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敏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石家莊 050051)
石家莊市開展“旅游下鄉”活動調查研究及對策分析
王利敏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石家莊 050051)
石家莊市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多數旅游景點分布在偏遠落后的地區,從整體上看石家莊市的旅游行業發展滯后,如何推動石家莊市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石家莊 旅游下鄉 對策
石家莊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東接衡水,南連邢臺,西鄰山西,北連保定,轄 3 市 8 區 11 縣,總面積 14161 平方公里。它的西部、北部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現已建成 50 多個開放景區,其中國家 4A 級景區 12 處。石家莊市是旅游資源大市。但是,目前石家莊市的旅游業的發展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后,與一般的旅游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大多數旅游景區分布在太行山脈一帶,地處貧困偏遠落后地區。貧困地區因受到資本、資源、人才、公共服務等因素的限制而長期發展緩慢,但這些地區往往特色資源較多。如果有一種方式將資本、資人才、公共服務通過一個模式長期地在貧困地區扎根,那是一種好的有效的扶貧方式。旅游者下鄉促進消費,開展“旅游下鄉”活動,能有力促進和改善地區發展不平衡,實現城市一體化發展,實現地區可持續發展。
1.1 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旅游產業
目前,我省的旅游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通過調研分析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旅游發展地域不平衡、季節不平衡、收入不平衡等等,開展“旅游下鄉”活動能夠合理的布局鄉村旅游產業。一方面,在保持鄉村原始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的基礎上,根據城市居民的需求打造特色的旅游項目;另一方面,進一步挖掘城區居民、郊區農民、短期就業者、高校就讀學生等本地市場的消費潛力。
1.2 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
統籌城鄉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真正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城鄉發展享有政策上的平等,產業行業發展平等,城鎮居民和農民享有一樣的國民待遇,開展“旅游下鄉”活動能夠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
1.3 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
開展“旅游下鄉”活動可以拉動農村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增產。一方面,鄉村旅游吸引了城市富有階層,帶動了城市內需、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鼓勵本地游客下鄉旅游,可以通過游客食在鄉村、住在鄉村,以及購物、娛樂方面的消費,真正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返鄉農民工和農村弱勢群體提供了就業、創業機會。
2.1 “旅游產品下鄉”——加強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的研發與設計
2.1.1 塑造“一區(縣)一色”。塑造“一區(縣)一色”是挖掘區域特色,形成錯位經營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郊區的鄉村民俗文化,協調好區域分工,在研究現有基礎上,實施差異化的空間戰略,以特色吸引游客。
2.1.2 打造“一村一品一業”。是以現有民俗村為基礎,選擇旅游要素豐富、特點鮮明的民俗村落,集中力量建設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和典型示范區、在建設特色民俗村和鄉村旅游新業態集聚區的過程中,全面改造民俗村的軟硬件設施,保持特色化建設與專業民俗村建設同步,如基礎設施、解說系統、旅游服務、旅游商品等。
2.2 “旅游交通下鄉”——加強鄉村道路的修建
鄉村旅游交通設施方面的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公共交通不方面、橋梁設施簡陋、停車場的面積小等,所以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其建設、改造、優化升級。如環城旅游大道的建設、高速公路口的標牌系統的設置、鄉村旅游景點之間的道橋設施和公交系統建設等。
2.3 旅游管理下鄉——完善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
2.3.1 開展酒店管理公司管理民俗村和鄉村旅游新業態企業的試點。組織民俗村與星級飯店結對子,由飯店為民俗村提供業務培訓和管理咨詢,提高民俗村(戶)服務水平,并可以推薦住店客人參與民俗村的節事活動等民俗娛樂項日;由民俗村為飯店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和特色農產品,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密切協作,達到多贏局面,促進旅游收入增長。
2.3.2 制定一系列行業管理標準。要制定《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民俗村》等級及特色業態評定標準和《鄉村旅游景觀管理公約》等村鎮自律規范一具體落實這一系列的標準和規范,使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更好的保護鄉村旅游原始景觀、文化景觀、田園風景,為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創造一個優美整潔的環境。
2.3.3 嚴格鄉村民俗旅游村(戶)及新業態的評定、復核工作。要從環境、衛生、投訴、安全、硬件和服務水平等方面對鄉村民俗旅游村(戶)加大考核和監管力度,對民俗村(戶)和新業態進行復核工作,考核范圍包括全部鄉村民俗旅游村(戶)和經營者。考核-作嚴格執行準入和退出的流動性競爭機制,從而達到控制現有接待規模,打造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引導服務質量升級的目標,促進全市鄉村旅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4 旅游投資下鄉——籌措配套資金、搭建融資平臺
2.4.1 積極開拓多元化投融資模式。在農村資本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引進外來的投資商對鄉村旅游項目開發,還可以鼓勵村民集資和投資商合作融資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資開發模式。
2.4.2 設立鄉村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和配套資金。發展鄉村旅游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定期為鄉村旅游撥付專項基金或配套資金,主要用于旅游景區的升級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鄉村旅游項目的投資補助或貸款貼息。
2.4.3 擴大對鄉村旅游公共設施的投資規模。目前,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主要表現為停車場、公共廁所、旅游標識系統、集散中心、游客咨詢中心等明顯不足,只有投入大量資金對其進行建設、改造和升級,才能引進更多外來投資和村民集資進行資源的開發和項目的建設。
[1] 戴斌. 我國旅游業“十三五”發展思路探討 [J]. 旅游學刊,2015(5)
[2] 鐘家雨,柳思維. 旅游業與城鎮化協同發展的區域差異分析[J].經濟地理,2014(3)
F592.7
A
1003-1650(2017)04-0001-01
王利敏,女,1975年出生,河北邯鄲人,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