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際帆 王春平(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廣東 廣州 510308)
集約化養豬場養殖廢水處理工程實例
陳際帆 王春平(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廣東 廣州 510308)
廣東省某集約化養豬場養殖廢水處理工程設計處理能力為300t/d,采用“沼氣池(厭氧池)-兩級A/O-沉淀池-人工濕地”工藝,運行以來,出水水質達到了廣東省地方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09)的珠三角地區標準,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養殖廢水;兩級A/O;組合工藝
廣東省某集約化養豬場地處山區,母豬存欄量3000頭,豬苗出欄量每年20000頭,每日排放養殖廢水約250m3。養殖廢水的有機污染物濃度較高,主要污染物指標為CODcr、BOD5、SS、氨氮和惡臭等,采用“沼氣池(厭氧池)-兩級A/O-沉淀池-人工濕地”工藝后出水達到了廣東省地方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09)的珠三角地區標準,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本工程采取干清糞方式,把豬糞與豬尿及沖洗水分開處理,豬糞處理后制成肥料賣給周邊果農,剩下的污水經調節池進入組合工藝處理后達標排放。
1.1 廢水水質與排放標準
廢水水質與排放標準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與排放標準
1.2 設計處理能力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的要求,該工程設計處理能力300m3/d,實際進水量根據季節不同在210~260m3/d之間波動。
2.1 工藝流程及說明
圖1 組合工藝流程圖
養殖廢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CODcr高、氨氮高、SS高,一般采用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1-4]。該集約化養豬場根據廢水的實際情況和排放標準要求,采用“沼氣池(厭氧池)-兩級A/O-沉淀池-人工濕地”工藝,組合工藝流程見圖1。
表2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養殖廢水先經格柵池截留雜物后,再經固液分離自流進入調節池中,糞渣進入堆肥場內發酵;調節池調節水量,對廢水預酸化,混合液經提升泵均勻輸送進入大型沼氣池中。廢水在沼氣池進行深度厭氧反應,大量去除CODcr,BOD5,生成的沼氣通過沼氣發電機組進行發電,供應場區用電。經過沼氣池厭氧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一級反硝化池中進行缺氧反硝化處理;經過一級反硝化處理后進入一級硝化池,在一級硝化池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利用污水中的溶解態有機物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將其轉化成CO2和H2O的形式釋放出來;經硝化處理后的混合液再次自流進入二級反硝化池中,深度脫氮除磷,之后再進入二級硝化池,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硝酸鹽,同時聚磷菌進行好氧吸磷,剩余的有機物也被好氧菌氧化。經二級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進入中沉池內,由水壓重力作用進行泥水分離。沉淀下來的高濃度活性污泥由氣壓回流至一級反硝化池前端,循環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上清液進入斜管沉淀池中,投加絮凝劑進行化學反應,沉淀下來的污泥外排至污泥濃縮池中,廢水自流進入人工濕地,進行深度脫氮除磷后,達標排放。
2.2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見表2。
本組合工藝每天24小時連續運行,根據當地環保局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人工濕地出口取樣,監測結果(平均值)表明該系統運行正常。水質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水質檢測結果
該工程總投資為230萬元,運行費用主要是電費,藥劑購置費和人員費,其中沼氣發電最高可以抵消50%用電,處理成本大約為2元/m3廢水。
廣東省某集約化養豬場采用“沼氣池(厭氧池)-兩級A/O-沉淀池-人工濕地”工藝對其養殖廢水進行處理,長期的運行檢測結果表明,出水水質達到了廣東省地方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613-2009)的珠三角地區標準,所產生的污泥可用于附近農業生產施肥,所產生的沼氣也可用于場區用電,工程的實施保障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1]陳永興,眭光華.養豬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6,43(21):126-127.
[2]吳振民.高濃度養豬廢水處理工藝研究[J].農業與技術, 2016,36(10):113.
[3]潘松青,徐穎,吳杰,等.A/O生物膜-活性污泥復合工藝處理養豬場沼液研究[J].中國沼氣,2016,34(4):19-24.
[4]唐智洋,江云,紀榮平.生物接觸氧化-滴濾工藝處理水產養殖廢水的效能研究[J].環境工程,2016,34(8):50-57.
表3
GBZ/T 160.43-2004標準中聯苯的方法精密度相對標準偏差為3.5%~6.3%,通過試驗得出精密度相對標準偏差為0.67%<3.5%,滿足標準要求。
按照標準GBZ/T 160.43-2004中的方法對聯苯檢測進行的方法驗證試驗,其標準曲線、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均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說明該方法適用于工作場所聯苯的測定。
參考文獻:
[1]GBZ/T 160.43-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測定多苯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