨的沖擊而產生的浪花,進而緩解因此引起的航行阻力的增加。另外,設置錨穴對船舶外形的美觀性也有一定的作用。根據其形狀和結構特點,錨穴可分為明式、暗式、馬蹄形、傘形等幾種,其中明式錨穴可以看到整個錨爪,而暗式錨穴只能看到錨冠的端面。
2 錨鏈筒錨穴設計
2.1 錨鏈筒
錨鏈筒一般由筒身、甲板錨鏈筒口和舷側錨鏈筒口組成,其位置的確定是錨泊系統設計中的關鍵。通常,錨鏈筒位置的設計應滿足以下條件:
(1)拋、起錨的過程應順暢,即錨能夠依靠其自重無阻礙地從錨鏈筒拋出,也能在船舶向任一側橫傾5°范圍內的起錨過程中不卡住首柱或船體并且無阻礙地進入錨鏈筒;
(2)被拉進錨鏈筒的錨,其錨爪應貼緊外板或錨穴后板,錨冠貼緊錨唇;
(3)錨鏈筒的長度應能足以收存錨柄,并使錨鏈轉環位于導鏈滾輪之前;
(4)甲板和舷側的錨唇在錨鏈通過處應設有足夠大的圓弧,以減小應力;
(5)錨鏈筒下出口中心位置不應使錨鏈筒穿過兩層甲板。
錨鏈筒上、下出口的位置確定了錨鏈筒的位置。上口位置一般根據錨機的參數、掣鏈器的位置和尺寸以及甲板布置情況等決定;而下出口位置的確定相對復雜。假設側視圖中錨鏈筒中心線與鉛垂線的夾角為α,平面圖中錨鏈筒中心線與船體中心線的夾角為β。
根據經驗,α取值一般在35°~45°范圍內為宜,α值小則拋、起錨操作方便,但錨鏈筒會相對較長,這一點對于空間緊湊且設有錨穴的小型工程船(如拖輪、小型工作船等)較為重要;但α太小會造成錨鏈筒下口較低,對于有球鼻首的船舶來說,拋、起錨時錨容易距離球鼻首過近。β 值一般在5°~15°為宜,對于有球鼻首的船舶一般到20°~25°。對于設有錨穴的船舶來說,選取α和β值時應盡量保證錨鏈筒中心線垂直于錨鏈筒下出口所在高度處的水線,這樣有利于順利地拋、起錨。
錨鏈筒的內徑D可按式(1)或(2)確定:
2.2 錨穴
錨穴的尺寸和大小應根據具體選用錨的規格來確定,錨在錨穴中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在各方向上留有10%~20%的富裕度為宜。另外一個重要的參數是錨鏈筒中心線和錨穴底板的夾角,為保證錨與錨穴底板的貼合度,該夾角應稍大于錨的最大張角,以5°~10°為宜。
3 Rhino在小型工程船錨鏈筒錨穴設計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錨鏈筒和錨穴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往往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初步設計出錨鏈筒和錨穴的位置、形狀和尺寸,再制作木模進行拉錨實驗,并根據實驗結果對初步設計的方案進行修改,這樣經過多次實驗和方案調整,最終得到滿足要求的設計方案。在此過程中,每次方案的修改都需要重新制作木模,重新進行拉錨實驗,造成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不難發現,傳統錨鏈筒錨穴設計難度大,是由于傳統的設計均采用二維的圖紙設計,很難同時在三個方向上控制錨鏈筒錨穴的變化,也不利于直觀地觀察錨鏈筒、錨穴參數的變化所帶來的效果。隨著三維設計軟件的廣泛運用,空間位置復雜的錨鏈筒、錨穴的設計也可以變得更加直觀和準確。
Rhino是美國Robert McNeel & Assoc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NURBS曲線的三維造型軟件,其操作非常簡單,操作過程和習慣與AutoCAD十分相似,而且其NURBS曲面適合船體外殼的建模,因此,運用Rhino來輔助設計船舶的錨鏈筒、錨穴顯得很合適。本文將以一艘38 m多用途工作船為例,來說明Rhino在小型工程船錨鏈筒、錨穴設計過程中的應用。
按照規范,計算出舾裝數后,選取合適類型和規格的錨和錨鏈,并初步確定錨鏈筒的長度和直徑。對于38 m多用途工作船,選用780 kg短干霍爾錨,錨鏈筒直徑定為14 in。然后,在Rhino中導入該船首部肋骨型線和必要的特征線,建立首部三維模型,并根據錨機參數、掣鏈器布置等確定錨鏈筒在甲板處的上口位置。為了保證錨與錨鏈筒錨穴的貼合度,單獨建立錨鏈筒和錨穴的模型,并將所選取錨的三維模型插入其中,校核三者的貼合狀態,并不斷調整錨鏈筒與錨穴底板的夾角,使錨與錨穴達到最佳的貼合狀態,如圖1所示。
此時,可以將達到滿意貼合狀態的錨、錨鏈筒、錨穴作為一個整體,即保持三者的相對位置不變,以錨鏈筒上口為基準點,將其移動至建好的首部船體模型之中。不斷調整錨穴相對船體外板的位置,以及錨鏈筒的α和β角,使錨穴在一個合適的位置連接到外板上,滿足順暢拋、起錨的要求,并保證錨鏈筒有足夠的長度。將調整到合適位置的錨鏈筒錨穴與船體外板面進行剪切、延伸等操作,最終得到完整的錨鏈筒、錨穴模型,并對需要的連接位置進行圓角處理,如圖2所示。
采用此方法,不僅使錨鏈筒、錨穴的設計更加直觀化,而且從三維模型中可以直接截出錨穴和船體在任何方向的精確剖視圖的輪廓,在此基礎上能夠更方便地完善詳細的結構圖紙,如圖3所示。當然,也可以直接在模型中建立出錨穴周圍的結構,直接在模型中優化此處的結構布置,防止后期放樣過程中出現難以施工等問題。
4 結語
Rhino軟件可以簡化船舶錨鏈筒錨穴的設計步驟,而且在設計過程中便于修改,減輕了設計者的工作強度,提高了設計效率。結合Rhino的輔助設計,可以直觀地觀察到錨鏈筒和錨穴的貼合度,提高了設計的精度,為后期的拉錨實驗和木模制作提供了更為有效的依據,節省了后期設計、施工的時間和成本。如果設計者經驗足夠豐富,或者結合拋、起錨的計算機三維仿真實驗,甚至可以省去后期的拉錨實驗。
參考文獻
[1]畢偉光. 33m 拖船錨穴的設計與制作[J]. 江蘇船舶, 2007, 24(2).
[2]鄭永堅. 300kN 起錨艇錨穴設計體會[J]. 船舶, 1994 (4).
[3]陳金發. 船舶錨鏈筒的設計和放樣[M].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78.
[4]劉貴杰, 王猛, 張蘭昌, 等. 船舶錨系三維建模及拉錨試驗的仿真分析[J]. 船舶工程, 2009, 31(3).
[5]張國震, 汪保華. 方形錨穴幾何要素的確定[J]. 造船技術, 1981,(5).
[6]馮京京. 淺談 Rhino 軟件在錨泊輔助設計中的應用[J]. 船舶設計通訊, 2008 (2).
[7]舒根泉. 船舶錨鏈筒布置設計[J]. 船舶設計通訊,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