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勛
(中共滑縣縣委黨校,河南滑縣 456400)
農業大縣積極探索關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徑
——以河南滑縣為例
李平勛
(中共滑縣縣委黨校,河南滑縣 456400)
滑縣轄12鎮10鄉和1個產業集聚區,1019個行政村,總人口143萬,區域面積1814平方公里,耕地195萬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94所,學生26萬余人,青少年42萬人。建有青少年創業培訓基地7個,青少年教育基地5個,青少年科技館2個;建有不同類型關工委組織1483個,其中:鄉鎮關工委23個,縣直單位關工委28個,學校關工委394個,村級關工委1018個,社區關工委3個,企業關工委9個,其它關工委8個。
近年來,滑縣關工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配合,主動作為的工作思路,急黨政之所急,想青少年之所需,盡關工委之所能,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把支持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支持幫助農村青年發展經濟作為工作重心,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徑。
1.1 堅持關工委組織向基層傾斜。滑縣遵照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都要建設關工委組織的原則,先后在八里營鄉“洋香瓜產業協會”、慈周寨鎮“溫棚基地”、王莊鎮工業園區、盈德氣體有限公司、安繡文化產業園等7處建立了關工委組織。縣關工委以此作為青年創業培訓基地,緊緊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工作機制,積極協調農業、勞動、科技、教育、扶貧等部門的支持,在全縣深入開展“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組織青年工人培訓,開展技術指導及服務,提高農村青年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加快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1.2 加強關工委特邀輔導員隊伍建設。在原有26名特邀輔導員的基礎上新增24名,全部都是來自于教育、醫療、心理、法律、科技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以“為青少年作表率,為青少年做實事”為宗旨,在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維護困境兒童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對新時期青少年的關注和參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1 開展紅色教育。縣關工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深入挖掘滑縣地域的紅色歷史資源,在滑縣烈士陵園、焦虎鎮日寇大屠殺村——陰店村、白道口鎮陳營慘案發生地等地方建立紅色教育基地,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利用清明節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在烈士陵園現場講述革命先烈英雄事跡,教育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增強愛黨愛國觀念,自覺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
2.2 開展歷史文化教育。每年寒暑假,縣關工委都聯合文化部門開展“城鄉孩子手拉手活動”,帶領城鄉孩子們深入滑縣民俗博物院、隋唐大運河滑縣段(衛河故道)、歐陽書院、明福寺塔、道口古鎮等歷史文化遺址,讓縣城的同學為農村的同學講解滑縣歷史,學習滑縣的古老文化,感受手工作業、農耕物發展史,讓同學們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志向。
2.3 開展科技教育。滑縣是發明大縣,縣關工委根據青少年好奇心強,大腦活躍度強等特點,分別在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道口鎮第二初級中學成立青少年科技館。在滑南希望小學、王莊鎮后王莊小學成立科技小組,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發明活動。縣關工委特邀輔導員、縣發明協會理事長呂勝戰經常深入學校宣講科學知識,激勵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科技創新能力,全縣青少年學科技、愛科技、愛創造的意識不斷增強。近年來,全縣青少年有60多項發明成果參加第11屆北京創新大賽和第八屆國際發明展覽會,分別獲得7金、13銀、15銅和優秀展團獎。
2.4 開展法制及安全教育。縣關工委結合公、檢、法、司等執法部門的關工委,積極開展法制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先后與縣法院、司法局開展“寓教于審”、法制教育進校園活動150余場次,舉辦法制報告會100余場。與檢察院開展“檢察官送法進校園”活動,深入到100多所中小學校義務講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知識以及食品安全、急救知識、地震逃生等方面的常識。
2.5 開展未成年人幫教活動。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方針,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矯正、感化、挽救,幫助涉罪未成年人零障礙回歸社會,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共同促進社會和諧。
2013年,滑縣關工委開通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網站,設立了基層創新、典型經驗、“五老”風采、圖片新聞等欄目,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交流工作信息,成為關工委總結新經驗,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情況的窗口。縣電視臺還開通國學頻道,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2015年底,縣關工委建立了工作微信群(情系朝陽)、中小學生交流群等,以更加方便、快捷、直觀、高效的方式,為溝通交流和開展活動提供了新平臺。在創新宣傳的基礎上,縣關工委編印了《滑縣關工委工作手冊》1500份和滑縣縣委書記董良鴻題名的《愛在延續》——滑縣關工委成立三十周年畫冊1000份。
近年來,滑縣關工委積極動員社會愛心人士,通過倡導企業商戶募集的方式籌措救助資金800余萬元,充分發揮“五老”優勢等方式幫扶貧困青少年學生,對16000人困難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弱勢群體給予物資幫助與人文關懷。201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縣財政撥付專款成立滑縣關心下一代愛心助學基金會,先后為城關鎮野店村父亡母嫁的唐山博小孤兒送去1000元慰問金,為王莊鎮三中科技小組捐贈電腦一臺,為道口鎮二初中15名家境特困學生每人發放500元助學金,為上官鎮中心小學8名貧困學生每人發放助學金500元,為21名優秀學生每人發放獎學金200元,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
S812.9
A
1003-1650(2017)04-0003-01