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邸凌月
軍工板塊情緒高漲行業龍頭成為首選
本刊記者 邸凌月
當前軍工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區間中下部,板塊仍將呈現出階段性行情;裝備升級將大幅度刺激部隊加快置換或列裝新型裝備,持續上漲的市場需求將拉升軍工板塊整體業績。此外,資產證券化、業務重組等具體措施紛紛落地,將為軍工板塊長期發展提供體制、制度支撐。
地緣政治危機加劇,軍工板塊再度引發資本市場關注,更在8月4日成為唯一上漲的行業。
對于該行情是否會持續等問題,券商稱,當前軍工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區間中下部,板塊仍將呈現出階段性行情;裝備升級將大幅度刺激部隊加快置換或列裝新型裝備,持續上漲的市場需求將拉升軍工板塊整體業績。此外,資產證券化、業務重組等具體措施紛紛落地,將為軍工板塊長期發展提供體制、制度支撐。
中國外交部8月2日發布《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之后,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中國6個國家部委和機構先后就印方越界事件發聲,披露印方非法越界的性質,并強調中國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己的正當合法權益,同時,疊加進一步發酵的朝鮮半島、南海等地緣政治事件,軍工板塊再度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上周五(8月4日)軍工股迎來久違的拉升行情,按申萬行業統計,全行業45只個股中,航天發展、中航高科、航天電子、中航黑豹、航天通信和中直股份當天封漲停板,另有24只股票漲幅在5%以上,如洪都航空、北方導航,軍工B盤中也觸及漲停。
這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涌入,龍虎榜數據顯示,8月4日,航天電子前五大買方分別為中信建投杭州慶春路營業部、機構專用、光大證券股寧波甬江大道營業部、中信證券杭州文三路營業部和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成交金額分別為7459.32萬元、6376.29萬元、5234.24萬元、4353.68萬元和4532.18萬元,合計2.8億元。其次是中航黑豹,前五大營業部合計成交2.6億元,隨后是航天發展,為0.81億元。
投資機會方面,中信建投始終認為,中國周邊局勢緊張呈常態,即使緊張升級也不會爆發戰爭。局勢緊張僅對板塊構成短期刺激,不會帶來持續性行情,也不是影響軍工板塊的關鍵因素。
然而,下半年,軍工行業內外影響因素逐漸向積極方面演變。當前軍工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區間中下部,板塊仍將呈現出階段性行情,三季度機會或更大;由于板塊內部分化加劇,低估值、高成長的公司將率先反彈,建議標的兩極配置(產業鏈龍頭+優質民參軍),首選國家隊龍頭。
民生證券認為,中印邊境爆發沖突可能性在升溫,鑒于24小時內6次警告,我方密集發聲對印軍非法越界強硬回擊,洞朗地區局勢趨緊。因此,主戰裝備列裝迎來高峰期,海軍以航母為主的大型水面艦艇編隊建設、空軍以殲20、運20、直20為主的主戰機型建設、陸軍以體制調整為主的裝備部隊換裝都在持續推進。
另外,軍工指數目前動態估值79倍,處于2015年以來的底部,機構在此點位持倉較少。
招商證券則表示,在當前市場更加看重業績和確定性的背景下,事件的催化僅是一方面,且具有不確定性,更主要的還是要尋找軍工板塊的確定性。
一個確定性是軍工板塊的基本面持續向好,軍費保持穩定增長以及軍費結構的調整,保證了軍工裝備的投入的持續較快增長,航空裝備最值得關注。另一個確定性是上半年軍工板塊經歷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雖然整體估值仍然較高,但是考慮到行業分化,一些軍工龍頭和白馬的估值也逐漸趨于合理,未來隨著業績的增長以及資產的注入,估值還會進一步消化。
中航黑豹(600760):公司于2016年底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擬購買資產的預估值為79.8億元,此后,公司將剝離盈利能力較弱的資產,同時實現核心防務資產的注入。
沈飛集團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8.5億和167.3億,2016年增速為20.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39億、5.27億,2016年同比增速為20%,沈飛作為航空防務裝備主承制商之一,未來發展前景強烈看好,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中直股份(600038):2016年,公司在民用直升機領域實現“兩機取證”(AC311A、Y12F)、“兩機首飛”(AC312E、AC352)、“一機初步設計評審”(AC312C)等,而且各型直升機銷售穩中有進,主打產品逐步站穩市場。2017年,公司將瞄準政府采購、通航運營、外貿出口三大市場,全力搶抓訂單,并實現“兩機取證試飛”(AC312E、AC352)、“一機試驗”(AC313A)。
航發動力(600893):新央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已經于2016年正式成立,相當于把發動機提高到了國家層次,擺脫對飛機的依附,有望從體制上改善航空發動機的發展環境。
公司是國內主戰機型發動機國內唯一供應商,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公司產業平臺和資本平臺地位凸顯,近幾年主營業務保持增長趨勢,未來預計將不斷提速。
中航飛機(000768):運-20運輸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預計總需求將達到400架,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作為運-20的主承制商,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將有力支撐公司業績。
公司同時是民機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承擔了ARJ21飛機的機翼、機身等85%以上的零部件制造,是新舟系列飛機的總裝單位,大型客機C919和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
航天電子(600879):公司主營收入構成中以航天國防電子業務為主,營收占比超過60%,利潤占比超過70%。另外,公司成功中標警用無人機系統采購項目,實現了警用市場領域的重要突破;小型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成功中標海洋環境監測項目,奠定了無人機系統產品進入國內海洋應用領域的重要基礎。
資本運作方面,公司2016年10月注入大股東旗下慣導、電纜資產,并完成募集配套資金增強主業、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