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啟威 章求征 侯本鋒 王波飛(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陸上油田作業區,河北 唐山 063299)
探究水驅特征曲線在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中的應用
幸啟威 章求征 侯本鋒 王波飛(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陸上油田作業區,河北 唐山 063299)
提高采收率屬于油田開發工作的根本目標,而想要提高采收率是建立在探索剩余油分布的前提下。利用現場多種調整手段實現的。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水驅特征曲線在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應用,旨在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水驅特征;采收率;剩余油
當前,國內和國外普遍使用的方式就是使用靜態和動態結合的方式,多個學科技術合作探索宏觀剩余油分布特點。實際上就是將開發地質視角當作切入點,深化對于油田開發時油藏地質特點的了解,同時結合油藏動態監測以及數值模擬這些核心技術開展整體的專研,進而實現規定時間和數量以及預估油藏不同層次范圍當中剩余油數量以及分布的目標。但是針對基礎資料不多,同時由通過很多次改變,油水分散十分復雜,數值模擬基礎不良的實際情況,采用水驅特征曲線,直接使用體現油藏總體因素影響的油田生產數值,計算出非橫向,每個砂體的采收率,對于每個砂體水驅開發的效果進行評價,弄清每層剩余油分布和平面單井水驅油效率以及剩余油分布的情況。進而能夠防止由于資料不多,地質模型不夠精確,擬合難度較大這些環節產生的誤差,能夠清晰的表述剩余油分布情況,同時提出了可行的詳細手段方式[1]。
非橫向油剩余分布,第一點,對于油井累產油量實施劈產,將油井產量分劈到每個砂體,之后將每個砂體開發的數值計算出來,對于每個砂體開發的效果進行評價。觀察每個砂體含水和采出程度的曲線,觀察圖一,能夠了解到33擁有著最佳的開發效果,21砂體適中,32砂體效果最差。

圖一某開發斷塊各砂體含水與采出程度關系圖
水驅特征曲線對于每個砂體開發效果進行評價,觀察每個開發獲得的數值可知,每個砂體均已經進入到特高含水期,所以,可以使用水驅特征曲線預估它的水驅可采儲量,水驅可采儲量的范圍和采收率,還有剩余可采儲量和水驅動用儲量這些數據,進而對于開發的成效進行評價。觀察計算結果能夠發現,33的效果最佳,水驅控制程度已經超過97%,而21砂體適中,水驅控制程度達到90%,最差的就是32砂體,其水驅控制程度只有39%,但是因為32砂體儲量豐度不高,14的儲量特別小,只達到了18×104t。所以說,21砂體擁有巨大的潛力,33砂體潛力也不錯,基于非橫向的視角去看,21和33之后將是下步挖潛的重點砂體[2]。
平面井間剩余油分布,使用水驅曲線計算每個單井水驅動用儲量和水驅可采儲量以及采收率,還有剩余可采儲量和水驅儲量這些數值,通過這個評價每個單井開發效果,同時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編制單井下一步改進手段,依照井網改進程度和注采對應率的實際情況,應該及時的改變注采井網,強化注水的過程中,應該率先轉注余下的水驅動用儲量不高,或者是水驅采收率不高,再者就是剩余可采儲量不高的井。
轉聚合物驅,通過觀察圖一,我們可以發現33砂體的井網已經趨于完善,水驅掌控程度以及達到97%,注水開發的效果相對較好。剩余油重點是由微觀分散的形式存在的,在改變注水提升采收率程度方面已經極小,所以,應該思考加入聚合物,加強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流度,提升涉及到的體積,進而達到加強采收率的目的。
轉油井當作注水井點,變化液流的走向,實際上變化液流的走向相當于是改變注入水在油層當中之前穩定注水過程中構成的特定的水流方向,將高含油區的原油驅出來,在微觀方面變化滲透的走向,引發水相滲透率的改變,進而加強可以流動油的飽和程度,進而實現優化水驅油的目標。例如,21這個砂體的水驅控制程度是90%,應該進一步強化水驅效果,總體井網,注采相應和單井水驅的效果,轉注余下的水驅動用儲量不高,或者是水驅采收率不高,以及剩下的可采儲量不高的油井當作注水井,進而調整液流的走向,改善水驅效果和采收率。
經過每個砂體水驅曲線計算,能夠定量的評價非橫向砂體使用情況和水驅效果,依照剩余水驅控制儲量豐度,明確下步挖潛的主力砂體。針對水驅控制情況,確定應對方式的大致方向,對于水驅程度極高的層,應該進行三次采油,進而提高采收率。針對那些水驅程度較低的層,應該采取強化水動力學的方式提高采收率。
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水驅特征曲線在特高含水油藏加強采收率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1]梁保紅.特高含水期水驅特征曲線拐點時機判別新方法[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5,05:103-106.
[2]侯健,王容容,夏志增,邴邵獻,蘇映宏,王華.特高含水期甲型水驅特征曲線的改進[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