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
12月7~9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廣東造船工程學會協辦、廣州市奧馳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隆重召開。本次展會吸引了中國、美國、德國、韓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800余家企業聯合參展,來自航運、海洋石油、海洋工程、造修船等領域及海軍、海警等政府部門萬余名專業客戶和觀眾進場觀展。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方書甲、荷蘭海事設備協會創始人和國際海事顧問漢克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郭大成會長和漢克顧問先后為開幕式致辭。
全面展示行業最新科技
本屆海事展展示了航運、海洋石油、海洋工程、造修船、港口等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由國際展區、船企展區、船用設備展區、海洋工程裝備展區、航運服務展區、智能制造展區、船用先進材料展區等10多個展區組成,涵蓋了海事業上下游產業鏈,是船舶行業在海事技術、經貿洽談、船舶融資、規范規則、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橋梁。
國外參展的知名企業有Panasia、Seowon Technology、Haesung Enterpris,國內則有廣船國際、中船黃埔文沖、華南船機、中船650設計院、中遠船務、廣新海事重工、玉柴、瑞松科技、東莞凱力等船舶企業。這些參展商推出了包括船企、船配等在內的行業最新技術、產品,如廣船國際、中船黃埔文沖展示了冰區極地運輸船、新型護衛艦、巡航救助船等明星產品。郭大成會長等領導在巡館時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系列論壇引爆新理念大碰撞
展會同期舉辦了主題為 “協同發展、構建競爭新優勢”的“2016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促發展論壇”。本次論壇由“主旨論壇”和“2016船舶及海工智能制造應用大會”、“2016船用先進材料應用發展大會”、“第二屆海洋工程技術論壇”、“第三屆中國綠色船舶技術高峰論壇”、“2016熱點船型發展趨勢和市場展望交流會”、“2016豪華郵輪內裝大會”、“2016中國修船年度論壇”7 個平行分論壇組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和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文珊等50多位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的嘉賓作了專題演講。
郭大成會長在論壇上指出,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把企業創新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二是把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三是把培育市場新動能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四是把強化政產學研用作為轉型升級的引領性。五是把優化產能結構作為轉型升級的硬任務。上海兆祥郵輪科技集團董事長莊兆祥指出,中式豪華郵輪的制造是全面落實和實踐“供給側”經濟改革的新型戰略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提出“突破豪華郵輪的制造”的體現。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裝修就是船舶產業的突破。這些論壇涉及海事業的方方面面,傳遞了行業最前沿技術、理念、經驗和信息,極具前瞻性和實用性,深受科技工作者和業內人士歡迎。據統計,共有1500多人參加論壇,場場爆滿。
《廣東造船》互動展商共話未來
展會期間,本刊編輯深入展商中間,向他們派發雜志,并采訪他們探討會展成效和行業未來。他們雖然對行業的持續低迷略表無奈,但話語中透露著依然不變的信心與執著,讓人不僅感動,而且更加充滿希望。
廣州中船文沖船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銀華:
現在修船市場相當低迷,主要原因除了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就是造船業不景氣導致很多分流人員向修船領域擠。本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轉型,積極向雙燃料船、LNG船、FPSO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的維修改裝轉變。這次會展相比上海展有些細節還有待改善,如人流數據沒能及時統計出來、展臺布展時效慢等。其實,行情越不好,通過海事展獲得商機是越有機會的。
廣東海科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監劉寶龍:
我們公司主要代理海洋地質鉆探裝備,由于國際油價低,這兩年也比較難做。廣州海事展總體人氣還是不錯的,來我們展們咨詢的不少,特別是一些老客戶都過來了。本屆會展管理還好,但區域性較強,國外知名品牌和企業參展不多。
南京京迪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徐信夢:
我們公司是海上寬帶衛星通信的服務商與船舶通訊設備制造商。這是一個新興產業,我國自去年才開始逐漸關注這塊市場,是很有前景的行業,但船市整體不佳,加之業內認知度不高,所以目前市場一般。這屆展會整體還算過得去,但展商、客戶和觀眾感覺比上屆少。
中天科技裝備電纜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盧軍軍:
我們這次參展產品主要有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各種船用電力通訊控制系統使用電纜。電纜行業現在市場飽和而競爭激烈。這屆展會組織、人氣都不錯,尤其是系列論壇是一亮點,但規模不夠大,參展船廠、船配企業居多,船東、高等院校和船級社少。
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沈東兵:
這次我們帶來了曾在船廠廣泛應用的機器人吊環焊接工作站、智能焊接管理系統等產品。現在造船市場不好,也直接影響了船舶自動化裝備行業,但正是低迷時期更能讓人冷靜下來,使我們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提升。這幾天來我們展位咨詢的人不少,也有些客戶表達了購買意向。這次會展最大創新是實行停車位收費優惠。
廣州海工船舶設備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羅杰洪:
公司主要自主研發生產船用舵機和錨機、絞車、小艇回收系統等甲板機械。本行業去年相對好做些,今年遇到了冷市。這屆展會雖然人流比上屆少,但來我們展位的不少,尤其是來了很多老朋友。
廣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部長助理張振宇:
我們帶來了公司主打產品110米長的冷藏船,另外還有PSV、平臺輔助船和拖輪等海工產品。海工行業今年已是冷到了冰點,本公司為此向特種船拓展,取得了較好效果。這次展會相對于華南地區算是做得不錯了,但80%展商都是下游的設備廠商,這對于經貿成效不大。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國內銷售部副經理黃振奎:
玉柴公司擁有27大系列微、輕、中、重型柴油發動機和氣體發動機,而船用發動機占比相對較小。近年來,發動機尤其是船用發動機行業因為大環境不景氣而走得較為艱難,目前公司業務量增長最大的是卡車發動機。這次我們主要帶來了8CL、6CL等最新一代船機實品。這次會展感覺更多像是兩廣海事展,船東和核心廠家、客戶都比較少。
上海駟博集團總經理陳巍:
公司主要從事開發生產船舶自動化設備,這是一個高技術且前景廣闊的領域,但目前因船市不佳而同樣陷入困境。這次我們參展產品有機艙監測系統、主機遙控系統、配電系統等。這次展會組織不錯,一屆比一屆更專業,但展商比上屆少,尤其是大品牌更少,建議今后更多利用好區域優勢打造成有特色的海事展。
福建伊斯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楊智元: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船舶通信導航這塊,這次帶來了GPS導航儀、ARS船載終端、AIS手機等產品。對這次會展主辦方還是比較滿意的,來咨詢、參觀的人也不少,并且有些客戶還和我們達成了有意向合作。
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經理張策: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海工平臺和船舶制造,基于近年海工和常規船型市場低迷,我們及時向綜合地質調查船、應急響應救援船等特種船進軍,如這次帶來的牲畜運輸船做得很不錯,有效地抵御了市場蕭條帶來的下滑趨勢。這次公司是第一次不以集團的形式參展,收到了明顯效果,有很多人都過來交流、洽談,并且有一些客戶表達了合作的意向,更難得的是很多業內老朋友都借此機會過來問候、溝通,進一步增進了彼此交情。這次展會人氣指數是比較高的,特別是郭大成會長的巡視給我們展位帶來了很大人氣。我參加過的一些國際知名度很高的海事展如休斯頓OTC海工技術展覽會在這方面還不如廣州展。美中不足的是希望今后主辦方通過一些優惠辦法吸引更多船東參與到會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